印刷行業:解開“用工荒”的魔咒
2013-11-05 14:57 來源:印刷企業家網 責編:陳莎莎
- 摘要:
- 近年來,“用工荒”的說法不脛而走,并成為時下最熱的詞匯。打開電視,翻開報紙,觸目可見有關“用工荒”的消息。從南到北,從東到西的新聞媒體紛紛報道沿海一帶甚至一些中西部地區出現的“用工荒”。
【CPP114】訊:近年來,“用工荒”的說法不脛而走,并成為時下最熱的詞匯。打開電視,翻開報紙,觸目可見有關“用工荒”的消息。從南到北,從東到西的新聞媒體紛紛報道沿海一帶甚至一些中西部地區出現的“用工荒”。而企業為了招工,使出渾身解數,或提高薪資待遇,或放寬用工條件,但卻仍然難以吸引打工者,以至有企業蹲點火車站“搶”工人云云。一時間,“用工荒”一詞名揚天下。
而在印刷行業,該問題同樣不容忽視。憶往昔,印刷包裝企業有人沒活干;看今朝,印刷包裝企業有活沒人干。如今是一個缺人的年代,無論是制造型企業還是商貿型企業,普遍人員匱乏,招工難,優秀的技工更難招。企業面對大量業務無法如期完成,企業主叫苦不迭。
中國本是人口大國,應該是不缺人的,為何“用工荒”頻繁出現在各種媒體的頭條?“用工荒”的根源究竟在哪里?究其根本,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跑路、欠薪的不良社會影響
據中國青年網《“用工荒”背后關鍵詞:人口紅利消失,社會保障缺失》一文稱,“用工荒”現象從2003年開始在中國出現,至于“用工荒”一詞的發明,則是媒體獨創之新聞詞的專利確定無疑,至于其專利發明人是誰,筆者就不得而知了,尚有待考證。“用工荒”的流行,據筆者分析可能是從2008年下半年東南沿海城市開始的。金融危機的蔓延導致廣東、福建、浙江、山東半島的外資企業一夜之間人間蒸發,卷走員工們的巨額血汗錢,逃之夭夭。2008年,在珠三角、長三角、山東半島等外資密集區,外資非正常撤資尤其嚴重。《中國產經新聞》2009年2月曾經報道稱,外商撤資外逃蔓延。公開資料顯示,這輪外資撤逃事件中,韓國企業數量較多,尤其是位于山東半島的韓資企業。據山東官方數據顯示,幾年內非正常撤離的已超過200家之多。
在廣東地區,有關部門的統計顯示,2008年前10個月,省內因欠薪逃匿引發的30人以上群體性事件251宗,同比增加92%。欠薪逃匿案件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區的外向型、勞動密集型加工制造業。
江浙等地區也出現外企老板出逃的普遍現象。據報道,浙江省停產和宣布破產的企業已超過1200家,數字大約是過去10年的總和,其中有近三分之一的企業主選擇了當“逃跑老板”,包括大部分外資企業。
在江蘇,一家有著外資背景的快遞公司負責人突然攜款失蹤,38名員工集體失業;蘇南某市4家外企高管突然集體“蒸發”,公司全部停產,合同糾紛多達7億元……
前有車后有轍,中國的“猶太人”的模仿能力和不守規矩,以及膽量是相當驚人的,2011年9月27日溫州企業又上演了9名老板集中跑路這一幕,引發震驚世界的“跑路潮”,之后又有“勇敢者”緊隨其后,涉案金額高達200多億元人民幣,另外廣東、福建、溫州等沿海地區的一些中小企業在金融危機中破產倒閉,無辜的員工們被企業無情地拋棄,辛辛苦苦的血汗錢討要無門,致使員工對企業失去信任,外出打工已不再是剩余勞動力的唯一選擇。
政府為振興當地經濟的優惠政策影響
各地政府為了振興地方經濟,紛紛出臺各種優惠政策,想方設法留住農民工,比如重慶、安徽、河南、山東等地,均對留在當地的技工、農民工給予經濟補貼或全額購買養老保險。如此外出打工與在當地工作的待遇差距愈來愈小,不但能解決贍養、照料老人的問題,而且還使得他們不再為孩子的入學入園付出巨額的學費、借讀費,解決了空巢老人、留守兒童的社會問題。同時也避免和解決了許多家庭糾紛,以及親朋疏遠的人際交往矛盾。
供需矛盾和新生代的觀念影響
另一個造成用工荒的根源是,企業越辦越多,可勞動力沒有增加,或者增加緩慢,50、60年代的打工者漸漸老了,繼之而來的新生代80后、90后,不再沿襲父輩、祖輩的養家糊口的習慣和概念,而是追求自我價值,更加注重自我感受,他們不會為追求穩定的收入而屈就,更不會適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甚至沒白沒黑加班,睜開眼睛就吃,閉上眼睛就睡的枯燥生活。打個簡單的比方,現在我國大小城市堵車已成為普遍現象,人們在抱怨的同時也習慣了堵車,突然有一天不堵車了,人們就認為不正常了。為什么會堵車?是車多了還是路窄了?歸根結底是汽車的發展速度大于公路建設的速度。難道“用工荒”不是如此嗎?新興企業每日都在增加,老企業都在擴大規模,如此大的用工量豈能是現有的勞動力資源能夠補償的?
綜上所述,我們能看到導致“用工荒”的普遍性幾個原因,企業要解開“用工荒”這個魔咒則需要在這幾個方面上多加思考,找到最好的應對之道。留住了人才,方能留住源源不斷的效益。
而在印刷行業,該問題同樣不容忽視。憶往昔,印刷包裝企業有人沒活干;看今朝,印刷包裝企業有活沒人干。如今是一個缺人的年代,無論是制造型企業還是商貿型企業,普遍人員匱乏,招工難,優秀的技工更難招。企業面對大量業務無法如期完成,企業主叫苦不迭。
中國本是人口大國,應該是不缺人的,為何“用工荒”頻繁出現在各種媒體的頭條?“用工荒”的根源究竟在哪里?究其根本,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跑路、欠薪的不良社會影響
據中國青年網《“用工荒”背后關鍵詞:人口紅利消失,社會保障缺失》一文稱,“用工荒”現象從2003年開始在中國出現,至于“用工荒”一詞的發明,則是媒體獨創之新聞詞的專利確定無疑,至于其專利發明人是誰,筆者就不得而知了,尚有待考證。“用工荒”的流行,據筆者分析可能是從2008年下半年東南沿海城市開始的。金融危機的蔓延導致廣東、福建、浙江、山東半島的外資企業一夜之間人間蒸發,卷走員工們的巨額血汗錢,逃之夭夭。2008年,在珠三角、長三角、山東半島等外資密集區,外資非正常撤資尤其嚴重。《中國產經新聞》2009年2月曾經報道稱,外商撤資外逃蔓延。公開資料顯示,這輪外資撤逃事件中,韓國企業數量較多,尤其是位于山東半島的韓資企業。據山東官方數據顯示,幾年內非正常撤離的已超過200家之多。
在廣東地區,有關部門的統計顯示,2008年前10個月,省內因欠薪逃匿引發的30人以上群體性事件251宗,同比增加92%。欠薪逃匿案件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區的外向型、勞動密集型加工制造業。
江浙等地區也出現外企老板出逃的普遍現象。據報道,浙江省停產和宣布破產的企業已超過1200家,數字大約是過去10年的總和,其中有近三分之一的企業主選擇了當“逃跑老板”,包括大部分外資企業。
在江蘇,一家有著外資背景的快遞公司負責人突然攜款失蹤,38名員工集體失業;蘇南某市4家外企高管突然集體“蒸發”,公司全部停產,合同糾紛多達7億元……
前有車后有轍,中國的“猶太人”的模仿能力和不守規矩,以及膽量是相當驚人的,2011年9月27日溫州企業又上演了9名老板集中跑路這一幕,引發震驚世界的“跑路潮”,之后又有“勇敢者”緊隨其后,涉案金額高達200多億元人民幣,另外廣東、福建、溫州等沿海地區的一些中小企業在金融危機中破產倒閉,無辜的員工們被企業無情地拋棄,辛辛苦苦的血汗錢討要無門,致使員工對企業失去信任,外出打工已不再是剩余勞動力的唯一選擇。
政府為振興當地經濟的優惠政策影響
各地政府為了振興地方經濟,紛紛出臺各種優惠政策,想方設法留住農民工,比如重慶、安徽、河南、山東等地,均對留在當地的技工、農民工給予經濟補貼或全額購買養老保險。如此外出打工與在當地工作的待遇差距愈來愈小,不但能解決贍養、照料老人的問題,而且還使得他們不再為孩子的入學入園付出巨額的學費、借讀費,解決了空巢老人、留守兒童的社會問題。同時也避免和解決了許多家庭糾紛,以及親朋疏遠的人際交往矛盾。
供需矛盾和新生代的觀念影響
另一個造成用工荒的根源是,企業越辦越多,可勞動力沒有增加,或者增加緩慢,50、60年代的打工者漸漸老了,繼之而來的新生代80后、90后,不再沿襲父輩、祖輩的養家糊口的習慣和概念,而是追求自我價值,更加注重自我感受,他們不會為追求穩定的收入而屈就,更不會適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甚至沒白沒黑加班,睜開眼睛就吃,閉上眼睛就睡的枯燥生活。打個簡單的比方,現在我國大小城市堵車已成為普遍現象,人們在抱怨的同時也習慣了堵車,突然有一天不堵車了,人們就認為不正常了。為什么會堵車?是車多了還是路窄了?歸根結底是汽車的發展速度大于公路建設的速度。難道“用工荒”不是如此嗎?新興企業每日都在增加,老企業都在擴大規模,如此大的用工量豈能是現有的勞動力資源能夠補償的?
綜上所述,我們能看到導致“用工荒”的普遍性幾個原因,企業要解開“用工荒”這個魔咒則需要在這幾個方面上多加思考,找到最好的應對之道。留住了人才,方能留住源源不斷的效益。
- 相關新聞:
- ·??????????? ??????????30? 2013.11.04
- ·從用工荒到機器人 思考印刷機械自動化前景 2013.03.01
- ·中國多地節后“用工荒” 企業亟需轉型升級 2013.02.27
- ·福建愛普生“訂單式”校企合作模式解決用工難題 2013.01.04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