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利川發(fā)現(xiàn)土家原始蔡倫造紙部落
2008-10-18 00:00 來源:三峽都市報 責編:覃麗妮
在湖北省利川市毛壩鄉(xiāng)一個古老的土家山寨里,至今仍保留著用楠竹土法造紙的傳統(tǒng)工藝,他們祖祖輩輩以造紙為生,至今已相傳10多代,有500多年的歷史,這些造紙的村民被稱為“當代蔡倫”。10月15日,記者走進大山深處,揭開“土家原始蔡倫部落”的神秘面紗。
祖祖輩輩造紙為生
時間已是深秋,但利川市毛壩鄉(xiāng)老木沖村2組的山坡上卻是一片蔥綠,那些青翠欲滴的楠竹就像鋪在大山中的綠絨毯,風一吹便翻起竹浪,形成了竹海。據(jù)當?shù)卮迕窠榻B,這些楠竹便是用來造紙的。
老木沖2組是個土家山寨,是土家田氏的族地,也是這里造紙的鼻祖。記者看到,村民居住的全是土家特有的依山而建的吊腳樓,給人一種古樸的感覺。“500多年前,田氏的先祖從江西遷到這里時,見這里漫山遍野都是楠竹,就決定用豐富的竹資源造紙,營造家園。”80多歲的土家老人田祖云說:“田氏家族自到這里定居后,一直沒有離開過,至今已繁衍10多代,有500多年的歷史了。”
走進老木村,映入眼簾的就是那些座落在山坡上的造紙作坊。這些作坊其實就是幾根木頭支起的屋架子,蓋著火燒的泥土瓦,四面通風。望著作坊里的石槽、石缸、石碓和木耙,木舀、木簾等造紙工具,猶如置身在一個遠古時期的原始造紙“遺址”里。
造紙工藝十分復雜
“土家族造紙是民間的傳統(tǒng)工藝,如今還是原始的手工舀紙,舀紙的工序有‘七十二道半,捆紙不相算’。”田祖云說,每年農歷的臘月到次年的正、二月,就到山上砍回一年生的楠竹,然后將竹子破成片,扎成把,放入石灰水池子浸泡,當?shù)厝朔Q為魚乍。4個月后將竹片撈出洗凈,再用稻草、薄膜覆蓋“發(fā)汗”(發(fā)酵),約40天后,將發(fā)酵變得柔軟的竹片放入石碓窩里舂,把竹片舂成細柔的竹纖維。將竹纖維裝進大石缸,放入清水,用“丁”字型木耙或樹蔸攪拌,紙漿就形成了。然后,用特制的竹簾舀紙。
“我從小就跟父親學造紙,12歲時就能獨立造出紙來。”田祖云一邊用特制的竹簾舀紙,一邊向記者介紹,話語間,老人對這古老、神奇的工藝充滿著驕傲和自豪。記者看到,老人將竹簾的一端傾斜插入紙漿槽中,將竹簾向左輕輕一擺,那細柔的竹纖維就均勻地鋪在了“簾子”上面。然后,翻轉在紙盤上,一張濕漉漉的紙就形成了。老人所舀的紙,大小、厚薄全都均勻一致,更讓人感到神奇的是一張張濕紙重疊在一起,卻互不粘連。
紙盤上的濕紙重疊到一定高度后,老人就在紙上有規(guī)則的放上一些木枋,形成一個“木榨”,然后用纖索套上“吊桿”,經(jīng)滾筒反復轉動纖索,紙中的水份就被榨了出來。榨干水分的紙涼曬后就可打捆出售了。
村民依靠造紙致富
土家人造的是草紙,色澤金黃,柔韌皮實,吸水性能好,是書寫、祭祀紙錢、衛(wèi)生用品的上好紙品,遠銷重慶、湖南等地,供不應求。
幾百年來,田氏子孫在沿襲祖先造紙術的同時,不斷摸索,進行技術改造,“40多年前,我們就摒棄了幾千年的蒸煮原料法,改為用石灰浸泡發(fā)酵。10年前,改人工碓舂為機器粉碎竹纖維,改單紙簾為雙紙簾,既提高了效率,又增加了收入。”田祖云老人說。
農村實行聯(lián)產(chǎn)承包責任制后,老木沖的田氏村民,全部開起作坊造紙,走脫貧致富路,沒幾年,村民們就依靠造紙擺脫貧困,富裕了起來,家里添置了電視、影碟機、電飯煲、糧食粉碎機等家用電器和機械。老木沖村其它幾個組的村民看田氏家族依靠造紙致了富,也紛紛開起造紙作坊,加入到了造紙行列中。老木沖村一下子成了造紙專業(yè)村,往日的貧困村成了致富村。
土法造紙雖然古老而魅力無窮,但在現(xiàn)代文明和市場經(jīng)濟的沖擊下,地位越來越不足為道,生存的空間越來越狹小。如今,許多年輕人都外出打工,離開了這個“土家原始蔡倫部落”。土法造紙的傳統(tǒng)工藝即將面臨失傳的危險,其前景令人堪憂。
祖祖輩輩造紙為生
時間已是深秋,但利川市毛壩鄉(xiāng)老木沖村2組的山坡上卻是一片蔥綠,那些青翠欲滴的楠竹就像鋪在大山中的綠絨毯,風一吹便翻起竹浪,形成了竹海。據(jù)當?shù)卮迕窠榻B,這些楠竹便是用來造紙的。
老木沖2組是個土家山寨,是土家田氏的族地,也是這里造紙的鼻祖。記者看到,村民居住的全是土家特有的依山而建的吊腳樓,給人一種古樸的感覺。“500多年前,田氏的先祖從江西遷到這里時,見這里漫山遍野都是楠竹,就決定用豐富的竹資源造紙,營造家園。”80多歲的土家老人田祖云說:“田氏家族自到這里定居后,一直沒有離開過,至今已繁衍10多代,有500多年的歷史了。”
走進老木村,映入眼簾的就是那些座落在山坡上的造紙作坊。這些作坊其實就是幾根木頭支起的屋架子,蓋著火燒的泥土瓦,四面通風。望著作坊里的石槽、石缸、石碓和木耙,木舀、木簾等造紙工具,猶如置身在一個遠古時期的原始造紙“遺址”里。
造紙工藝十分復雜
“土家族造紙是民間的傳統(tǒng)工藝,如今還是原始的手工舀紙,舀紙的工序有‘七十二道半,捆紙不相算’。”田祖云說,每年農歷的臘月到次年的正、二月,就到山上砍回一年生的楠竹,然后將竹子破成片,扎成把,放入石灰水池子浸泡,當?shù)厝朔Q為魚乍。4個月后將竹片撈出洗凈,再用稻草、薄膜覆蓋“發(fā)汗”(發(fā)酵),約40天后,將發(fā)酵變得柔軟的竹片放入石碓窩里舂,把竹片舂成細柔的竹纖維。將竹纖維裝進大石缸,放入清水,用“丁”字型木耙或樹蔸攪拌,紙漿就形成了。然后,用特制的竹簾舀紙。
“我從小就跟父親學造紙,12歲時就能獨立造出紙來。”田祖云一邊用特制的竹簾舀紙,一邊向記者介紹,話語間,老人對這古老、神奇的工藝充滿著驕傲和自豪。記者看到,老人將竹簾的一端傾斜插入紙漿槽中,將竹簾向左輕輕一擺,那細柔的竹纖維就均勻地鋪在了“簾子”上面。然后,翻轉在紙盤上,一張濕漉漉的紙就形成了。老人所舀的紙,大小、厚薄全都均勻一致,更讓人感到神奇的是一張張濕紙重疊在一起,卻互不粘連。
紙盤上的濕紙重疊到一定高度后,老人就在紙上有規(guī)則的放上一些木枋,形成一個“木榨”,然后用纖索套上“吊桿”,經(jīng)滾筒反復轉動纖索,紙中的水份就被榨了出來。榨干水分的紙涼曬后就可打捆出售了。
村民依靠造紙致富
土家人造的是草紙,色澤金黃,柔韌皮實,吸水性能好,是書寫、祭祀紙錢、衛(wèi)生用品的上好紙品,遠銷重慶、湖南等地,供不應求。
幾百年來,田氏子孫在沿襲祖先造紙術的同時,不斷摸索,進行技術改造,“40多年前,我們就摒棄了幾千年的蒸煮原料法,改為用石灰浸泡發(fā)酵。10年前,改人工碓舂為機器粉碎竹纖維,改單紙簾為雙紙簾,既提高了效率,又增加了收入。”田祖云老人說。
農村實行聯(lián)產(chǎn)承包責任制后,老木沖的田氏村民,全部開起作坊造紙,走脫貧致富路,沒幾年,村民們就依靠造紙擺脫貧困,富裕了起來,家里添置了電視、影碟機、電飯煲、糧食粉碎機等家用電器和機械。老木沖村其它幾個組的村民看田氏家族依靠造紙致了富,也紛紛開起造紙作坊,加入到了造紙行列中。老木沖村一下子成了造紙專業(yè)村,往日的貧困村成了致富村。
土法造紙雖然古老而魅力無窮,但在現(xiàn)代文明和市場經(jīng)濟的沖擊下,地位越來越不足為道,生存的空間越來越狹小。如今,許多年輕人都外出打工,離開了這個“土家原始蔡倫部落”。土法造紙的傳統(tǒng)工藝即將面臨失傳的危險,其前景令人堪憂。
- 關于我們|聯(lián)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