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攻堅哥德巴赫猜想:中小企業融資新解法
2009-08-04 14:16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責編:樂軒
- 摘要:
- “而真正需要信貸支持卻拿不到的,是中間一大批企業,它們需要的不僅僅是政府貼息,需求更多的還是銀行貸款。”上述銀行負責人說,政府是否可以轉變思路,在直補企業的基礎上,按貸款總額以一定比例設立風險資金池,專款專用,鼓勵銀行支持“金字塔”中一大批貸不到款的企業。這樣,在風險事件較少的年份可以積累下來,一旦風險爆發,就成為銀行“救命錢”,這才是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根本原因即銀行擔心風險的有效措施。
【我要印】訊:CBN特別策劃《中小企業融資地理》系列報道,全面展現北京中關村、廣東中山、浙江溫州的中小企業融資圖景。
2004年下半年,劉朝輝“進村”:北京艾迪互動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艾迪互動”)在西直門附近的索家墳租到新辦公室,這里已經屬于中關村科技園園區范圍。
艾迪互動創業之初,選擇CBD(中央商務區)辦公,但半年下來,管理團隊發現,與自己的企業發展相比,這里是另一種商業環境。“我們覺得土壤不合適。”作為艾迪互動董事總經理的劉朝輝說。
“在‘村兒里’,我們可以利用一些政府資源。如海淀園創新基金,支持原始創新項目。我們申報這個基金,得到很多支持,這是雪中送炭,對企業早期發展起到關鍵性作用。”劉朝輝說,艾迪互動“進村兒”后覺得有根了。
當年5月,時任中關村科技園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現任北京市政府副秘書長戴衛在公開場合表示,中關村高科技企業融資難是中關村的“哥德巴赫猜想”。
而中小企業融資難是全世界的“哥德巴赫猜想”。
5年后,中關村管委會建立包含“一個基礎,十條渠道”的投融資體系,但在中關村一些企業和機構看來,這套融資體系還需繼續改進。
八大特點
截至去年底,中關村擁有高新技術企業2萬多家,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相當于北京地區生產總值的17%,高新技術企業總收入突破1萬億元,上繳稅費突破500億元。
北京市社會科學院中關村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趙弘告訴CBN,該中心針對中關村中小型企業融資情況作過一個調查,結果顯示中關村科技企業大多處于成長階段,屬于中小型企業,相對于大企業,在融資尤其是通過商業銀行貸款等傳統方式進行融資時處于不利地位。
趙弘總結三大原因:商業銀行是企業外源融資的主要渠道,但企業獲得貸款的難度依然較大;國內股市發展尚不成熟,難以在中關村中小企業融資活動中發揮出應有作用;風險投資機構在中關村中小企業融資中的作用有限。
如果以2003年“瞪羚計劃”為標志,近年來中關村的探索大多集中在這三方面。“瞪羚計劃”由中關村企業信用促進會聯合相關部門,力圖為中關村企業構建高效、低成本的擔保貸款通道;對園區內企業進行評估認證,提供高效簡化的擔保,并根據企業信用提供貼息。目前,中關村已有數千家“瞪羚企業”。
中關村還推出政府引導基金、新三板、中小企業集合債等多種融資渠道及眾多配套政策,基本建立起一套較完整的投融資體系框架。
這套體系被官方歸納為“一個基礎,十條渠道”。“一個基礎”是指以企業信用體系建設為基礎,以信用促融資,以融資促發展。“十條渠道”包括創業投資、天使投資、境內外上市、代辦股份轉讓、并購重組、技術產權交易、擔保貸款、信用貸款、企業債券和信托計劃、信用保險和貿易融資。
中關村融資體系被概括出八大特點:以企業信用建設為基礎;遵循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規律;提供不同發展階段的融資解決方案;聚焦企業首次融資環節;重點滿足優質企業的融資需求;風險控制與制度創新相結合;政府引導與市場機制相結合;政府部門、企業、協會和金融機構多方合作。
“現在整個政策環境已經比以前好很多,我問過北京以外的很多企業,它們貸款比我們更難。”凱英信業董事張旭說。
思路轉變
建立一個順暢的投融資體系并非朝夕之功。“中關村信用體系實際上沒有真正到位。”一位多年在中關村從事銀行業務的資深人士認為,這個體系建設不到位,銀行再怎么滿負荷運轉,也只能解決一小部分企業的融資問題。
“中關村已經為信用體系建設做了不少工作,但信用體系建設是比較漫長的過程,太多東西需要規范。”另一家銀行中關村支行的負責人說,“我們期待能夠盡快到位,但也不能靠它活著,還得指望自己的眼睛去甄別。”
上述資深人士認為,政府作用至為關鍵,第一要把政策與銀行具體操作對接起來,第二要通過溝通平臺的建設把銀行與企業對接起來。“中小企業信貸的優惠政策都有,但案頭的細節落實沒有任何進展,就好像高架橋主體工程完工,但與輔路的連接段遲遲沒有鋪就,車還是開不上去。”該人士說,銀行需要長期、連貫性的政策支持,銀行看不到政策,很難有動力去做風險大的中小企業信貸。
她還認為,海淀區和中關村對中小企業信貸的實質性激勵不夠。“另一方面,并不光是政府拿出錢來就能解決問題,要考慮資金利用效率。現在政府將資金通過直補方式直接貼給企業,但這些貼息如何貼給銀行,金融工具的放大效應會比直補方式發揮更大效力。”
“政府認為中小企業融資成本高,所以把錢貼給企業,我們希望政府的觀念能夠轉變。中小企業是一個‘金字塔’,不適應市場的低端企業一定會被淘汰,這種周期性的市場淘汰,銀行是不應也不能橫加干涉的。那些‘金字塔’頂端的小部分企業,能夠獲得各大銀行的貸款支持,而政府貼息的是這一類企業。”上述銀行負責人說,“有的企業一個項目可以從政府不同的口徑拿到好幾筆貼息,按理說,中小企業能夠以基準利率拿到貸款就比較正常,現在企業相當于獲得超低成本的貸款,這是否是一種矯枉過正?”于是就產生一種怪現象:貸到款的一小部分企業依舊喊著融資成本高,貸不到款的大部分企業依舊喊著融資難,然而融資成本低到多少才能成為不高?政府有限的資金是否真正用在刀刃上?直補企業是否是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唯一途徑?
“而真正需要信貸支持卻拿不到的,是中間一大批企業,它們需要的不僅僅是政府貼息,需求更多的還是銀行貸款。”上述銀行負責人說,政府是否可以轉變思路,在直補企業的基礎上,按貸款總額以一定比例設立風險資金池,專款專用,鼓勵銀行支持“金字塔”中一大批貸不到款的企業。這樣,在風險事件較少的年份可以積累下來,一旦風險爆發,就成為銀行“救命錢”,這才是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根本原因即銀行擔心風險的有效措施。
“商業機構一定要按商業法則做事。”上述銀行負責人說,補貼銀行不是目的,補貼的是處在弱勢地位的中小企業金融業務,進而最終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從而形成企業、政府、銀行共贏局面。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閱讀
新方式:中小企業融資日益青睞綜合授信
拉動內需救中小企業 建設融資多渠道
中小企業市場宣傳的秘籍——花小錢辦大事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