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奎:中國中小企業要經歷寒冬見春天
2009-08-07 15:10 來源:中國印刷網 責編:劉文越
創新增強中小企業生命力
就在為數不少的中國中小企業舉步維艱,甚至是經歷生死存亡考驗之時,其實也有相當數量的中小企業生產正常、經營正常、出口正常,資金的周轉也非常正常,甚至在國內和國際市場的份額還有不斷增加的趨勢。這是因為這些企業在不斷創新,增強了內功和實力。
原有的產品外,發現新的產品;沒有新產品,就去發現了一個新的市場;發現了新的市場,又重新組織了一個新的經營模式。不斷尋找新的發展道路,這就是創新。
在生產經營很好時,一些企業家不會太在意企業的內功和創新。現在面臨“寒冬”,日子難過了,就要鼓勵、引導和幫助企業家,讓他們重新煥發在創業時的那種企業家精神,大膽地、不失時機地,去革新原有經營模式。這樣,資金會來、人才會來,機會也會來的,再次激活中小企業的生命力。
通過這次寒冬,大家更關心中小企業的發展了;而且中央在調控時,更明確了不同類型企業的區別對待,特別是中小企業和大企業之間,調控的政策導向是要有差別的,不能用同一個要求和標準。這就要求我們充分發揮行業組織的作用,多下去聽取企業的反映,把政府的政策和企業的需要對接起來,促進政府職能和管理理念的進一步轉變。有了這些關注和認識,中小企業的春天也就快要到了,這就應是這個寒冬留下的最大經驗和財富。
從2007年年底到現在,中國為數眾多的中小企業,都陷入了經營的困境,遭遇“寒冬”。中小企業究竟遇到了什么樣的難題?怎樣才能擺脫這樣的發展困境?9月3日,全國工商聯副主席王新奎作為中央電視臺經濟頻道《經濟熱點面對面》嘉賓,詳釋全社會都在關注的這個揪心話題。中小企業進入經營“寒冬”
現在中小企業所面臨的困難,是從2006年年底開始的,從我們所掌握的數據來看,原來浙江和廣東的企業戶數、出口增加值等增長率都是在30%左右,去年年底跌到了10%左右,今年一季度到二季度,又迅速下降。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出口,以廣東為例,2006年中小企業的出口增長高達百分之三十幾,到今年一季度跌到了9%左右,二季度跌到了3%左右,出口額是以美元計價的,近年來人民幣升值了16%,扣掉人民幣升值的部分,實際上實物量的出口是負增長。
現在影響最大的產業是三類:首先是勞動密集型的產業;二是很大程度上依靠出口的產業;三是傳統的制造業或者是傳統的服務業,比如紡織業、服裝業、餐飲業、小商業等。據初步統計,有85%的企業在一季度時反映利潤下降;有12%的企業在二季度時已經反映陷入虧損。
為什么中小企業會進入“寒冬”,我把這個現象比作換衣服。最初,我們對出口結構進行了一些政策上的調整,比如出口退稅率下調、加工貿易政策的調整、人民幣匯率的上升,希望通過這些措施,促使一批企業轉型。政策都實施了,可新的衣服還沒有穿上去,突然空調出問題了。因為,空調過熱了,經濟有從過快向過熱轉變的危險,通貨膨脹率曾高達8%。中央就不得不采取,緊縮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就等于把空調關掉了,驟然降溫。于是,就出現了中小企業普遍反映的融資難問題。可萬萬沒想到,今年上半年開始,又來了一股強冷空氣:美國發生次貸危機、全球原油價格飛漲、原材料價格飛漲,主要出口國的經濟進入衰退的邊緣,所以中小企業的經營就更困難了。如果說,最初匯率上升、出口退稅率又下調時,許多企業可以克服;到銀根緊縮時,大家說還可以堅持,但等全球經濟變化一來,大家都受不了,都說進入了“寒冬”。
“寒冬”會使哪些企業感冒
中小企業占全國企業數的99%,占GDP的40%,出口的60%,對中國經濟影響較大。中小企業對吸納就業的功能尤為顯著,每年新增就業的85%和存量就業的75%,都由中小企業解決。全國現在每年新增勞動力2000萬,85%就意味著有1700萬是通過中小企業這個途徑來解決的。我們調查165家企業,都是勞動密集型的出口型企業,現在經營困難,企業用工準備減少45%。所以中小企業的經營“寒冬”,首先影響的是就業。如果就業問題解決不了,再加上企業倒閉,在此過程中將發生大量的勞資糾紛,還會產生激烈的社會矛盾。
其次,中小企業經營之困,還會波及到整個產業鏈,會很快影響大企業的生產經營。最近我們調研上海石化,發現其產銷量大大下降,原因就在于化纖面料、制鞋等上下游產業的中小企業生產狀態不佳。
第三,中小企業之困,還會影響社會的供應。絕大部分消費品是中小企業生產的,如果這些企業出了困難,就會增加市場供給障礙,要么是短缺,要么就是漲價,進一步加大國民經濟的調控難度,影響國民經濟的活力。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