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紙業60年征程,通向更高舞臺
2009-09-30 10:03 來源:必勝網 責編:劉文越
【我要印】訊:今年是建國60年,也是改革開放后中國紙業騰飛的30年。我國造紙業從1949年的11萬噸增長到2008年的7980萬噸,發展突飛猛進。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后的今天,造紙產量增長了16倍。近年來全行業的面貌發生著深刻的變化,近6年連續成為全球第二大造紙生產和消費國。建國60年來,特別是歷經改革開放30余年的快速發展,我國紙業從原來排名落后的國度跳躍到當前的世界前沿,從嚴重依賴的進口大國,發展成為紙張的進出口國。我國紙業實現了由小變大,從弱變強,從國內到國際,從落后工業向先進制造業轉型,目前我國已成為世界紙業大國和正向世界紙業強國邁進。
中國紙業的成功,是我國改革開放偉大成就的一個縮影和最好見證!為此,本文從我國造紙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當前面臨的機遇與發展趨勢來分析新世紀我國的造紙工業。
1、造紙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
造紙工業是一個與國民經濟發展和社會文明建設息息相關的重要產業,也是最古老的行業。一方面通過以紙為載體的出版物使人類的各種信息和知識得到迅速傳播和保存,從而推動了人類文化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另一方面,紙和紙板是社會經濟中不可缺少的物資,隨著現代科學的發展,其用途擴展到國民經濟的各個部門,包括文化印刷、包裝裝潢、生活用紙、工農業技術用紙、科學技術用紙等。世界上經濟發達國家一般都擁有發達的造紙工業,其紙及紙板消費量增長速度與其國內生產總值增長速度同步,被國際上公認為“永不衰竭”的工業,在美國、加拿大、日本、芬蘭、瑞典等經濟發達國家,造紙工業已成為其國民經濟十大支柱制造業之一。世界各國已將紙及紙板的生產和消費水平,作為衡量一個國家現代化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之一。
造紙業也是我國重要的基礎原材料工業之一,在國民經濟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造紙業關系著國家的經濟、文化、生活、國防等各個方面,是工業和生活的基本原材料,用途遍及文化、教育、科技和國民經濟的眾多領域。另外,造紙產業關聯度大,能帶動林業、機械制造、印刷出版、化工、熱電、交通運輸、環保、電子及通訊設備制造業等行業的發展,對上下游產業有巨大的拉動作用。可以說,目前造紙業已滲透到了國計民生的各個方面。如金光app旗下的金東公司,自1997年在鎮江落戶以來,對所在地方的稅收貢獻、就業貢獻巨大,當時投資額18億美元相當于當時鎮江市區國有資產的總和,對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app旗下的寧波中華紙業自1995在寧波落戶以來,一直是當地投資最大的企業。
目前,我國造紙業共有模以上生產企業3500余家,近10年來,從業人員一直穩定在近80萬余人。對解決社會就業作出巨大貢獻。另外,目前中國造紙業通過林漿紙一體化發展,通過引導和扶植農民利用荒山荒地、湖海灘涂種植速生林,既可提高森林的覆蓋率,改善當地自然環境和氣候環境,還可增加農民收入,解決大量農村人口就業問題。以金光app旗下的林業公司為例。2003年,app中國金華林業公司在海南樂東縣采用“三七分成”模式,給農民每畝預付30元,150萬元發到當地鄉村后,不僅新建了校舍,蓋起了辦公樓,還通了電,通了路,興建了水利。這幾年app中國在海南、廣東造林,不僅吸收了當地農村剩余勞動力,還吸引了來自貴州、湖南等山區的包工隊。
2、發展速度持續穩定增長
經過“草木之爭”后,我國開始確定了“林紙一體化”產業發展政策,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造紙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并開始萌發新的活力。
隨著國民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我國造紙業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目前據相關資料顯示,近10年來我國紙和紙板總生產量和總消費量發展速度持續穩定增長,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和2008年,我國紙和紙板總生產量分別達到3200萬噸、3780萬噸、4300萬噸、4950萬噸、5600萬噸、6500萬噸、7350萬噸和7980萬噸,同比增長分別達到4.92%、18.13%、13.76%、15.12%、13.13%、16.07%、13.08%和8.57%;總消費量分別達到3683萬噸、4332萬噸、4806萬噸、5439萬噸、5930萬噸、6600萬噸、7290萬噸和7935萬噸,同比增長分別達到3.02%、17.62%、10.94%、13.17%、9.03%、11.30%、10.45%和8.85%。另外,我國紙和紙板人均年消費量,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和2008年,分別為29千克、33千克、37千克、42千克、45千克、50千克、55千克和60千克。人均年消費量逐年增加,增長幅度分別為3.57%、13.79%、12.12%、13.51%、7.14%、11.11%和9.09%。
在造紙產量上,我國造紙的產量與國民經濟發展一樣增長很快,從1990年的1443萬噸增加到2008年的近8000萬噸,增加了5.5倍,平均年增長率為17.96%,從2001年開始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產紙國。僅次于美國,排名世界第二位。至2008年,造紙企業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數降到3500余家。
另外,據當時造紙協會不完全統計,1998年,我國1萬多家造紙企業中,年產量在10萬噸以上的只有32家,3~10萬噸有100家,1萬噸以下的企業有5320家。而目前,我國紙業達到100萬噸以上規模的企業已有7家,分別是東莞玖龍紙業(443萬噸)、晨鳴紙業(307萬噸)、理文造紙(299萬噸)、金東紙業(230萬噸)、山東太陽紙業(165萬噸)、華泰紙業(154萬噸)和寧波中華紙業(145萬噸),30萬噸以上24家,10萬噸以上有100余家。
我國造紙業生產與消費發展迅速,表明在改革開放不斷深入和加入wto、融入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新形勢下,我國造紙業的成長更加迅速。
3、產業結構不斷進行整合
隨著國民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我國造紙企業產業結構不斷進行整合。我國現有紙和紙板生產企業3500余家,規模以上生產企業約占92%。從年生產量來看,年生產量25萬噸以上的重點造紙企業,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和2005年,分別為6家、10家、18家、21家和29家。其中各自前五位的企業產量合計,分別為254.35萬噸、387.48萬噸、457.94萬噸、618.90萬噸和809.10萬噸,分別占當年全國紙和紙板總生產量的7.95%、10.25%、10.65%、12.50%和14.45%,比例越來越大,也表明生產集中度不斷提高。年生產量50萬噸以上的重點造紙企業,分別為2家、4家、6家、9家和10家。其中各自前兩位的企業產量合計,分別為144.38萬噸、215.63萬噸、248.40萬噸、313.92萬噸和433.46萬噸,分別占當年全國生產總量的4.51%、5.70%、5.78%、6.34%和7.74%;年生產量100萬噸以上的重點造紙企業,分別為0家、2家、2家、3家和6家。
另外,在政策的推動下,我國造紙業還大力利用外資取得巨大發展,據中造紙協會的統計,從90年代后期的10多年來,我國造紙業利用外資共建設了130多個項目,其中利用世行、亞行和加拿大、瑞典、芬蘭、奧地利等國政府貸款和國內資金共建設項目30多個,一批大型跨國公司紛紛到中國投資建廠,外商來華獨資或合資建設100余個,這些項目的建成無疑對我國造紙工業的發展,提高技術水平,調整原料結構、產品結構,增加木漿、高檔紙和紙板的供應,起到了促進作用。如以金東紙業、芬歐匯川(常熟)紙業、寧波中華、玖龍紙業、理文造紙、金海漿紙等公司為主的外資企業,以華泰紙業、太陽紙業、晨鳴紙業、泰格林紙、博匯紙業、南寧鳳凰等為主的內資企業。開始大大批引進先進設備,不但徹底改變了我國制漿造紙技術裝備落后的面貌,還使得中國造紙產能大幅提高,污染、能耗和水耗大幅度降低,遠遠超過國家標準,清潔生產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如上世紀90年代末,app進入中國造紙業后,一舉緩解了中國高檔紙過度信賴進口的局面,據了解,當時過去約80%的銅板紙市場為進口紙占有,app旗下金東紙業的投產扭轉了這種被動的局面。中國市場享有了銅板紙價從每噸14000元降到每噸7000多元的降價益處。當時,app旗下的寧波中華紙業在1996年就達年產50萬噸能力,是當時中國最大的紙業公司;1997年,app旗下的金東紙業又單廠投資18億美元,年產能超過100萬噸,是當時中國乃至世界上單廠規模最大的造紙工廠。外資企業在中國初步取得成功,也為其他國外大紙業集團在中國投資起到了示范作用,如upm,斯道拉恩索、王子等已經或正在準備大規模進入中國。
根據相關資料統計,從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大型造紙企業從國外引進了近百條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生產線,迅速提高了中國紙業的裝備水平,使得企業具備生產高品質紙張的能力,滿足國內包裝、印刷行業和人們日常生活不斷增長的對高品質紙張的消費需求,一批龍頭企業的生產規模迅速增長,規模經濟效應明顯;當然,開放中,也迅速成長起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大型企業(集團),如晨鳴、華泰、太陽等已從年產十幾萬噸成長為年產百萬噸,一大批龍頭企業脫穎而出,成為中國造紙企業中的中堅力量。目前一大批初具規模的產業群正在形成,造紙企業也從原來的15000家降到3500余家,平均規模由不到5000噸上升到2.2萬噸。
從造紙裝備水平來看,上個世紀80年代1臺紙機的運行車速每分鐘僅20米—30米,90年代達到了每分鐘200米—300米,今天紙機運行車速最快的已經達到每分鐘2000米以上。如金光app旗下的金東紙業(江蘇)股份有限公司,年生產能力220萬噸高檔銅版紙,其生產線為當今世界上最大、最先進的造紙生產線之一,金東紙機車速達2000多米分鐘,抄紙寬達9.77米,為世界之最,自投產以來造紙機車速世界多次打破世界最高紀錄。目前,我國造紙業近年來引進的先進技術、先進設備和已投產的先進生產線不勝枚舉。這些企業在產業規模、裝備水平、產品質量、原料結構等方面都是行業的佼佼者。也是在這種開放的大環境下,我國紙業的國際競爭力得到進一步增強。
另外,從勞動生產率來看,紙業也是提高最快的制造業之一。上個世紀80年代年產5000噸的工廠,至少需要500人,90年代年產10萬噸的工廠,需要3000余人,而今天,一臺年產40萬噸的紙機,卻需要不足200人。
隨著近些年來造紙業現代化進程的推進,中國大型造紙企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顯著,目前,我國造紙業已具備規模大、技術先進、環保設施先進。2006年前100家造紙企業的產量達到3623萬噸,占全國總產量6500萬噸的55.74%,資產合計占全行業的56.78%,營業收入占42.73%,利潤總額占42.95%。排名前100位的造紙大企業已經撐起了中國造紙業的半壁江山,并且,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造紙業的產業整合將使得行業的規模化趨勢越來越明顯。
這些數字表明,我國造紙企業產業結構不斷進行整合,并通過資產重組和自身的資本擴張,正在大踏步地向著規模化、集團化邁進,向著把企業自身打造成業內航母的目標前進。在新形勢下,我國造紙工業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企業格局已經形成,企業間既互補又競爭,并具有相互間的不可替代性。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造紙企業正在通過自身資本擴張和資產重組,所有制的結構整合也在不斷加速。目前,先進制造技術在紙業的普及應用,已徹底改變了我國紙業的地位和形象。全國大型規模造紙企業如華泰、玖龍、太陽等已具備工業生產自動化,流程緊密化,產品生產規模化,產品經營全球化,生產過程環保化,產品設計制造和企業管理信息化等特點。
4、環境治理不斷改善
在上個世紀80年代,傳統紙業給人普遍的印象是臭氣熏天、污水橫流,車間使人酷熱難耐,且到處可見跑冒滴漏;90年代開始,隨著國際標準化組織在1995年公布了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標準后,我國造紙企業大規模引進世界先進技術和環保設施,并采用電腦操作,工人坐在空調操作間,動一動鼠標即可完成對紙機的一切生產過程操作,現場干凈整潔,不僅聞不到一絲異味,而且安全、環保、整潔,完全可以和食品車間相媲美。
另外,從上世紀90年代后期開始,國家不斷整治造紙工業的污染問題,并關閉了大量萬噸以下的小廠。當時為了改變造紙落后的局面,國家經貿委還根據造紙行業的突出問題和國內市場需求情況,把造紙行業作為國債支持技術改造的重點行業之一,重點支持了新聞紙、高檔文化用紙和高檔包裝紙板三個關鍵紙種。據相關資料顯示,當時國債技改項目共實施了21項,總投資140億元,其中貸款82億元。增加高檔關鍵紙品種,淘汰落后的技術裝備及不適銷產品,淘汰落后生產能力50萬噸。
近年來國家又不斷加強環保執法力度,對大批產能不足和污染嚴重的小造紙企業進行強行關停,目前很多造紙小企業也開始意識到,企業要發展生存下去,清潔生產和節能降耗這一關必須得過。因此,一些原本沒有安裝污水處理設備的企業開始著手修建污水處理廠,一些原本處理能力不足和處理不徹底的企業開始著手改進污水處理設備,積極配合國家的政策和力求在這輪競賽中站住腳跟。
近年來,造紙業的清潔生產技術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進步。造紙化學品的發展、大型高速紙機的引進和開發,木漿和廢紙利用率的提升,都大大降低了造紙用水量和污染物排放。同時,隨著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造紙廢水治理技術已相當成熟,水污染治理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據統計,我國造紙產量從2001年的3200萬噸增加到2008年的8000萬噸,產量增加2.5倍,而cod排放量從203萬噸下降到150萬噸左右,下降了26.1%,萬元產值cod排放量也從0.168噸萬元下降到0.04噸萬元,下降了76%。來自國家環保總局污控司的資料也顯示:目前中國前100家大型造紙企業的產量點造紙總產量的55.74%,而cod排放量卻僅占總量的10%。如已進入世界紙業十強的金光app投資中國后,其旗下在中國的企業均采用世界最先進的造紙技術和環保設備,工廠造紙用水和廢水排放在國內堪稱一流。目前app在中國的環保投入已超過50億人民幣。其旗下年產220萬噸的金東紙業,噸紙耗水量僅為7.6噸,如果中國紙廠都達到此標準的水耗,則每年可節約水40億噸以上,相當于200多個西湖容量。金東每萬元產值cod排放量0.93千克,僅為全國41個工業行業平均水平的8%,噸紙排水量為6.6立方米,是國家標準(60立方米)的11%。寧波中華紙業噸紙耗水也僅10噸。兩家工廠先后被國家環保總局評為“國家環境友好企業”。年產100萬噸紙漿的海南金海漿紙廢水排放16.8m3t,占驗收標準的42%,cod排放1.8 kgt,占驗收標準的45%,aox排放0.018 kgt,占驗收標準的2.3%,都遠低于歐洲和日本同類企業。
目前,我國已有4家造紙企業獲得國家“環境友好企業”稱號。app旗下的金東紙業2007年1月還被評為國家旅游局指定的“國家工業旅游示范點。
5、國際競爭實力不斷增強
從行業生產裝備、質量和創新技術來看,上個世紀80年代還是半機械化時代,產品質量差,產品主要以中低檔為主,高檔紙全部依賴進口;90年代引進先進技術改造傳統產業,裝備水平得到迅速提高,產品質量也有了較大提高,但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仍然相當大;而在今天,在華泰、玖龍紙業、晨鳴、太陽以及app旗下的金東、金海、寧波中華、金華盛和金紅葉紙業等工廠可以看到,這些企業已經擁有世界最先進的紙機,并研究開發出具有高附加值的各種紙張,產品質量完全可以替代進口,徹底結束了我國高檔新聞紙全部依賴進口的歷史。
加入世貿組織后,我國的造紙業也開始走出國門,參與國際競爭上。在紙及紙板出口方面,中國已從2000年的出口72萬噸發展到2008年的403萬噸,出口交貨值已超過60億美元。特別是進入“十一五”后,出口增速大幅度提高,2006年則高達104.19%。2007年8月,中國紙業第一次出口量大于進口量。在此過程中,也促使我國包裝紙的快速發展,并形成了巨大產能。目前,在越南、緬甸建成投產的造紙企業中,都有由我國企業提供的造紙生產線,此外還有企業準備到俄羅斯投資建立紙漿廠。這些事例表明,中國紙業已經開始走向世界。
據統計,改革開放30后的今天,中國紙業年產值相比改革開放初期增加了128倍,出口增長了96倍以上。
專利是衡量國家和地區創新能力的重要標志,目前,我國大型造紙企業一般都設有自己的研發機構,造紙企業中已有4家企業擁有國家級研發中心。據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布顯示,從1985年至2007年底,我國造紙專利共計5617件,科研成果顯著。
6、調整與振興后的再次騰飛
到2008年,我國造紙業的產量將達到7980萬噸,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目前,我國紙業已實現了快速穩健發展,并徹底結束了供不應求和生產制勝的舊時代。在行業產能出現階段性過剩、出口大幅下滑、國際漿價暴跌沖擊等多重因素作用下,中國紙業進入了一個戰略制勝的新發展階段。
目前,我國造紙產業已發生了巨大變化,開始向林紙一體化、經營規模化、技術集成化、資源集約化、生產清潔化、產品功能化和循環再利用等方向邁進。另外,科技的迅猛發展和社會進步也深刻影響和改變了造紙業。如it 技術的發展,對文化用紙市場就勢必產生重大影響,將會使文化用紙市場產生革命性變化;再如隨著一些新環保理念的傳播,對造紙纖維原料來源的認證等,都會對企業和行業發展方式帶來重大影響。
但在盤點這些輝煌業績的同時,也應該看到隨著行業的不斷發展,一些制約行業發展的新問題也逐漸凸現出來。雖然國家的開放政策推動了國內造紙業的發展,但由于造紙業的現代化進程起步較晚,目前中國造紙業正處于由傳統工業向現代工業的轉變期,國內造紙產業的技術水平及生產效率與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如原料結構不合理、企業規模普遍偏小、行業集中度低、生產裝備落后、小企業污染嚴重。因此,調整和振興是中國紙業下一階段的核心使命。即對不合理的產業結構調整,按國家相應法規淘汰落后產能,保護和扶持優質生產力;通過技術改造、節能減排、自主創新和品牌建設等措施,振興和提升產業競爭力,為紙業大國向紙業強國邁進奠定堅實基礎。也只有在國家行業政策的指導下,加速產業結構、原料結構、產品結構和技術結構的調整,才能不斷提高整體產業的核心競爭力。
因此,早在2007年,國務院就制定“節能減排”方案,要求造紙行業在“十一五”期間淘汰650萬噸落后產能,根據國家發改委的最新規劃,到2011年再淘汰落后制漿造紙200萬噸以上,預計在以此基礎上,會對紙業淘汰落后提出新一輪要求,還將有一大批不符合要求的落后產能將被淘汰,行業洗牌力度進一步加大。
展望未來,中國紙業的發展令人歡欣鼓舞。思索前景,中國紙業向世界強國邁進的目標還任重道遠,為了能夠將紙業文明永遠地傳承下去,面對當前復雜的國際經濟形勢,回眸過去,更能用更高的視野和科學分析,來引導企業的發展。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新聞: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