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張門票記錄的文化變遷
2009-09-30 13:26 來源:遼寧日報 責編:何溢寰
- 摘要:
- 七旬老人鄧宏先捧出了他的寶貝——收集了50多年的各種門票。他認為其中最有意義的是3張有關文化生活的:一張是上世紀50年代的電影票,一張是上世紀90年代的交響樂演出票,還有一張是最近參觀博物館的紀念券。“3張門票看似普通,卻記錄著新中國成立60年來文化的變遷。 ”
【我要印】訊:七旬老人鄧宏先捧出了他的寶貝——收集了50多年的各種門票。他認為其中最有意義的是3張有關文化生活的:一張是上世紀50年代的電影票,一張是上世紀90年代的交響樂演出票,還有一張是最近參觀博物館的紀念券。“3張門票看似普通,卻記錄著新中國成立60年來文化的變遷。 ”
電影票有些泛黃,黑白是主打色,只有火柴盒大小,紙張薄而粗糙。票面設計很簡單,正面印有“門票”二字,白底黑字;背面印著座位號。票上連上映片名、地點、時間、票價等信息都沒有——鄧宏先說,這些當時都寫在電影院的一塊宣傳木板上。
新中國成立初期,鄧宏先剛上中學,那時百姓的文化生活很單純。當時的人們沒有演唱會、音樂會的概念,看電影是最令人興奮的事,即使是露天電影。他至今還記得,天剛擦黑,人們就迫不及待地搬起小板凳,搶占銀幕最前方的位置。孩子們高興得像過大年似的,在人群中打鬧嬉戲;大人們則一邊干著手里的活,一邊聊著家長里短,期待“大片”的開演。
1994年5月,世界著名指揮大師小澤征爾訪問沈陽,與遼寧交響樂團合作演出,獲得極大成功。鄧宏先手中拿著的正是那場交響樂的演出票。這張演出票盡管設計簡單,但看上去精致了許多:它長約15厘米,寬約5厘米,紙張變厚了,表面也更平滑,而且是彩色印刷,上面還印著演出時間、地點、座位號、觀眾須知等詳細信息。
這張門票同時也透出另一個信息:國門打開了,文化生活多元了。這個時期,遼寧的話劇、歌劇、舞劇、京劇、評劇、雜技、曲藝等各門類舞臺藝術蓬勃發展,專業藝術表演團體達96個;演出劇目也日臻豐富,各類表演團體也陸續出訪海外。鄧宏先說:“大家不僅能看到外國電影,還可以欣賞到許多來自國外的優秀劇目和音樂會。 ”
今年6月26日,《國家寶藏——中國國家博物館典藏文物展》在省博物館與市民見面。博物館自去年3月就免費向公眾開放,鄧宏先得到了一張《國家寶藏》參觀紀念券。
在我省,如今人們可以隨處享受免費的文化盛宴。城里人進圖書館聽公益講座,在家門口廣場看文藝演出;農民在村里的“農家書屋”免費借閱書籍。而在以前,不要說免費的文化活動,人們就是花錢也享受不到這樣的文化生活。
參觀回來,鄧宏先興奮地向孫子介紹他親眼目睹的國寶,原本以為孫子會纏著他問東問西,但是孫子的反應卻出乎意料:“爺爺,您講的那些我都知道,網上啥沒有。 ”
老人說,以前要知道外面的事除了聽廣播就是看報紙,后來有了一臺黑白電視,這在當時已是很了不起的家當了。后來的日子越過越好,黑白電視也換成了大彩電。
前年,鄧宏先的兒子又換了套更大的房子,喜歡看電影的兒子把以前用過的家庭影院設備“淘汰”給了爸爸。現在閑暇時,鄧宏先在自己寬敞的客廳里也可以慢慢享受高品質的視覺盛宴了。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新聞:
國慶各大景點門票漲價 國內游團費不變
印務公司員工偽造萬張景區門票被捕
“多米諾”為世博門票打上“身份證號”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