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印刷技術“西游記”
2009-11-09 09:27 來源:北京青年報 責編:涂運
- 摘要:
- 據現代考古證明,公元105年蔡倫發明造紙術之后,紙張的使用沿著絲綢之路迅速西傳,至5世紀末,中國統治下的西域地區已普遍使用紙張。然而,不知是否因為當時中國對造紙技術一如對絲綢生產技術一樣嚴防死守,中國造紙術的西傳卻晚至公元751年的怛邏斯戰役。幾乎所有的著作和文章都將這場著名的戰役記述為中國唐王朝與大食(阿拉伯)之間,為爭奪中亞控制權而交戰,實際上當時與唐軍作戰的是波斯軍隊——當然,這樣的記述并不為錯,因為當時波斯已經是阿拉伯帝國的一個行省。
后秦施膠紙(384年
【CPP114】訊:中國的造紙術和印刷術傳入歐洲,都有一個重要的中介,即波斯—阿拉伯文化的勢力范圍。
中國的這兩大發明,改變了人類歷史,但是這種改變,可能源于一場令大唐帝國蒙羞的戰爭,可能源于一次近乎鬧劇的通貨膨脹。
唐帝國與阿拉伯帝國在中亞角逐,高仙芝輕敵冒進,在怛邏斯遭遇慘敗
據現代考古證明,公元105年蔡倫發明造紙術之后,紙張的使用沿著絲綢之路迅速西傳,至5世紀末,中國統治下的西域地區已普遍使用紙張。然而,不知是否因為當時中國對造紙技術一如對絲綢生產技術一樣嚴防死守,中國造紙術的西傳卻晚至公元751年的怛邏斯戰役。幾乎所有的著作和文章都將這場著名的戰役記述為中國唐王朝與大食(阿拉伯)之間,為爭奪中亞控制權而交戰,實際上當時與唐軍作戰的是波斯軍隊——當然,這樣的記述并不為錯,因為當時波斯已經是阿拉伯帝國的一個行省。
怛邏斯戰役的唐軍統帥是高仙芝。他祖籍高麗,身材魁梧,剽悍勇猛,熱衷于張揚大唐聲威,在中亞縱橫馳騁,使帕米爾西南諸胡皆臣服于大唐帝國,時人稱之為“常勝將軍”。747年,高仙芝出任安西節度使,大唐在西域中亞的聲威達至頂點。751年,高仙芝率軍攻石國,石國國王投降,高仙芝俘之并斬于闕下。殺降乃兵家大忌,高仙芝的慘敗始于此。“石國王子逃詣諸胡,具告仙芝欺誘貪暴之狀。諸胡皆怒,潛引大食欲共攻四鎮。”(《資治通鑒·唐紀三十二》)
諸胡引來的大食軍統帥為阿布·穆斯林。他是波斯呼羅珊人,釋奴出身,信仰與阿拉伯遜尼派對峙的什葉派,是什葉派教義在波斯東北部呼羅珊地區的重要傳播者,在當地民眾中具有崇高聲望。747年(與高仙芝出任安西節度使同一年),阿布·穆斯林率呼羅珊農民軍起義,于750年攻入大馬士革,推翻了阿拉伯倭馬亞王朝(661-750)的統治,擁立先知穆罕默德叔父的玄孫阿布·阿拔斯為哈里發,建立了阿拔斯王朝(750-1258)。波斯人因打江山的汗馬功勞,迅速占據了阿拉伯帝國各級機構的要職,從而使阿拉伯帝國的政治制度和社會文化在阿拔斯王朝時期全面走向波斯化。阿布·穆斯林成為呼羅珊省的統治者,該省在阿拉伯帝國境內“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個自治省”(希提《阿拉伯通史》)。阿布·穆斯林統帥的呼羅珊軍成為維護阿拔斯王朝統治的近衛軍,具有強大的戰斗力。
當時,阿拉伯帝國與唐帝國在中亞的角逐可謂勢均力敵。751年7月,諸胡求援,正中阿布·穆斯林下懷。一番運籌帷幄,阿布·穆斯林派部將齊亞德率大軍誘唐軍深入。高仙芝輕敵,率大軍遠離安西四鎮,深入胡地700余里,在怛邏斯(Taraz ,位于今哈薩克斯坦南部)河畔與阿布·穆斯林的強悍的呼羅珊軍遭遇。兩軍相持五日不下,高仙芝大軍中的胡軍葛羅祿部臨陣倒戈,與呼羅珊軍夾攻唐軍,高仙芝大敗。是役,7萬多唐將士中約5萬陣亡,2萬被俘,所余僅數千人,高仙芝在部將護衛下逃回安西。
怛邏斯戰役中的唐朝俘虜帶來了造紙技術,阿拉伯帝國擁有了三大造紙中心
怛邏斯戰役雖然是唐與大食爭奪中亞控制權的一場大戰,但并未對當時的中亞格局產生重大影響。阿布·穆斯林的軍隊盡管獲勝,但也沒有進一步東擴;唐軍大敗,但之后諸胡依然對唐王朝稱臣納貢。然而,怛邏斯戰役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非凡的意義。據中外多種史料的記載,正是怛邏斯戰役中被俘的2萬唐將士中的一些造紙工匠,將造紙術傳入中亞和西亞地區。
據載,阿布·穆斯林部將齊亞德親自掌握的一部分被俘唐將士中就有一些是造紙工匠。阿布·穆斯林在獲悉這一驚天大發現后,收羅俘虜中所有的造紙工匠集中于當時呼羅珊省的手工業中心撒馬爾罕(今烏茲別克斯坦境內),該城很快成為阿拉伯帝國的造紙中心。“撒馬爾罕紙”成為一種重要的貿易商品,銷往整個阿拉伯帝國境內,并出口歐洲,以其便捷、廉價、適用、美觀的特性迅速替代了該地區長期使用的埃及葦紙和羊皮紙。
762年,阿拉伯帝國的新首都巴格達(波斯語,意為“神賜的”)在底格里斯河畔落成,這里曾是波斯薩珊王朝(224-651)的統治中心。793-794年,哈里發哈倫從撒馬爾罕招募中國工人,在巴格達建立造紙廠,從此該城成為阿拉伯帝國的另一個造紙中心。大馬士革后來成為阿拉伯帝國的第三造紙中心,其生產的紙張主要供應歐洲。
從大馬士革,中國造紙術分兩路傳入歐洲。一路是經埃及、摩洛哥傳入阿拉伯人統治下的西班牙,由此進入歐洲。1189年,基督教世界的第一家造紙廠在法國境內的赫洛爾建成。另一路是經埃及、西西里傳入意大利,1276年意大利蒙第法諾建立第一家造紙廠。從撒馬爾罕到歐洲,中國造紙術每到一處,都對當地乃至
一國文化的繁榮興盛起了無法估量的促進作用。
一國文化的繁榮興盛起了無法估量的促進作用。
古代伊斯蘭世界排斥中國的印刷術,對雕版印刷的唯一嘗試,是一次近乎鬧劇的紙幣發行
雕版印刷在中國歷史悠久,唐代佛經的大量翻譯和刊印帶動了雕版印刷的興盛。在當時中西文化交流十分繁榮的背景下,伊斯蘭世界不會對中國的印刷術一無所知,并且造紙術的傳入也理應迅速帶動其對印刷術的采用。然而,伊斯蘭世界雖然極其迅速地接受了中國的造紙技術,卻對中國的印刷術完全抱以排斥的態度。
有人說,是因為早期的印刷刷板所用的刷帚是用豬鬃做的,穆斯林認為用它來印刷真主的名字,乃十惡不赦的大罪,而伊斯蘭世界的每一本書都會提到真主之名。也有人說,是因為伊斯蘭世界將書籍視為崇高之物,必須手抄,以示恭敬。總之,書籍印刷在伊斯蘭世界長期不被接受,而是保持手抄的傳統,直至1825年開羅建立伊斯蘭世界的第一家印刷廠。
伊斯蘭世界在近代開辦印刷廠之前對雕版印刷的唯一嘗試,發生在波斯西北部大城市大不里士,當時該城是統治波斯的蒙古王朝伊兒汗王朝(1256-1380)的首都,城內有專門的中國人居住區,猶如唐人街。1294年,乞合都汗(1291-1295年在位)因窮奢極欲,國庫空虛,采納了財務大臣提出的發行紙幣的建議。紙幣的樣式完全照搬中國元朝忽必烈發行的紙幣,連紙幣上的漢字“鈔”也依樣炮制,不同的是紙幣上印有阿拉伯文字的紀年和金額。顯然,大不里士的中國人對這次雕版印刷功不可沒。然而,大量紙幣的發行引起通貨膨脹,激起公憤,幾乎造成民眾暴動,紙幣僅流通了三天便告廢止。
大不里士紙幣鬧劇之后的第二年,合贊汗(1295-1304在位)登基,宣布與中國元朝廷斷離早已形同虛設的臣屬關系,并以伊斯蘭教為國教。他欽定首相拉施特用波斯語撰寫蒙古史和世界史,即著名的《史集》,當時幾乎每個大城市的大清真寺里都備有該書的抄本。拉施特在此書的中國史部分對中國雕版印刷的工藝流程作了較為詳細的描述,這是中國以外對中國雕版印刷術的最早記載。
大不里士雕版印刷的嘗試雖然以失敗而告終,但對印刷術的西傳具有重大意義。因大不里士鄰近東羅馬帝國,一些紙幣被當作玩意兒流入歐洲。這些印刷精美的小紙片吸引了具有發明頭腦的歐洲人,加上拉施特《史集》對中國雕版印刷術如同教科書一般的描述,蒙古勢力崩潰后的半個世紀內,雕版印刷出現在歐洲。之后,德國的谷騰堡(約1394-1468)成為歐洲活版印刷術的發明者,比中國宋代的畢昇發明活字印刷(1041-1048)晚了400年。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新聞:
造紙化學品創新刻不容緩
紙產品需求下降使晨鳴紙業業績大降
富陽造紙行業逆市而上 推動轉型升級新跨越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