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時代呼喚新報業
2009-11-23 13:10 來源:中國包裝網 責編:肖慶
- 摘要:
-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科學技術的迅猛進步,傳媒領域已經迎來大傳媒時代,傳媒產業結構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傳媒時代的最大特征就是以報刊、廣電為代表的傳統媒體和以互聯網、手機等為代表的新媒體的共生共融,同時新媒體由于在傳播理念與技術上的優勢,其發展速度較傳統媒體更為快速。
盡管目前傳統報業面臨著內外雙重挑戰,但我國報業市場仍是一個發展中的新興市場,充滿發展潛力和拓展空間。第一,我國的出版總量每年仍在平穩增長。據2008年統計,我國報紙達1943種,平均期印數1.97億份,總印數437.99億份,總印數與上一年相比增長3.17%。第二,報業的發展還遠遠沒有滿足我國經濟、社會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我國目前只有北京、上海、廣州三個城市的千人日報擁有量達到了發達國家的水平,要實現我國報紙十一五規劃中日報千人擁有量90份的目標,我國報業的發展潛力依然很大。因此,各位報業同仁應當堅定信心,加快報刊業改革創新。目前我國GDP人均已達3000美元,文化需求和消費已進入旺盛時期,即便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今年我國中西部地區報業的廣告額、經營額仍逆勢上揚,而且一些地區甚至出現50%的增速,如《西安晚報》、《華商報》、河北日報報業集團、《成都商報》等都出現兩位數的增長。所以積極適應新形勢的變化,緊緊把握中國國情的良好發展機遇,中國報業是可以與新媒體共同發展和壯大的。
其次,傳統報業的數字化轉型,要牢牢抓住內容、技術、渠道三者的關鍵,在重視內容的同時要以更加積極的態度來注重內容適應技術、渠道圍繞技術開展工作和拓展業務。
我們在堅持內容為王的同時要深刻理解到內容也要適應技術的發展,譬如電視技術的產生就帶來了畫面內容生產,手機報的產生就引起了適應手機閱讀的內容變化,這說明內容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可以隨著技術的進步而變化和改造的;內容為王也不能成為渠道建設的束縛,再好的內容如果不依托先進的渠道也傳播不遠,影響不大。所以我們在堅持內容的建設時要高度重視技術和渠道的重要作用,甚至可以說我們要在堅持內容為王的同時也堅持技術為王和渠道為王,三者不可偏廢。
再次,大力強化報業著作權保護意識。在全面提升媒體影響力的同時注重報業文字著作權的保護工作,要在影響力經濟和內容經濟兩加強方面有所作為,有所創新,解決報業許多擁有文字著作權的文章被無償濫用的局面。為此,總署將會同有關部門加強調查研究工作,爭取盡快出臺相關的政策為廣大報業出版單位提供必要的保障措施。
新媒體的崛起為報業發展帶來挑戰,但業內認為更重要的危機來源于報業自身,來源于阻礙報業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弊端。應該如何更好地推進新聞出版業改革?
今年4月,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在《關于進一步推進新聞出版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指出,推進聯合重組,加快培育出版傳媒骨干企業和戰略投資者及保護合法的跨地域經營活動。特別要說明的是,推動報業出版體制改革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要鼓勵和推動報業以采編經營兩分開和非時政類報刊轉企改制的方式,形成市場主體,從而形成與新媒體同等的運作機制,以適應新媒體形勢下的報業發展與媒體競爭。
當前,計劃經濟時期“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所帶來的原動力已經走到了盡頭,不斷完善的市場經濟對報刊出版單位非市場化的體制機制產生了巨大的后推力。如何更好地推進新聞出版業改革,首先是要加快推進報刊業報刊出版市場體系和出版體系兩個體系的形成,一是要提高質量效應,推動報刊出版由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二是優化報刊結構,合理配置報刊出版資源;三是完善市場體系,促使報刊市場由條塊分割、地區封鎖、城鄉分離的市場格局向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報刊市場體系轉變;四是轉變經營模式,促使報刊業市場競爭由同質化競爭向差異化競爭轉變,由單一收入來源向多元化收入結構轉變;五是增強創新能力,促使報刊業經濟增長由依靠資金物質要素帶動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和人力資本轉變。
積極建立符合科學發展要求的市場化宏觀調控體系,建立健全報刊準入和退出機制,實施報刊資源的科學配置,使優勢資源向綜合性傳媒集團、專業性企業傳媒集團和轉制后有能力的非時政類性報刊傾斜,推動報刊業的規模化、集約化發展。
報業體制改革始于2003年,目前取得了怎樣的成果?這也是業界堅定改革信心所關心的問題。
報業改革形勢喜人,報業經營已出現“從事到企”、從企到股的深刻變化。2003年,黨中央、國務院決定啟動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在所確定的35個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單位中,新聞出版單位就有21家,占了近2/3。從體制創新入手,全面完成了出版、發行、報業改革試點任務,為新聞出版業體制改革向縱深推進提供了寶貴經驗。近年來,新聞出版總署進一步明確新聞出版體制改革的總體思路,重點抓了一批中央部委出版社、一批高校出版社、一批非時政類報刊轉企改制,推動了已轉制企業的上市工作。
經過幾年的努力,新聞出版體制機制發生了根本變化。出版方面23個集團已經或正在變成企業集團公司;100多家圖書出版社改制到位;《機電商報》、《中國商報》、《國家電網報》、《中國保險報》、《中國證券報》等上千種經營性報刊轉企改制;40多家報業集團實現企事分開,面向市場經營;自《北京青年報》的北青傳媒香港成功上市后,先后有《廣州日報》的粵傳媒、《解放日報》經營入主新華傳媒,目前出版傳媒業上市公司已達9家,市值2000多億,凈融資達180多億。
目前報業已積累了一批事業轉企業,企業轉股份制公司的成功經驗,報業改革正向縱深推進,我國報業正處在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面對困難和挑戰,我們要認清形勢,充滿信心,開拓創新。我相信在中國報業同仁的共同努力下,中國報業將再創輝煌。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新聞:
美國379家報紙平均日發行量下降10.6%
紙媒停刊潮起,下一個是誰?
全球紙媒大鱷“紛紛倒下”主動選擇OR自然消亡?
我國正大力整治新媒體領域盜版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