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2009印刷行業:關注成長背后的隱憂
2009-12-24 09:43 來源:中國包裝網 責編:王琦
- 摘要:
- 從一般意義上來作簡單描述,惡性競爭不外乎就是行業內相互比拼價格,比斗到沒多大利潤(或者無利潤)可賺,甚至賠本。新聞出版總署署長柳斌杰就曾經指出:“惡性競爭,致使一些企業‘饑不擇食’,甚至違法違規的事都敢干,最后造成惡劣后果。”
【CPP114】訊:2009年即將翻過她的最后一頁,回顧這一年中國印刷行業的發展與變化,我們即收獲了金融危機下依然保持快速增長的驕傲,也永遠記住了四年一屆的CHINA PRINT 留下的精彩與輝煌。在這一年中還有其他許許多多重要的人和事件給2009年打上各自的烙印,他們無一例外的都在用各種方式推動著印刷業的前進。
而當我們在為印刷行業成長喝彩的同時,2009年也有一些現象值得我們的警惕,伴隨著中國印刷行業的成長他們似乎就一直如夢魘般揮之不去,嚴重阻礙了行業的健康發展,當筆者在回顧一年來印刷行業的發展歷程之時,特意將這些事件和現象放在一起,并非是為了否定已取得的成績而只是為了警惕,為了讓更多人來關注。
惡性競爭:價格戰、挖墻腳。。。。。。
惡性競爭的根源在于缺乏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
惡性競爭,正是這樣一顆長在行業內部毒瘤。據了解,業內的惡性競爭現象早已有之,政府有關部門、協會、媒體多有呼吁和監管,但一直沒有得到根本的杜絕。這與相關法規不夠健全,有關部門打擊力度不夠,國內印刷包裝市場發展不平衡,一些用戶缺乏理性的購買設備心理等因素有關。
從一般意義上來作簡單描述,惡性競爭不外乎就是行業內相互比拼價格,比斗到沒多大利潤(或者無利潤)可賺,甚至賠本。新聞出版總署署長柳斌杰就曾經指出:“惡性競爭,致使一些企業‘饑不擇食’,甚至違法違規的事都敢干,最后造成惡劣后果。”
惡性競爭的產生與存在雖然具有市場經濟條件下復雜的客觀動因,但我們發現低端產品的競爭尤其表現嚴重。所以要有效治理印刷業惡性競爭的現象,首先就應該淘汰一批缺乏競爭力,從事簡單產品加工的企業。同時還必須從行業自律、政府管理、企業自強三個方面,“三管齊下”,力爭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改善競爭環境。
急需改變的售后服務觀念
在印刷行業中許多企業售后服務質量差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這不僅僅困擾著設備買家同時也制約了印刷行業的健康發展。
中國印刷行業在改革開放30年來取得了飛速的發展,但是在企業數量急劇膨脹的背后企業的管理者卻并沒有樹立與之相對應的服務理念。國內的很多企業在做售后服務的時候都是在算計,考慮這么做是否劃算,是虧,還是賺,往往缺乏一個長遠的規劃,更別提企業長遠的品牌塑造。即使在我國印刷產業最為發達的珠三角地區,這種錯誤的服務理念也是普遍存在,之前在采訪東莞市忠盛包裝器材有限公司魏總的時候,他就指出珠三角的一些包裝印刷企業發展還是良莠不齊,有許多是做得很好的,但是絕大多數的公司對自己產品以及售后服務還存在缺陷,許多企業的老板對于售后服務往往沒有一個長遠的意識。
筆者認為做好售后服務不僅不會成為企業新的成本支出,相反它將幫助企業提高客戶的忠誠度并可以成為新的盈利來源。
以汽車行業為例中國原來賣汽車是沒有4S服務店的,而國外很早就有了,現在中國4S店起來了,多了,開4S店的也賺錢了,所以理念的轉變帶動了企業的效益,做好服務是可以給企業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
揮之不去的印刷業糾紛:企業誠信何在?
印刷行業銜接著從裝備制造到原材料生產等多個行業,她對國民經濟有著深遠的影響, 在改革開放初期由于這個行業門檻低利潤大,吸引了大量的“門外漢”紛紛涉足,一時間買了臺二手機找了幾個工人就可以開個印刷小作坊。而當時行業監管的缺失以及相關法律法規的不健全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印刷業的“畸形發育”,一方面印刷業產值取得了大幅度的增長,占國民生產總值中的比例越來越大,而另一方面印刷品質量低下,各種行業糾紛屢見不鮮,企業主缺乏誠信往往忽視合同嚴肅性,隨意延長印刷品交貨時間或者為了降低成本以次充好,更有許多設備制造商或者經銷商克扣產品配件,消極履行售后服務。
時至今天,在行業協會和政府有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這些現象雖然已有所改觀,但各種糾紛案件在行業中仍然揮之不去。歸根到底還是企業家誠信缺失和法律意識淡薄,這種種“歷史”遺留下來的“陋習”儼然已經成為橫亙在行業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提高面前的一道障礙。
誰在撥動印刷工價那根弦?
在印刷行業,你一定找不到第二個話題如同印刷工價這樣,爭論持久,牽涉眾多的博弈方。當1993年國家相關部門放開紙價和印刷價格,交由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來操作的時候,和其他許多行業一樣情況卻并沒有像政策制定者所想象的那樣發展。
一直以來造成印刷工價過低的原因有很多,業內眾多的媒體、專家也有過深入淺出的探討,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出版社在管理體制從生產型向生產經營型轉換的進程中,開始把這些成本上漲因素轉嫁到印刷企業,即降低工價。同時出版社作為商品的第一生產者,居市場主導地位,擁有著決定商品價格的權利。所以無論是出版社抑或發行商,為了追求最大化利益也都有意壓低印刷工價。
印刷工價標準的出臺在多大程度上能夠挽救那些印刷企業呢?時間自然會證明。但筆者認為也許比制定一個放之全國而皆準的印刷工價更重要的應該是強化化印刷行業的管理機制和入行的門檻,而印刷企業自身也該認真思考,如何奪回行業的話語權,在印刷工價的博弈上能夠真正的“獨立”!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新聞:
盤點10年來十大IT公司
盤點:2009印刷包裝年度重點
盤點2009年度印刷行業十大新聞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