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業(yè):隱身民資終登臺亮相
2010-01-08 08:58 來源:新華日報 責編:Victoria
- 摘要:
- 本次出臺的《意見》,民營書商直接申請書號一事依然沒有實質性進展。書號放開,又一次讓人“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對此,民企老總錢曉征非常理解管理層的“保守”和謹慎。她說:民營出版確實魚龍混雜,如果監(jiān)管力度不夠,一下放開,肯定會亂。
【CPP114】訊:民營書企:
激活國有出版社
中國民營書業(yè),從上世紀80年代末起步,首先是以代理出版社的圖書銷售業(yè)態(tài)出現(xiàn)的,也就是大家熟悉的“開小書店賣書的”。經(jīng)過20年的發(fā)展,民營書企已不再是往日的“小商小販”,據(jù)估計,全國民營出版公司已達1萬多家,僅北京就有5000多家。通過向正規(guī)出版社購買書號,民營圖書策劃公司出版的圖書已占全國圖書市場半壁江山。很多工作室從選題策劃到市場銷售,實際已介入圖書出版的整個產(chǎn)業(yè)鏈條。尤其近幾年,許多暢銷書,甚至有學術價值的書都是民營書商做的。比如《中國不高興》、《山楂樹之戀》、《求醫(yī)不如求己》、《明朝那些事兒》、《夢回大清》、《藏地密碼》、《杜拉拉升職記》等。
兼任中國書業(yè)商會副會長的毛文鳳透露:目前,全國除教材由國有出版社專營外,其余品種,民營書企都占據(jù)了50—80%的市場份額。
一個無可否認的事實是,相較于目前的國營出版業(yè),民營的機制更靈活,有更敏銳的市場感悟力、更強的選題策劃能力,出版的圖書更具有市場價值。一方面,民營書商為“書號”依附于國有出版社成長,另一方面,民營文化公司存在的“鯰魚效應”,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國有出版機構的競爭意識。一些國有出版社甚至主動向民營書企拋出“橄欖枝”,尋求合作。北京鳳凰聯(lián)動文化傳媒公司就是一個典型案例。這一公司由江蘇鳳凰出版?zhèn)髅郊瘓F與民營北京共和聯(lián)動圖書公司共同出資1億元注冊,成立僅7個月,就形成了一批暢銷書集群,發(fā)行量超10萬的圖書有十多種,銷售過億,利潤上千萬,它使得鳳凰集團在全國圖書零售市場的排名從第8名提升到第4名。
民營書商:
期盼書號有限放開
盡管買賣書號是國家禁止的,但民營書商向國有出版社購買書號一直是公開的秘密。某種意義上說,民營書企“委身”國有出版社,主要就是沖著書號資源而去。
“目前一個書號平均價格是1.5萬,國有出版社的書號幾無成本,但是我們購買書號的成本卻是無法省掉的。”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民營出版商抱怨說,“國有出版社自然愿意賣書號,因為他們不僅能夠得到審讀費,而且連尋找好作品的成本都省了。”換句話說,目前,民營文化公司通過國有出版社申請書號,仍是他們進入出版環(huán)節(jié)的唯一途徑。
在這樣的背景下,出版業(yè)開放的步伐邁多大,民營書商何時能與國有出版社一樣,享受到“申請書號”的國民待遇,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
本次出臺的《意見》,民營書商直接申請書號一事依然沒有實質性進展。書號放開,又一次讓人“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對此,民企老總錢曉征非常理解管理層的“保守”和謹慎。她說:民營出版確實魚龍混雜,如果監(jiān)管力度不夠,一下放開,肯定會亂。有些小型公司,申請到書號后,可能會出版一些低俗或打政治擦邊球的東西。所以,放開得一步步來,一蹴而就是不現(xiàn)實的。”
南京民營工作室書衣坊老總朱贏椿,曾獲得過2本世界最美的圖書、12本中國最美圖書獎,他認為,民營書商的特點是有敏銳的市場嗅覺,運行效率高,流程快,但也存在著運行過程中不正規(guī)、不規(guī)范的特點,社會責任擔當還不夠,少數(shù)民營工作室急功近利,打一槍換一個地方,所以對民營工作室徹底放開書號還未到時候。他建議,可以根據(jù)民營公司的資質、規(guī)模和口碑,有限放開書號,進行試點,為今后更大的改革提供經(jīng)驗。
一邊是民營書商對書號的夢寐以求,一邊則是國有出版社的擔心。南京一家出版社的中層管理人員很理性地分析說:如果書號資源徹底放開,一些靠賣書號生存的出版社的日子就難以為繼,此舉必然會引發(fā)行業(yè)的重新洗牌,而優(yōu)質資源的重新整合,“公私合營”是最好的雙贏選擇。
- 關于我們|聯(lián)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