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印刷職業教育對我的啟示
2010-01-27 09:14 來源:CPP114 涂運 責編:涂運
- 摘要:
- 我們需要的是有經驗的人才,我們容易理解企業的心態,社會需要的是“有用”的人才,能解決實際問題的人才。“天之驕子”受此冷遇突出反映了職業教育和行業之間確實存在著脫鉤現象。職業學校一味地埋頭培養人才,卻沒注意印刷行業到底需求的是什么樣的人才。如何符合行業需求,讓學生成為行業青睞的”香餑餑”,確實需要不斷地下功夫去摸索和實踐。
印刷企業實習現場
我們需要的是有經驗的人才,我們容易理解企業的心態,社會需要的是“有用”的人才,能解決實際問題的人才。“天之驕子”受此冷遇突出反映了職業教育和行業之間確實存在著脫鉤現象。職業學校一味地埋頭培養人才,卻沒注意印刷行業到底需求的是什么樣的人才。如何符合行業需求,讓學生成為行業青睞的”香餑餑”,確實需要不斷地下功夫去摸索和實踐。
職業教育和行業之間的脫鉤現象表現在:
一是專業教材滯后于生產實際。目前,我國印刷專業高校使用的教材大多是20世紀編寫的,進入21世紀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基本上沒有及時在教材中充分反映。與印刷行業的實際生產水平、與時俱進的管理要求尚有較大差距,對學生的培養和就業造成一定的困難。
二是教師缺乏生產實際經驗。年輕教師正在成長,已經成為高校的主力軍,有些教師已經取得了博士、碩士學位,但就行業管理和實際技能方面他們普遍缺乏生產實際經驗,給專業教學工作和企業急需的人才培養帶來困難。
三是學生實踐環境尚不能滿足生產實訓要求。實訓基地尚不能以培養學生技能為主體,學生的實踐時間與條件達不到培養目標的要求,致使學生理論與實際結合方面產生較大差距。出現了印刷行業急需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人才,而高校卻不能輸出符合企業要求的人才,這種現象應在改革中得到重視,加以解決。
如何加強印刷職業教育與印刷行業的聯系,外國印刷職業培養機制或許能給我們一些啟示:
美國 學校教育+技能培養解后顧之憂
美國總體上實行的是學制式的學校教育質量控制,給予國民以平等的受教育機會。除一般的學校教育之外,他們還開設有職業技能培訓機構,為求職者、跳槽者、再就業者提供職業培訓,這種學校教育技能培訓的教育制度,為印刷企業解決了人才的后顧之憂。從1991年起美國政府開始關注職業教育富士星光,并在印刷產業中率先起步。美國企業以投資的方式支持職業培訓機構。以財團為首的公益法人紛紛解囊,向學校教育、印刷行業的師資培養、管理人員培養,以及技術開發、研究活動等提供資金上的支持。
美國的工商企業的領袖重視自己雇員的素質和工作能力,希望訓練有素的勞動力能幫助他們的企業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浪潮中穩站潮頭。為此,他們通過向公立學校捐款來推動學校教授這些企業希望未來的員工擁有的技能。舉世聞名的微軟公司總裁比爾•蓋茨迄今為止已經在這個項目上捐款幾千萬美元。
編輯點評:中國的教育主要是政府主導,美國這種企業資金支持,主導學校培養印刷人才的模式不符合中國的國情。
德國印刷人才培養機制
提到當今印刷產業,讓人率先聯想到的一定就是海德堡、曼羅蘭、高寶、寶龍、Agfa等等這些德國印刷產業中的佼佼者。作為世界四大印刷中心之一的德國,保持其在世界印刷出版市場中的不敗之地,自然而然就要提到他們的印刷人才培養體制。只有建立了一個完善的人才培養體制,才能保證企業乃至市場的安定有序的發展。
德國在人才的培養上,主要依靠的是職業教育形式,而職業教育在德國所受到的關注程度也甚至高于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它主要以企業教育和學校教育相結合的“雙元制教育體系”為依托,開展印刷等各類行業的人才培養。這類雙元制職業教育可以占到整個職業教育體制的75%。
當學生在中學畢業以后,想進入印刷行業工作,則可以到相關企業簽訂學徒合同,再到設有印刷專業課程的職業學校報到,開始3年的印刷課程。在這期間,學生會在學校學習到與印刷相關的基礎知識、專業理論知識和其他必修的文化科目,而每周大約也只有2天的時間是在學校學習,其他3天均是要到所簽訂合同的企業進行實踐方面的學習。經過3年學習后的畢業考試(考試內容是由印刷行業協會和職業學校共同確定的),學生將會獲得具有學徒期滿的就業證書和職業深造的資格證明雙重作用的畢業證書。
在這樣一個職業教育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培養模式是德國能夠擁有先進的印刷技術和制造高質量的印刷機械的重要保證。政府頒布的《職業教育法》更是推動了企業與學校攜手合作,并從法律角度保障了職業教育體制的實施,為相關的行業企業提供實施依據和鼓勵辦法。
編輯點評:有人總結德國印刷人才培養機制特點-雙元制職業教育,雙元制職業教育被譽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德國經濟騰飛的秘密武器。前德國總理科爾曾深刻地指出:這種我們稱之為雙元制制,即實訓和學校相結合的制度,已成為德國質量的標志并非偶然之事。我多次充分地表示,我將竭力支持它并為了這一偉大事業的長存而斗爭。中國有著幾千年的師徒文化,幾乎所有的技藝都是師傅帶徒弟的模式傳承下來的,其中也包括悠久的印刷技藝。試想如果沒有師徒技藝傳承,雕版印刷如何傳承,活字印刷又如何發揚。筆者大膽建言,我們可以仿效德國的雙元制職業教育,促進印刷人才的培養。將印刷職業教育一分為二,一方面,由印刷學校負責學生的印刷理論和其他必修的文化科目,這樣就適應了政府主導教育的國情。另一方面,由學校選取幾家有實力的印刷企業合作,再有教育部門審核批準。由企業熟練工擔任師傅,以在校生為徒弟,以此方式傳授技藝。而國家給予企業相應的補貼,或者將學費分成兩部分,一部分給學校,一部分給企業。學期結束,有印刷學校和印刷企業共同考核。這樣既達到了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目的,又解決了資金來源的問題,相信企業也非常歡迎,因為他們培養出來的人才更能接受培訓企業的企業文化,提高對這些企業的認知度。同時,為企業的將來儲備了大量的人才。最后我們可以預見,當一大批知行合一的印刷人才走向社會時,必將給印刷行業帶來一股清泉,必將使行業面貌煥然一新,最終促進中國印刷行業的健康發展。
值得高興的是,自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來,國家將政府工作的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高速增長的中國現代化事業,急需大批生產、管理與服務一線的專門人才和職業人才。當時,擔負人才培養任務的中國教育部,不失時機地開展了職業教育的對外交流與合作。時任教育部部長的蔣南翔,審時度勢,在研究和比較了世界經濟發展與職業教育之間的關系后,把眼光投向了德國。中國職業教育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就是從借鑒和學習德國的經驗開始的,但這只是個開始,“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新聞:
如何實現印刷招聘與印刷人才就業匹配
數字印刷人才走俏市場 高校爭相設置專業
為畢業生把脈——出版印刷人才的就業新動向
印刷人才缺口大 “金灰領”炙手可熱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