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出版業“物流建設熱”應在理智中升溫
2010-02-05 08:42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網 責編:Victoria
- 摘要:
- 事實上,周立偉的擔憂不是多余。在書業快速發展的今天,搞不清楚倉儲和現代物流之間區別而盲目投資建設的現象普遍存在。時代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營銷中心主任王曉光說,“物流建設熱”在各省(區、市)展開沒有錯,關鍵是要搞清楚是建企業物流還是建物流企業?
【CPP114】訊:在新聞出版總署推出《關于進一步推動新聞出版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簡稱《指導意見》)后,書業發行界人士普遍認為,文件中關于“發展新聞出版流通、物流產業”方面的論述,對當今書業企業的“物流建設熱”具有明確的指導作用,它糾正了書業物流建設中的一些認識誤區,有效地防止了盲目投資、重復建設等浪費現象的發生。
物流不能停留在倉儲概念上
物流是連鎖經營的保障,在現代流通業不可或缺,浙江新華書店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周立偉如是認為。2009年,浙江新華書店集團有限公司建設的14萬平方米下沙物流基地正式運行,這標志著浙江新華多年追求的融教材物流、出版物流、中盤物流于一體的現代物流體系目標終于實現。讓周立偉感到欣慰的是,下沙物流基地的建設完全符合《指導意見》中提出的打造“以跨地區連鎖經營、信息化管理和現代物流為特征的大型現代新聞出版流通組織建設”的指導思路。周立偉稱,《指導意見》下發的非常準確、及時。
作為中國書業的研究者和實踐者,周立偉認為,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現代物流的核心是節約、高效、低成本,其前提是連鎖經營;現代物流的兩個概念分別是:總的物流通量和支持復雜業務的程度。但是在周立偉看來,現在書業的物流建設大多還停留在不講通量而只講土地多少、建筑面積多少上,還停留在倉儲的概念上。周立偉認為,沒有在連鎖經營情況下建設的物流,仍是一種傳統的農耕物流。現代物流必須是業務連接系統(ERP)、倉儲管理系統(WMS)、倉儲控制系統(WCS)三者之間非常順暢地連接和運轉。具備了連鎖經營、物流配送、電子商務3大特征的流通,才能叫現代流通。
書業物流須走市場化之路
事實上,周立偉的擔憂不是多余。在書業快速發展的今天,搞不清楚倉儲和現代物流之間區別而盲目投資建設的現象普遍存在。時代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營銷中心主任王曉光說,“物流建設熱”在各省(區、市)展開沒有錯,關鍵是要搞清楚是建企業物流還是建物流企業?
王曉光認為,《指導意見》中關于“發展新聞出版流通、物流產業”的表述,指明了書業物流建設必須走市場化之路的方向。他告訴記者,經過多方面的市場調研,安徽出版集團將于今年啟動物流基地建設,其設想是建物流企業。因為物流企業屬獨立法人實體,可按照市場規律運作。而企業物流則是依附于企業內部資源,企業做什么就吃什么,依賴性太強,受企業束縛肯定發展不快。“實際上,市場經濟形勢發展也要求企業必須這么做。”王曉光強調。
那么如何化解企業建了物流怕虧損、不建物流又怕喪失發展機遇的矛盾心理?王曉光提出了兩個解決辦法供業界參考。其一,整合集團資源。集團物流的最大優勢是:集團書業物流可以和下屬其他業態物流資源整合,或者和其他相關的新興業態結合。這樣的益處是充分發揮物流的作用,支撐出版物物流因季節性特征而任務不飽和所產生的經濟損失。其二,走物流社會化道路,大家共同把業務委托給第三方物流。王曉光認為,從理論上來講,第三方物流的成本遠遠低于自建物流的投資額。而且從社會化分工的角度來看,專業物流企業做得更專業、更到位。
“中盤物流”是實現書業大流通保障
與浙江新華下沙物流基地一樣,即將于2010年6月竣工的湖北省新華書店集團第一期建設面積48268平方米、使用面積71500平方米的物流基地也是以“大物流”的角度來規劃和定位的。
據湖北省新華書店集團副總經理徐曙初介紹,屆時,湖北省店的物流基地將實現日處理收貨6000個品次、日分揀1.2萬種、日加工4.2萬件、經營品種22.4萬種(圖書現貨),日處理退貨約8000件的生產能力。將徹底改變以往集團內部各個出版單位均建有或租有圖書倉庫、各有一套從事圖書物流的人馬、基本是人拉肩扛的農耕物流運作方式。
徐曙初說,《指導意見》中關于“建設一批輻射全國的區域新聞出版物流中心,并推動有條件的企業跨地區、跨國連鎖經營”的內容,實際上是提出了“中盤物流”的概念。“中盤物流”是實現書業流通的保障,沒有現代化的“中盤物流”支持,很難使圖書連鎖實現快速、準確、高效,更談不上跨地區、跨國連鎖經營的拓展。
對此,周立偉深表贊同。他說,實現“中盤物流”的關鍵是實現業務整合。最好是將教材物流、出版物流、“中盤物流”集合于一座建筑物、一個電子商務系統內。這樣做的最大好處是節約、高效、低成本。但是在中國書業,這樣的物流并不多。如果這樣的物流多起來,會減少書業物流普遍存在的任務不飽和、重復建設的浪費現象發生。
根據浙江新華下沙物流基地建設的經驗,周立偉建議,企業在建設物流時,應先有企業概念后有物流概念。因為物流畢竟是個成本系統,不直接產生效益。物流在運行中,如果沒有大量的業務做保障,成本肯定會加大。實現節約成本、提高效益、實現任務飽和、發揮物流輻射力的最佳解決途徑應是將企業物流最終定位在“中盤物流”上。“沒有強大的‘中盤物流’支撐,中國書業實現現代流通是困難的。”周立偉說。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新聞:
北京去年新聞出版業總收入逾441億元
農行為新聞出版業發展提供500億“出版貸款”
未來3年新聞出版業將獲農行500億元信用額度
物流不能停留在倉儲概念上
物流是連鎖經營的保障,在現代流通業不可或缺,浙江新華書店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周立偉如是認為。2009年,浙江新華書店集團有限公司建設的14萬平方米下沙物流基地正式運行,這標志著浙江新華多年追求的融教材物流、出版物流、中盤物流于一體的現代物流體系目標終于實現。讓周立偉感到欣慰的是,下沙物流基地的建設完全符合《指導意見》中提出的打造“以跨地區連鎖經營、信息化管理和現代物流為特征的大型現代新聞出版流通組織建設”的指導思路。周立偉稱,《指導意見》下發的非常準確、及時。
作為中國書業的研究者和實踐者,周立偉認為,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現代物流的核心是節約、高效、低成本,其前提是連鎖經營;現代物流的兩個概念分別是:總的物流通量和支持復雜業務的程度。但是在周立偉看來,現在書業的物流建設大多還停留在不講通量而只講土地多少、建筑面積多少上,還停留在倉儲的概念上。周立偉認為,沒有在連鎖經營情況下建設的物流,仍是一種傳統的農耕物流。現代物流必須是業務連接系統(ERP)、倉儲管理系統(WMS)、倉儲控制系統(WCS)三者之間非常順暢地連接和運轉。具備了連鎖經營、物流配送、電子商務3大特征的流通,才能叫現代流通。
書業物流須走市場化之路
事實上,周立偉的擔憂不是多余。在書業快速發展的今天,搞不清楚倉儲和現代物流之間區別而盲目投資建設的現象普遍存在。時代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營銷中心主任王曉光說,“物流建設熱”在各省(區、市)展開沒有錯,關鍵是要搞清楚是建企業物流還是建物流企業?
王曉光認為,《指導意見》中關于“發展新聞出版流通、物流產業”的表述,指明了書業物流建設必須走市場化之路的方向。他告訴記者,經過多方面的市場調研,安徽出版集團將于今年啟動物流基地建設,其設想是建物流企業。因為物流企業屬獨立法人實體,可按照市場規律運作。而企業物流則是依附于企業內部資源,企業做什么就吃什么,依賴性太強,受企業束縛肯定發展不快。“實際上,市場經濟形勢發展也要求企業必須這么做。”王曉光強調。
那么如何化解企業建了物流怕虧損、不建物流又怕喪失發展機遇的矛盾心理?王曉光提出了兩個解決辦法供業界參考。其一,整合集團資源。集團物流的最大優勢是:集團書業物流可以和下屬其他業態物流資源整合,或者和其他相關的新興業態結合。這樣的益處是充分發揮物流的作用,支撐出版物物流因季節性特征而任務不飽和所產生的經濟損失。其二,走物流社會化道路,大家共同把業務委托給第三方物流。王曉光認為,從理論上來講,第三方物流的成本遠遠低于自建物流的投資額。而且從社會化分工的角度來看,專業物流企業做得更專業、更到位。
“中盤物流”是實現書業大流通保障
與浙江新華下沙物流基地一樣,即將于2010年6月竣工的湖北省新華書店集團第一期建設面積48268平方米、使用面積71500平方米的物流基地也是以“大物流”的角度來規劃和定位的。
據湖北省新華書店集團副總經理徐曙初介紹,屆時,湖北省店的物流基地將實現日處理收貨6000個品次、日分揀1.2萬種、日加工4.2萬件、經營品種22.4萬種(圖書現貨),日處理退貨約8000件的生產能力。將徹底改變以往集團內部各個出版單位均建有或租有圖書倉庫、各有一套從事圖書物流的人馬、基本是人拉肩扛的農耕物流運作方式。
徐曙初說,《指導意見》中關于“建設一批輻射全國的區域新聞出版物流中心,并推動有條件的企業跨地區、跨國連鎖經營”的內容,實際上是提出了“中盤物流”的概念。“中盤物流”是實現書業流通的保障,沒有現代化的“中盤物流”支持,很難使圖書連鎖實現快速、準確、高效,更談不上跨地區、跨國連鎖經營的拓展。
對此,周立偉深表贊同。他說,實現“中盤物流”的關鍵是實現業務整合。最好是將教材物流、出版物流、“中盤物流”集合于一座建筑物、一個電子商務系統內。這樣做的最大好處是節約、高效、低成本。但是在中國書業,這樣的物流并不多。如果這樣的物流多起來,會減少書業物流普遍存在的任務不飽和、重復建設的浪費現象發生。
根據浙江新華下沙物流基地建設的經驗,周立偉建議,企業在建設物流時,應先有企業概念后有物流概念。因為物流畢竟是個成本系統,不直接產生效益。物流在運行中,如果沒有大量的業務做保障,成本肯定會加大。實現節約成本、提高效益、實現任務飽和、發揮物流輻射力的最佳解決途徑應是將企業物流最終定位在“中盤物流”上。“沒有強大的‘中盤物流’支撐,中國書業實現現代流通是困難的。”周立偉說。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新聞:
北京去年新聞出版業總收入逾441億元
農行為新聞出版業發展提供500億“出版貸款”
未來3年新聞出版業將獲農行500億元信用額度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