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食品:未來產品包裝上將加碳足跡標識
2010-03-04 09:47 來源:雞病專業網 責編:陳運榮
- 摘要:
- 2010年全國兩會召開在即,搜狐綠色推出兩會特別策劃——綠猶新生,此策劃將關注點聚焦于“低碳經濟”,當下中國正在面臨“轉變經濟發展模式”的重要階段,“綠色環保”、“低碳經濟”將成為推動中國經濟良性發展的新引擎。這其中,企業作為推動低碳經濟發展的原動力之一,將面臨更多挑戰。為此,搜狐綠色專訪了國內外多家知名企業高層,就這一話題發表他們各自的觀點。
韓家寰 阿拉善SEE生態環保協會會長、大成食品亞洲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
1. 政策面對于低碳經濟的支持能否解決企業目前遇到的問題?
全球氣候變暖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具有嚴峻挑戰,由此低碳經濟獲得了世界的廣泛關注。國內外關于低碳經濟的研究方興未艾,但如何發展低碳經濟、減緩全球氣候變暖對于大家來說還算是新生事物,每個人的看法也不盡相同。
中國二氧化碳排放總量正越來越突出。1989年美國處于碳排放第一的位置,而2007年,中國已成為不可爭辯的冠軍。這其中有人口因素,也有出口產品的原因。對于中國來說,面臨更大的挑戰可能是邊際成本的問題。目前,我國節能減排成本在不斷提高,對企業的壓力將逐漸顯現。因此,政府應盡快出臺相應的補貼和扶持政策,不僅僅依靠市場,更應該發起合力從全方位進行一場大的低碳經濟變革。
2. 發展低碳經濟對于本企業來說,存在哪些機遇與挑戰?
哥本哈根會議之后,“低碳經濟”無疑是全球最受關注的話題之一,在世界各國都在討論如何制定低碳經濟規則之時,中國政協一號提案也以“低碳經濟”進入了兩會議題。
早在哥本哈根氣候大會召開之前,溫家寶總理就在去年11月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宣布,到202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40%-45%這一宏偉目標。
中國政府對低碳減排的堅定決心,無疑將加大國內企業發展低碳經濟的力度。就大成食品而言,依靠完整的產業一條龍經營模式,通過對生產經營各環節的技術改革降低碳排放。同時邀請第三方機構,對大成全年的碳排放進行測量,進而有規劃的植樹造林實現碳中和。從具體的實例來看,目前大成為契約農戶建造的現代化雞舍,與傳統模式相比,能耗降低25%,降低農民生產成本的同時,也實現了節能減排,這些都將成為大成今后主要的經營發展目標。
從環保NGO的調研數據中我們都能看出,雞肉以比其他肉制品更低的碳排放而得到他們的推崇。目前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在于如何教育消費者改變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多吃雞肉,倡導健康生活的同時也讓我們的地球變得更健康、美好。
3. 企業未來在綠色低碳方面有何投入和戰略發展計劃?
這方面我們未來計劃分三方面來考慮:
綠色養殖農場
我們算了一筆賬。大成現在的可持續、綠色的養殖農場比傳統養殖節能18%。這個是什么概念呢?按照大成現在的規模,以一個基地100家農場,3600萬養殖量計算的話,每一家農場能節標煤25噸,一個基地就是2500噸,按照專業的公式計算,二氧化碳量的減排量就是6514噸。因此大成將積極投入綠色養殖農場建設,通過自身努力為節能減排貢獻力量。
清潔能源
在生物質發電和太陽能發電等清潔能源的研究上,我們一直努力向前。目前大成正在積極研究雞糞沼氣發電的可行性,如果這一模式得以實現,大成不僅可以直接降低雞糞所排放的溫室氣體,也可以通過減少發電所需的煤炭量間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目前的沼氣發電技術仍存在一定缺陷,大成正在考量相關新一代沼氣發電技術,以使對環境的污染降至最低。
碳量測及碳足跡標識
綠色可持續發展一直是大成的經營發展策略。從2009年開始,大成邀請第三方公司對全年的碳排放進行測量,從而為后續的碳中和取得數據支持。同時,在不久的將來,大成的產品上將出現明確的產品碳足跡標識。
4. 雞肉生產相比于牛羊肉生產其排碳量更具優勢,作為優質的雞肉供應商,您認為低碳經濟目標的提出是否會讓您的產品更具競爭力?
隨著中國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使得高蛋白、低脂肪的禽肉深受關注。雞肉同比其他肉制品以更低的碳排放更獲得了一致的認可。從2001年到2008年,中國人均雞肉消費量增加了3.7千克,達到11.2千克,成為僅次于豬肉的第二大肉類消費品。
但由于食品安全問題的不斷出現以及雞肉藥殘超標、添加激素等話題的擴大,嚴重傷害了消費者的購買積極性,造成了市場的混亂,使消費者對雞肉產品的質量安全產生了懷疑。當前,大成在業內率先建設并運行了食品安全回溯體系,消費者只要輸入產品包裝上的安心碼就能通過手機或互聯網便捷的知曉包括:①養殖農場、飼養人、入雛與出欄時間;②所使用的批次飼料生產信息;③電宰工廠、批次鮮肉生產及質檢信息;④食品深加工信息等內容。借助像互聯網這樣的新媒體形式,消費者可以完全自主的了解所消費產品的完整生產流程和相關質檢報告,從而能夠放心享用可追溯的安全食品。大成希望通過探索并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食品溯源體系,讓中國的食品產業形象重新獲得消費者的信任。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新聞:
發展低碳經濟 共建低碳中國
面對全球性低碳經濟,印刷業又將何去何從?
說說咱行業的低碳經濟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