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出版沖擊 紙媒體依然“危”而不倒
2010-10-13 16:26 來源:互聯網 責編:張健
- 摘要:
- 紙媒是否正在進入復蘇期?當下有人提出這個問題。筆者認為,從長遠來看,傳統媒體在衰退中,但在相當一段時期內仍然有上升的空間。無論是上升還是走下坡路,從來都不是直線的,其總是時起時伏的;紙媒的復蘇或者低潮,也是由多種因素決定的,不只是新媒體的影響,還包括整體經濟形勢的影響。
【CPP114】訊:紙媒是否正在進入復蘇期?當下有人提出這個問題。筆者認為,從長遠來看,傳統媒體在衰退中,但在相當一段時期內仍然有上升的空間。無論是上升還是走下坡路,從來都不是直線的,其總是時起時伏的;紙媒的復蘇或者低潮,也是由多種因素決定的,不只是新媒體的影響,還包括整體經濟形勢的影響。中國經濟形勢總體往好的方向發展,根據中國國情,紙媒的復蘇成為可能,但機會總是留給改革動力強勁的強勢紙媒。
“嚴冬論”出來之后,紙媒依然有過陽光燦爛的日子
從2005年起,關于“報業危機”、“報業嚴冬”的說法一直不停。國內外的一些權威人士也紛紛拋出“報紙消亡論”。不可否認,新媒體的快速發展對紙媒形成了巨大的威脅和挑戰,提出“報業危機”,警醒報人盡早采取措施轉型應對,是必要的。然而,是否像一些人預計的那樣悲觀呢?五年過去了,中國紙媒依然“危”而不倒,并未如一些人預期的那樣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一些紙媒甚至不斷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在“嚴冬里”度過了一段陽光燦爛的日子。
中國報業的“嚴冬論”產生的背景,是2004年報業經營狀況出現困境,而且那年網絡的廣告增長較快,于是報界產生恐慌。其實對這一現象需要進行科學地分析,并不像有些人想象的那么可怕,好像已經進入漫長的嚴冬一去不復返了。細細考量一下,我們可以看到,當時網絡的廣告并不多,只是因為其原有的基數小,因此增幅自然顯得大,而傳統媒體原來的基數比較高,增幅比例當然遠不如新媒體。當時大家還看到晚報開始衰落了,而有些都市類報紙也跌入低谷,悲觀的論調、無所作為的論調便更加盛行。事實上,報業整體的經營困境,與當時的宏觀政策有關,當時醫療保健品行業的整頓和房地產行業的調控,汽車、通訊、it等廣告支柱產業的疲軟,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消費指數的下滑,甚至國家宏觀經濟形勢的緊縮和趨冷等等。這些客觀存在的情況,都在影響著報業的廣告總量。另一個方面是報紙內部競爭的影響。更為新銳的都市報起來了,晚報便開始衰退了,這是競爭的必然結果。拼成本的競爭,對報業效益影響更直接,紙張成本的上升吞噬了利潤空間,尤其是都市類的報紙,動輒幾十個版、上百個版。2005年初,筆者算了一筆賬:如果2005年用紙量與上一年持平,平均每噸的價格上漲五六百元,幾乎相當于當時網絡廣告的總和。也就是說,即便把網絡廣告份額全部退還給報紙,一部分報紙的日子也不會像紙價低時那樣風光。
因此,為報業市場制造寒冷氣氛的不單單是網絡,還有自身的高成本的競爭和生產紙張的企業,而后者更是直接影響了報業的利潤。
幾年過去了,報業的狀況怎樣呢?并不像一些人預料的那么糟糕。報業既面臨寒流襲擊,也有陽光燦爛的日子。2006、2007年報業的日子依然平穩,可以說大部分報社小日子還過得不錯。就都市類報紙而言,依然有著占據市場的強勢。到了2008年紙張突然大幅度上升,加上世界性經濟不景氣對中國的影響,報社又是一片恐懼,以為這回真的要進入“嚴冬”了,到了年底紛紛提價應對,有的甚至將報價翻了一番。誰知,到了2009年紙張價格又往下跌了,而且在經濟周期的作用影響下,報紙廣告一季度普遍下滑后,二季度又慢慢上升。報紙又一次擺脫了危機。
根據以上分析來看,報業發生的困境絕非完全取決于新媒體的沖擊,它是各種因素影響的結果。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