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市場潛力巨大傳統出版業加速轉型
2011-02-15 09:53 來源:經濟日報 責編:劉慧
- 摘要:
- 最近,百道新出版研究院發布了《2011中國電子書產業研究報告》,將電子書分為3種基本類型:電子書1.0,即源于紙質書內容的電子書,如國內常見電子閱讀器里預裝的電子書多屬于這種;電子書2.0,即從生產到發布都只有數字化形態的電子讀物,如盛大旗下的文學網站上的原創內容等;電子書3.0,即除了文字、圖、表等平面靜態閱讀要素外,集成了聲音、視頻、動畫、交互模塊等要素的多媒體讀物。
【CPP114】訊:最近,百道新出版研究院發布了《2011中國電子書產業研究報告》,將電子書分為3種基本類型:電子書1.0,即源于紙質書內容的電子書,如國內常見電子閱讀器里預裝的電子書多屬于這種;電子書2.0,即從生產到發布都只有數字化形態的電子讀物,如盛大旗下的文學網站上的原創內容等;電子書3.0,即除了文字、圖、表等平面靜態閱讀要素外,集成了聲音、視頻、動畫、交互模塊等要素的多媒體讀物。
這3種類型是電子書產業發展的3條線索,他們有著不同的運作需求和發展規律。在3種類型中,電子書1.0的產業鏈可以說是傳統出版業產業鏈的延伸。在這里,傳統出版商仍然承擔內容生產的角色,產品定價也基本上是以紙質書為參照,遵循紙質書出版的基本規律。可以說,電子書1.0對于傳統出版業的轉型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那么我們如何能讓電子書1.0在傳統出版業中發揮更大作用,使得傳統出版業加快向數字出版轉型?我們邀請新聞出版總署出版管理司司長吳尚之為網友解答。
主持人:現在數字出版與傳統出版相比,已出現后來者居上的態勢。有一種觀點說,傳統出版即將消亡,傳統媒體都將會被網絡所取代,您怎么看?
吳尚之:我認為,這種觀點確實不符合實際。傳統出版不僅不會消亡,而且還有較大的發展空間。比如剛剛過去的2010年,我國報紙印刷份數有較大幅度的增長。實際上,人們對閱讀的需求和閱讀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就像我們的飲食結構一樣,有些人喜歡吃漢堡包,但也并不排斥吃餃子。目前在我國,圖書主要是以地級市以上的城市為銷售主體,縣和縣以下農村市場中,圖書所占的分量很小。我國人均年消費圖書才5.4冊、期刊3.2冊,與發達國家有較大差距。因此對于我國來說,傳統出版還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主持人:那是否可以說,由于我們傳統出版還存在巨大的發展空間,因此發展數字出版并不急迫?
吳尚之:恰恰相反,傳統出版確實需要加快向數字出版轉型。
從2006年起,我們每年都對國民閱讀進行跟蹤調查。從2009年了解的情況來看,在我國18歲至70歲的國民當中,接觸過數字閱讀方式的占24.6%,比2008年增長了0.1個百分點;有16.7%的國民通過網絡在線閱讀,比2008年增長了1個百分點;14.9%的國民接觸過手機閱讀,比2008年增加了2.2%;4.2%的國民是通過MP4等方式進行數字化閱讀,與2008年持平。在閱讀方式中,網絡在線閱讀和手機閱讀成為兩大主要閱讀方式。隨著科技的發展和新興媒體的出現,可供人們選擇的閱讀方式和閱讀載體多樣化,手機閱讀的方便性和數字出版物的價格優勢,必然會對傳統的紙質出版物產生較大沖擊。
此外,從生態環境的角度來看,發展數字出版有更大的意義。我們現在每年用于印刷圖書、期刊、報紙的紙有624萬多噸,不僅消耗了大量木材,而且大量造紙還對環境產生了很大的污染。從這個意義上說,加快傳統出版向數字出版轉型還是很有必要的。
主持人:目前我們從傳統出版向數字出版的轉型過程中存在哪些優勢?
吳尚之:我國出版業的悠久歷史,為我們留存了內容豐富的古代典籍。新中國成立后,出版業發展日新月異,為我們帶來了豐富的內容資源。據統計,我國保存至今的古籍有20多萬種,從1949年到2009年出版的新書有254萬多種,傳統出版的優勢首先就是內容資源。其次,我們的傳統出版企業中集中了一批高素質的選題、策劃、編輯、出版人才。傳統出版單位的編輯人員背后,還聚集了一批長期合作的優秀作者。此外,傳統出版業在管理和出版物標準方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規范和制度,如“三審三校”,這是保障我們的出版物權威準確的重要規范。
主持人:有了這些優勢后,傳統出版如何實現有效轉型?
吳尚之:我認為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轉型:
一是要實現出版理念的轉型。傳統出版企業應當成為數字出版領域的主力軍,要徹底改變只做紙質出版和營銷的單一模式,立足于內容加工和內容提供商的地位,立足于全媒體、多載體、多形式的出版。
二是要實現出版物內容的轉型。傳統出版單位積累了許多精品力作,出版了一批深受讀者喜愛的暢銷書和暢銷期刊、報紙。目前,需要的是把這些已經出版的紙質出版物盡快數字化。同時,要解決好紙質版和數字版本同步化的問題,為數字出版打下堅實基礎。
三是要實現技術和人才的轉型。傳統出版企業要適應這種變化,加強數字出版技術的研發和設施的投入,特別是要培養一批既懂傳統出版,又懂數字出版的復合型人才,實現出版人才的轉型,才有可能實現出版業態的轉型。
四是要實現出版經營模式轉型。傳統出版單位有內容資源做基礎,如果有條件,應鼓勵自主開發和經營數字出版產品,尋找自身的盈利模式。在經營模式方面,三商合一即通信運營商、硬件生產商和內容提供商聯手推動的趨勢明顯。傳統出版單位由單一的自我經營模式轉變到聯合開發、合作共贏的經營模式,這樣有可能達到降低成本、減少風險、提高效率的目的。
五是要實現管理方式的轉型。數字出版業的內容編輯、復制、發行大多是合一的,管理方式應由傳統的多環節管理轉變到綜合管理和服務的方式上來。數字出版的載體形式豐富多樣,而且變化較快,管理思路上要側重于宏觀,側重于法規,側重于標準規范,側重于制定產業發展戰略和規劃等。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新聞:
電子書產業將遭遇成長極限
Kindle升級軟件 電子書與印刷版圖書頁碼可一致
美預言電子書黃金期正到來 三年后將占一半市場
這3種類型是電子書產業發展的3條線索,他們有著不同的運作需求和發展規律。在3種類型中,電子書1.0的產業鏈可以說是傳統出版業產業鏈的延伸。在這里,傳統出版商仍然承擔內容生產的角色,產品定價也基本上是以紙質書為參照,遵循紙質書出版的基本規律。可以說,電子書1.0對于傳統出版業的轉型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那么我們如何能讓電子書1.0在傳統出版業中發揮更大作用,使得傳統出版業加快向數字出版轉型?我們邀請新聞出版總署出版管理司司長吳尚之為網友解答。
主持人:現在數字出版與傳統出版相比,已出現后來者居上的態勢。有一種觀點說,傳統出版即將消亡,傳統媒體都將會被網絡所取代,您怎么看?
吳尚之:我認為,這種觀點確實不符合實際。傳統出版不僅不會消亡,而且還有較大的發展空間。比如剛剛過去的2010年,我國報紙印刷份數有較大幅度的增長。實際上,人們對閱讀的需求和閱讀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就像我們的飲食結構一樣,有些人喜歡吃漢堡包,但也并不排斥吃餃子。目前在我國,圖書主要是以地級市以上的城市為銷售主體,縣和縣以下農村市場中,圖書所占的分量很小。我國人均年消費圖書才5.4冊、期刊3.2冊,與發達國家有較大差距。因此對于我國來說,傳統出版還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主持人:那是否可以說,由于我們傳統出版還存在巨大的發展空間,因此發展數字出版并不急迫?
吳尚之:恰恰相反,傳統出版確實需要加快向數字出版轉型。
從2006年起,我們每年都對國民閱讀進行跟蹤調查。從2009年了解的情況來看,在我國18歲至70歲的國民當中,接觸過數字閱讀方式的占24.6%,比2008年增長了0.1個百分點;有16.7%的國民通過網絡在線閱讀,比2008年增長了1個百分點;14.9%的國民接觸過手機閱讀,比2008年增加了2.2%;4.2%的國民是通過MP4等方式進行數字化閱讀,與2008年持平。在閱讀方式中,網絡在線閱讀和手機閱讀成為兩大主要閱讀方式。隨著科技的發展和新興媒體的出現,可供人們選擇的閱讀方式和閱讀載體多樣化,手機閱讀的方便性和數字出版物的價格優勢,必然會對傳統的紙質出版物產生較大沖擊。
此外,從生態環境的角度來看,發展數字出版有更大的意義。我們現在每年用于印刷圖書、期刊、報紙的紙有624萬多噸,不僅消耗了大量木材,而且大量造紙還對環境產生了很大的污染。從這個意義上說,加快傳統出版向數字出版轉型還是很有必要的。
主持人:目前我們從傳統出版向數字出版的轉型過程中存在哪些優勢?
吳尚之:我國出版業的悠久歷史,為我們留存了內容豐富的古代典籍。新中國成立后,出版業發展日新月異,為我們帶來了豐富的內容資源。據統計,我國保存至今的古籍有20多萬種,從1949年到2009年出版的新書有254萬多種,傳統出版的優勢首先就是內容資源。其次,我們的傳統出版企業中集中了一批高素質的選題、策劃、編輯、出版人才。傳統出版單位的編輯人員背后,還聚集了一批長期合作的優秀作者。此外,傳統出版業在管理和出版物標準方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規范和制度,如“三審三校”,這是保障我們的出版物權威準確的重要規范。
主持人:有了這些優勢后,傳統出版如何實現有效轉型?
吳尚之:我認為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轉型:
一是要實現出版理念的轉型。傳統出版企業應當成為數字出版領域的主力軍,要徹底改變只做紙質出版和營銷的單一模式,立足于內容加工和內容提供商的地位,立足于全媒體、多載體、多形式的出版。
二是要實現出版物內容的轉型。傳統出版單位積累了許多精品力作,出版了一批深受讀者喜愛的暢銷書和暢銷期刊、報紙。目前,需要的是把這些已經出版的紙質出版物盡快數字化。同時,要解決好紙質版和數字版本同步化的問題,為數字出版打下堅實基礎。
三是要實現技術和人才的轉型。傳統出版企業要適應這種變化,加強數字出版技術的研發和設施的投入,特別是要培養一批既懂傳統出版,又懂數字出版的復合型人才,實現出版人才的轉型,才有可能實現出版業態的轉型。
四是要實現出版經營模式轉型。傳統出版單位有內容資源做基礎,如果有條件,應鼓勵自主開發和經營數字出版產品,尋找自身的盈利模式。在經營模式方面,三商合一即通信運營商、硬件生產商和內容提供商聯手推動的趨勢明顯。傳統出版單位由單一的自我經營模式轉變到聯合開發、合作共贏的經營模式,這樣有可能達到降低成本、減少風險、提高效率的目的。
五是要實現管理方式的轉型。數字出版業的內容編輯、復制、發行大多是合一的,管理方式應由傳統的多環節管理轉變到綜合管理和服務的方式上來。數字出版的載體形式豐富多樣,而且變化較快,管理思路上要側重于宏觀,側重于法規,側重于標準規范,側重于制定產業發展戰略和規劃等。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新聞:
電子書產業將遭遇成長極限
Kindle升級軟件 電子書與印刷版圖書頁碼可一致
美預言電子書黃金期正到來 三年后將占一半市場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