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培育印刷復制等特色文化產業群
2011-06-07 09:04 來源:中安在線-安徽日報 責編:陳伊超
- 摘要:
- :“十二五”時期,我省文化產業實現轉型發展,要堅持結構好、布局好、效益好、可持續原則,加強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力爭實現“四個轉變”。
【CPP114】訊:“十二五”時期,我省文化產業實現轉型發展,要堅持結構好、布局好、效益好、可持續原則,加強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力爭實現“四個轉變”:
第一,產業增長極從依靠少數企業向整體競爭力提升轉變。我省文化產業發展的實踐表明,企業是文化產業發展的主體,骨干企業決定著產業的發展水平和未來走向,是推動后發地區文化產業崛起的重要力量。未來五年,我省要突破依靠少數龍頭企業“單兵作戰”,著力培育一批適應市場需要、擁有核心技術、重視創新、機制靈活的優勢企業,既大力支持出版集團、發行集團建成大型跨國文化傳媒集團,也全力推動廣電傳媒集團、演藝集團、時代出版、新安傳媒、皖新傳媒及蕪湖方特等建成全國一流的大型文化企業,形成具有強大競爭合力的集團軍,壯大整體實力。
第二,產業發展格局從文化企業“國強民弱”向“國強民優”轉變。民營企業與市場經濟天然相容,互為發展條件。近年來,我省涌現出安美文博、蕪湖方特、儒林書業、安慶五千年文博園等一批品牌民營文化企業,成為發展文化產業的生力軍。但總體來看,我省多數民營文化企業基礎薄弱、先天不足,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生存和發展環境存在阻礙,一些政策執行落實不力,未能享受到國有文化企業的“國民待遇”。我省應在支持民營文化企業發展政策的借鑒、完善、創新方面有更大作為,創造公平的發展平臺。要進一步完善體制機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保障政策落實到位,與國有文化企業一視同仁,真正做到不另看、不歧視、不限制。要大力吸引民營資本進軍文化產業領域,充分發揮其在優化資源配置、提高經濟效益等方面的優勢。要發展一大批“專、精、特、新”的中小文化企業,推動形成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文化產業格局。
第三,產業發展模式從產業鏈短小、單向化經營向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轉變。國內外發展經驗表明,文化產業集群具有產業關聯、結構匹配、功能互補、多向協作等特點,能夠形成資源共享、促成規模經濟、引領產業結構升級。發展產業集群的關鍵在于建立健全一條高效的產業鏈,上游原創研發、中游生產制造、下游銷售發行。我省應積極培育文化創意、影視制作、出版發行、印刷復制、演藝娛樂和動漫等整體優勢突出、集聚效應明顯的特色文化產業群,盡快提高文化產業總體規模和素質。在縱向拓展方面,促進產業鏈向上游的資源配置、原料供應、研發設計環節和下游的市場營銷、物流配送、售后服務、衍生產品環節延伸。在橫向擴張方面,積極促進文化產業與創意、旅游、制造業、高新技術等產業高度融合。
第四,產業發展布局從集中在少數地區向全省“一盤棋”轉變。由于歷史因素、政策因素和體制機制因素等多重原因,我省文化產業呈現區域發展不均衡的狀態,制約了總體發展。總體來看,皖江城市帶產業基礎良好,文化人才和資本相對豐裕,而皖南、皖北文化資源十分豐富。我們認為,這一形勢下,不同區域應立足優勢、攜手合作。一方要起到“領頭羊”的作用,在人才、技術、經驗等方面積極提供幫扶;另一方要發揮后發優勢,立足自身資源優勢明確定位、突出特色,尋求發展突破口。可借鑒經濟領域的成功經驗,通過建立跨區域的發展實驗區、示范區等文化產業協作平臺,突破行政區劃,更好地整合資源、協同發展,形成關聯性較強的產業聯合體,促進我省文化產業梯度發展、優勢互補和良性互動。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新聞:
解讀:國內印刷復制產業進行結構調整
印刷復制產業結構調整 包裝印刷新技術成投資熱點
鎮江構建以印刷復制等為支撐的優勢業態
昆山:基本形成了印刷復制等五大主導產業
第一,產業增長極從依靠少數企業向整體競爭力提升轉變。我省文化產業發展的實踐表明,企業是文化產業發展的主體,骨干企業決定著產業的發展水平和未來走向,是推動后發地區文化產業崛起的重要力量。未來五年,我省要突破依靠少數龍頭企業“單兵作戰”,著力培育一批適應市場需要、擁有核心技術、重視創新、機制靈活的優勢企業,既大力支持出版集團、發行集團建成大型跨國文化傳媒集團,也全力推動廣電傳媒集團、演藝集團、時代出版、新安傳媒、皖新傳媒及蕪湖方特等建成全國一流的大型文化企業,形成具有強大競爭合力的集團軍,壯大整體實力。
第二,產業發展格局從文化企業“國強民弱”向“國強民優”轉變。民營企業與市場經濟天然相容,互為發展條件。近年來,我省涌現出安美文博、蕪湖方特、儒林書業、安慶五千年文博園等一批品牌民營文化企業,成為發展文化產業的生力軍。但總體來看,我省多數民營文化企業基礎薄弱、先天不足,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生存和發展環境存在阻礙,一些政策執行落實不力,未能享受到國有文化企業的“國民待遇”。我省應在支持民營文化企業發展政策的借鑒、完善、創新方面有更大作為,創造公平的發展平臺。要進一步完善體制機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保障政策落實到位,與國有文化企業一視同仁,真正做到不另看、不歧視、不限制。要大力吸引民營資本進軍文化產業領域,充分發揮其在優化資源配置、提高經濟效益等方面的優勢。要發展一大批“專、精、特、新”的中小文化企業,推動形成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文化產業格局。
第三,產業發展模式從產業鏈短小、單向化經營向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轉變。國內外發展經驗表明,文化產業集群具有產業關聯、結構匹配、功能互補、多向協作等特點,能夠形成資源共享、促成規模經濟、引領產業結構升級。發展產業集群的關鍵在于建立健全一條高效的產業鏈,上游原創研發、中游生產制造、下游銷售發行。我省應積極培育文化創意、影視制作、出版發行、印刷復制、演藝娛樂和動漫等整體優勢突出、集聚效應明顯的特色文化產業群,盡快提高文化產業總體規模和素質。在縱向拓展方面,促進產業鏈向上游的資源配置、原料供應、研發設計環節和下游的市場營銷、物流配送、售后服務、衍生產品環節延伸。在橫向擴張方面,積極促進文化產業與創意、旅游、制造業、高新技術等產業高度融合。
第四,產業發展布局從集中在少數地區向全省“一盤棋”轉變。由于歷史因素、政策因素和體制機制因素等多重原因,我省文化產業呈現區域發展不均衡的狀態,制約了總體發展。總體來看,皖江城市帶產業基礎良好,文化人才和資本相對豐裕,而皖南、皖北文化資源十分豐富。我們認為,這一形勢下,不同區域應立足優勢、攜手合作。一方要起到“領頭羊”的作用,在人才、技術、經驗等方面積極提供幫扶;另一方要發揮后發優勢,立足自身資源優勢明確定位、突出特色,尋求發展突破口。可借鑒經濟領域的成功經驗,通過建立跨區域的發展實驗區、示范區等文化產業協作平臺,突破行政區劃,更好地整合資源、協同發展,形成關聯性較強的產業聯合體,促進我省文化產業梯度發展、優勢互補和良性互動。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新聞:
解讀:國內印刷復制產業進行結構調整
印刷復制產業結構調整 包裝印刷新技術成投資熱點
鎮江構建以印刷復制等為支撐的優勢業態
昆山:基本形成了印刷復制等五大主導產業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