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教學數字化 失去教材出版將如何?
2011-10-09 09:26 來源:光明日報 責編:江佳
- 摘要:
- 中小學教學的數字化將會給中國出版帶來怎樣的影響,教科書的無紙化將會是出版業難以承受的劇痛嗎?現在,這種看似杞人憂天的擔憂,或許正漸漸成為一種可能。
應對之策:內容運營,全產業鏈,集約經營
那么,中國出版又該如何應對?筆者以為,可以從以下三個層面做出調整。
第一,在出版社層面,盡快實現由圖書制造者向內容運營者的角色轉變。
一本完整的圖書是由信息內容和紙張載體兩部分組成,紙張僅僅是一種載體,出版社提供的是以紙張為載體的信息內容,而不是印上了文字的紙張,所以,出版社更應該是信息內容的運營者,而不僅僅是圖書的制造者,牢牢掌控內容資源才是出版者最核心的競爭力。不論載體形式如何變化,誰掌控了內容資源,誰就是未來的王者。所以,判斷一個出版機構發展的持續性,重要的不是要看它現有的銷售金額有多少或者市場份額有多大,重要的是看它掌控了多少內容資源,它們的原創性程度和不可模仿性程度,以及對這些內容資源的掌控是否牢固。
對內容資源的掌控已經為許多出版機構所重視,并陸續發展出三種成熟的運營模式:其一,盛大模式,依托旗下的起點中文網、紅袖添香網、晉江原創網等原創門戶網站,盛大成為一臺巨大的原創文字收割機,成為中國移動閱讀基地最大的內容提供商。其二,簽約作家模式,原創作品依附于作者,檢驗出版社所掌控內容資源的數量和質量,一個重要的依據就是旗下作者的數量和檔次,那些擁有眾多作者資源或者對品牌作者有吸引力的品牌出版社,在未來的競爭中將占有足夠優勢。其三,社屬期刊報紙模式,出版社旗下擁有若干知名期刊或者報紙,將為出版社帶來充足的作品資源,成為出版社聚集內容資源的戰略高地。
第二,在出版集團層面,盡快促成全產業鏈的發展模式。
全產業鏈模式是一種發源于農業產業領域的產業運營模式,由一個大型產業集團覆蓋包括原料生產、食品加工、食品供應的所有環節。對于出版產業而言,出版集團的全產業鏈發展,最重要的就是掌控發行渠道,掌控一個或若干個區域市場,例如江蘇鳳凰出版傳媒集團旗下擁有江蘇新華發行集團,浙江出版聯合集團旗下有浙江新華發行集團。出版集團掌控大型發行集團的戰略意義,就在于牢牢掌控了某些區域市場,不論未來載體形式如何變化,擁有市場(渠道)同樣是未來的王者。
在未來的產業競爭之中,內容資源是核心競爭力,市場資源同樣是核心競爭力。出版集團應支持旗下發行集團開疆拓土,主動向外擴張,謀求更多市場份額,在這方面,江蘇新華對海南新華的跨區域戰略重組,浙江新華對山西太原市新華書店的連鎖經營,都是頗具眼光的戰略舉措。
第三,在整個產業層面,縮小產業邊界,走集約經營的發展之路。
或許有點危言聳聽,一旦教育的數字化和無紙化得以推行,將直接剝奪出版業一半以上的產業總量。如果失去教材,恐怕我們不得不重新界定產業邊界,縮小產業邊界或許將不得已而為之。中國出版產業是一個以教材教輔為主的產業結構,一般估計教材的產業比重應該在60%以上,那么現有規模的40%將是除去教材之后的新產業邊界。與此相對應,在美、英、日等出版業發達國家,大眾讀物的產值貢獻率分別是60%、50%和80%,所以,不考慮教材,中國出版市場其實是個異常狹小的市場。
市場結構決定產業行為,一直以來,因為有教材利潤的保障,中國出版可以通過品種擴展的方式實現一般圖書的總量增長,可是,當失去教材利潤,這種粗放的增長模式顯然將難以為繼,縮小了的產業邊界,將迫使我們不得不走集約經營的發展之路,也就是減少總品種供給,提高單品的經營效率。
依照經濟學理論,在完全競爭的產業環境下,當供給與需求均衡,市場則實現均衡,一旦供過于求,就會形成買方市場,因為競爭激烈,就會有部分供給主體因為賺不到正常利潤而被淘汰出局,供給持續減少,直至供給與需求實現新的均衡。縮小產業邊界,減少出版品種供給,有兩條路徑可供選擇,其一,制定出版機構退出產業的政策,允許經營效率低下的出版機構破產倒閉;其二,減少書號供給,增加書號資源的使用成本,提高使用效率,從而提升出版產業的進入門檻。
那么,中國出版又該如何應對?筆者以為,可以從以下三個層面做出調整。
第一,在出版社層面,盡快實現由圖書制造者向內容運營者的角色轉變。
一本完整的圖書是由信息內容和紙張載體兩部分組成,紙張僅僅是一種載體,出版社提供的是以紙張為載體的信息內容,而不是印上了文字的紙張,所以,出版社更應該是信息內容的運營者,而不僅僅是圖書的制造者,牢牢掌控內容資源才是出版者最核心的競爭力。不論載體形式如何變化,誰掌控了內容資源,誰就是未來的王者。所以,判斷一個出版機構發展的持續性,重要的不是要看它現有的銷售金額有多少或者市場份額有多大,重要的是看它掌控了多少內容資源,它們的原創性程度和不可模仿性程度,以及對這些內容資源的掌控是否牢固。
對內容資源的掌控已經為許多出版機構所重視,并陸續發展出三種成熟的運營模式:其一,盛大模式,依托旗下的起點中文網、紅袖添香網、晉江原創網等原創門戶網站,盛大成為一臺巨大的原創文字收割機,成為中國移動閱讀基地最大的內容提供商。其二,簽約作家模式,原創作品依附于作者,檢驗出版社所掌控內容資源的數量和質量,一個重要的依據就是旗下作者的數量和檔次,那些擁有眾多作者資源或者對品牌作者有吸引力的品牌出版社,在未來的競爭中將占有足夠優勢。其三,社屬期刊報紙模式,出版社旗下擁有若干知名期刊或者報紙,將為出版社帶來充足的作品資源,成為出版社聚集內容資源的戰略高地。
第二,在出版集團層面,盡快促成全產業鏈的發展模式。
全產業鏈模式是一種發源于農業產業領域的產業運營模式,由一個大型產業集團覆蓋包括原料生產、食品加工、食品供應的所有環節。對于出版產業而言,出版集團的全產業鏈發展,最重要的就是掌控發行渠道,掌控一個或若干個區域市場,例如江蘇鳳凰出版傳媒集團旗下擁有江蘇新華發行集團,浙江出版聯合集團旗下有浙江新華發行集團。出版集團掌控大型發行集團的戰略意義,就在于牢牢掌控了某些區域市場,不論未來載體形式如何變化,擁有市場(渠道)同樣是未來的王者。
在未來的產業競爭之中,內容資源是核心競爭力,市場資源同樣是核心競爭力。出版集團應支持旗下發行集團開疆拓土,主動向外擴張,謀求更多市場份額,在這方面,江蘇新華對海南新華的跨區域戰略重組,浙江新華對山西太原市新華書店的連鎖經營,都是頗具眼光的戰略舉措。
第三,在整個產業層面,縮小產業邊界,走集約經營的發展之路。
或許有點危言聳聽,一旦教育的數字化和無紙化得以推行,將直接剝奪出版業一半以上的產業總量。如果失去教材,恐怕我們不得不重新界定產業邊界,縮小產業邊界或許將不得已而為之。中國出版產業是一個以教材教輔為主的產業結構,一般估計教材的產業比重應該在60%以上,那么現有規模的40%將是除去教材之后的新產業邊界。與此相對應,在美、英、日等出版業發達國家,大眾讀物的產值貢獻率分別是60%、50%和80%,所以,不考慮教材,中國出版市場其實是個異常狹小的市場。
市場結構決定產業行為,一直以來,因為有教材利潤的保障,中國出版可以通過品種擴展的方式實現一般圖書的總量增長,可是,當失去教材利潤,這種粗放的增長模式顯然將難以為繼,縮小了的產業邊界,將迫使我們不得不走集約經營的發展之路,也就是減少總品種供給,提高單品的經營效率。
依照經濟學理論,在完全競爭的產業環境下,當供給與需求均衡,市場則實現均衡,一旦供過于求,就會形成買方市場,因為競爭激烈,就會有部分供給主體因為賺不到正常利潤而被淘汰出局,供給持續減少,直至供給與需求實現新的均衡。縮小產業邊界,減少出版品種供給,有兩條路徑可供選擇,其一,制定出版機構退出產業的政策,允許經營效率低下的出版機構破產倒閉;其二,減少書號供給,增加書號資源的使用成本,提高使用效率,從而提升出版產業的進入門檻。
- 相關新聞:
- ·上海一小學將iPad引進課堂 代替紙質教材 2011.09.26
- ·高校應用型學科教材滯后 學生稱畢業后難學以致用 2011.09.26
- ·談教科書數字化促使我國出版業徹底轉型 2011.09.16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