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評:亞馬遜會消滅出版社嗎?
2012-02-16 17:24 來源:外灘畫報 責編:喻小嘜
- 摘要:
- 亞馬遜究竟想要做什么?我想那應該是所有成功商業模式都在尋求的:提供比競爭對手更新更好更差異化的服務,以獲得新的增長點。他們在做的,也正是街頭巷尾那些汽車行、餐館或廣告公司在做的事。和我在自己的寫作領域所做的,也并無不同。
【CPP114】訊:10 月,亞馬遜(Amazon.com)宣布將積極簽約作家,直接出版紙質書和電子書,令許多文學經紀人和出版商既感到不快又覺得恐慌。
“人人都害怕亞馬遜!”作家代理兼電子書出版商理查德.柯蒂斯(RichardCurtis)說,“假如你是一家書店,亞馬遜就是你的直接競爭對手;假如你是出版商,有朝一日你一覺醒來,亞馬遜已成為你的敵人;假如你是出版代理人,亞馬遜可能會偷走你的午餐,因為它能為作家提供同樣的服務——直接為作家出版作品,斷了你的財路。”盡管亞馬遜盡可能保持低調并弱化自己的存在,但他們也并不否認打算在傳統出版業掀起一場變革,亞馬遜的高管拉塞爾.格蘭蒂內迪(Russell Grandinetti)說:“如今的出版流程中,只有作者和讀者是不可或缺的,連接兩者的其余環節,現在都可謂是危險與機遇并存。”
亞馬遜此舉是否會一舉改變傳統出版行業格局?是不是會有越來越多的作者跳過出版商,直接找到亞馬遜,完成作者與讀者的無縫對接?今后還需要出版公司嗎?針對這種種疑問,《紐約時報》找來4位業內人士,請他們暢談對于亞馬遜進入出版業的個人看法。
邁克爾.伍爾夫(Michael Wolf),權威科技博客網站GigaOM研發部總裁,他在新媒體行業摸爬滾打多年,評論多見諸彭博社、CNBC財經臺等媒體,值得一提的是,他還剛成立了新公司BSTSLLR.com,專注于懸疑類電子書的策劃發行,首部作品《西海岸犯罪波》已在10月推出。
他的觀點是:開弓沒有回頭箭
亞馬遜所做的,是將科技行業的頭腦,施行于一個有著許多傳統基礎的古老行業中。看看出版商們在改變作者盈利模式上的進展有多緩慢,再看亞馬遜的介入,就像是快刀斬亂麻一般,兩者有天壤之別。在這個行業中,重要的是誰手里握有與讀者的關系。亞馬遜與讀者之間存在著互相信任的扎實關系,因為這么多年來,它已成為一個值得信任的圖書零售商。而和讀者的另一重關鍵關系,握在作者手里。他們就像是搖滾明星,讀者想要的是他們。不幸的是,傳統發行商和讀者之間并不存在任何關系——即使有,也十分脆弱。你找些買書的人問問看,他們最喜歡的作者是專門與哪家出版社合作,十有八九答不上來。如果你手里沒有關系,你就是可以被割舍掉的那個。
丹尼斯.約翰遜(Dennis loy johnson),他在1998年創立獨立專欄博客mobylives.com,“9.11”后在上面與人一同發表了不少詩文,為將其集結出版,2001年他在紐約成立獨立出版社melville house,目前已進入第十個年頭,共出版各類書籍逾200種。
他的觀點是:壟斷VS多樣性
還需要出版商嗎?答案是肯定的,否則亞馬遜也不用耗費精力建立起自己的出版系統,甚至還高薪返聘從大出版社退休的老一輩出版人,讓自己的跨界行為顯得更加名正言順。亞馬遜一邊說“作者和讀者已經不需要出版社了”,一邊又在模仿出版社的運營。他們給這個行業貼上陳舊的標簽——與嶄新相對立,陳舊的自然就是壞的,但事實上,這并不是個新舊對抗的問題,其實是人和機器的對抗,是多樣性和壟斷化的對抗。
亞馬遜有能力賣出很多書嗎?那還用說。他們真是開發各種算法的專家,有了算法,什么都能賣得動。好的書,壞的書,精編的書,完全沒有編輯過的書,由猩猩來編輯的書——都沒關系,因為他們嘴里吹噓的是數字說明一切。對于他們來說,一切都是插件。相信他們很快就會成為一家實力不凡的出版商……但我堅信,亞馬遜這次要服務的對象是不同的,因為一直以來,這個行業關乎的是制造藝術、制造文化和說出真相。
所以你該問問自己:為什么亞馬遜會想要建立自己的出版社?如果他把當初為占據零售市場用的那些無情招數——價格戰、打折大戰——都搬到出版領域來,可以想象得出,其目標一定是要把所有出版社都擠出去才罷休。
作家托馬斯.格雷夫(Thomas Glave),出生在紐約的牙買加移民家庭,目前在賓漢姆頓大學任職英語系副教授,曾兩獲紐約藝術基金獎,散文集“Words to Our Now:Imagination andDissent”曾獲歐.亨利獎。
他的觀點是:出版社應該是一個作家可以成長的地方
我是一個幸運的作者。傳統智慧教會我們,有時候主動選擇邊緣化,往往會有好結果。所以我堅持選擇了一家小型獨立出版商——城市之光書局(City Lights Books),我遇到了一位十分負責的編輯,不僅關心如何推銷我的作品,更關心我作為作者的成長。他允許我犯錯誤,經常能發現我自己忽視的漏洞,在這樣一個出版越來越商業化的年代,這真是十分難得。可如今,對于想要成為真正的藝術家的作者來說,悲催的是亞馬遜這個龐然巨獸也加入了出版業的戰局。它以盈利為核心的侵掠性經營方式,能為作者營造出一個健康的環境嗎?
女作家勞倫.薩維爾( Laurel Saville),目前在紐約阿爾巴尼圣羅斯學院任教,以往多從事商業寫作,今年出版了傳記《發現安娜》,探尋自己母親如何從50年代好萊塢的當紅設計師到最后慘死家中的神秘一生,獲得不少好評。
她的觀點是:擁抱新機遇
亞馬遜究竟想要做什么?我想那應該是所有成功商業模式都在尋求的:提供比競爭對手更新更好更差異化的服務,以獲得新的增長點。他們在做的,也正是街頭巷尾那些汽車行、餐館或廣告公司在做的事。和我在自己的寫作領域所做的,也并無不同。
從商業角度來說,我需要讀者;從作家的角度來說,我更是渴望獲得更多讀者——那些因為我的文字而被感動、被改變,閱歷從此變得不同的讀者。我的經紀人和我曾拜訪過將近一打出版商,他們對我這本關于母親的回憶錄給予正面評價,但并不知道如何正確推銷這本書,或是沒法說服上級拍板,于是我只得尋求自助出版。忽然,我走運了,亞馬遜的一位編輯看到了我的回憶錄,并把它放在全世界億萬讀者面前。亞馬遜手里掌握的讀者資源是巨大的,也能給予它的作者一個更大、目標性更強的推銷陣地。
有些作家在傳統出版公司中如魚得水,也有一些作家,他們想要做的只是出版電子書,或是小規模印刷一些童書出來,在過節的時候送給子侄們。歸根到底,亞馬遜現在做的,正是在幫助讀者與作者更好地找到彼此。
“人人都害怕亞馬遜!”作家代理兼電子書出版商理查德.柯蒂斯(RichardCurtis)說,“假如你是一家書店,亞馬遜就是你的直接競爭對手;假如你是出版商,有朝一日你一覺醒來,亞馬遜已成為你的敵人;假如你是出版代理人,亞馬遜可能會偷走你的午餐,因為它能為作家提供同樣的服務——直接為作家出版作品,斷了你的財路。”盡管亞馬遜盡可能保持低調并弱化自己的存在,但他們也并不否認打算在傳統出版業掀起一場變革,亞馬遜的高管拉塞爾.格蘭蒂內迪(Russell Grandinetti)說:“如今的出版流程中,只有作者和讀者是不可或缺的,連接兩者的其余環節,現在都可謂是危險與機遇并存。”
亞馬遜此舉是否會一舉改變傳統出版行業格局?是不是會有越來越多的作者跳過出版商,直接找到亞馬遜,完成作者與讀者的無縫對接?今后還需要出版公司嗎?針對這種種疑問,《紐約時報》找來4位業內人士,請他們暢談對于亞馬遜進入出版業的個人看法。
邁克爾.伍爾夫(Michael Wolf),權威科技博客網站GigaOM研發部總裁,他在新媒體行業摸爬滾打多年,評論多見諸彭博社、CNBC財經臺等媒體,值得一提的是,他還剛成立了新公司BSTSLLR.com,專注于懸疑類電子書的策劃發行,首部作品《西海岸犯罪波》已在10月推出。
他的觀點是:開弓沒有回頭箭
亞馬遜所做的,是將科技行業的頭腦,施行于一個有著許多傳統基礎的古老行業中。看看出版商們在改變作者盈利模式上的進展有多緩慢,再看亞馬遜的介入,就像是快刀斬亂麻一般,兩者有天壤之別。在這個行業中,重要的是誰手里握有與讀者的關系。亞馬遜與讀者之間存在著互相信任的扎實關系,因為這么多年來,它已成為一個值得信任的圖書零售商。而和讀者的另一重關鍵關系,握在作者手里。他們就像是搖滾明星,讀者想要的是他們。不幸的是,傳統發行商和讀者之間并不存在任何關系——即使有,也十分脆弱。你找些買書的人問問看,他們最喜歡的作者是專門與哪家出版社合作,十有八九答不上來。如果你手里沒有關系,你就是可以被割舍掉的那個。
丹尼斯.約翰遜(Dennis loy johnson),他在1998年創立獨立專欄博客mobylives.com,“9.11”后在上面與人一同發表了不少詩文,為將其集結出版,2001年他在紐約成立獨立出版社melville house,目前已進入第十個年頭,共出版各類書籍逾200種。
他的觀點是:壟斷VS多樣性
還需要出版商嗎?答案是肯定的,否則亞馬遜也不用耗費精力建立起自己的出版系統,甚至還高薪返聘從大出版社退休的老一輩出版人,讓自己的跨界行為顯得更加名正言順。亞馬遜一邊說“作者和讀者已經不需要出版社了”,一邊又在模仿出版社的運營。他們給這個行業貼上陳舊的標簽——與嶄新相對立,陳舊的自然就是壞的,但事實上,這并不是個新舊對抗的問題,其實是人和機器的對抗,是多樣性和壟斷化的對抗。
亞馬遜有能力賣出很多書嗎?那還用說。他們真是開發各種算法的專家,有了算法,什么都能賣得動。好的書,壞的書,精編的書,完全沒有編輯過的書,由猩猩來編輯的書——都沒關系,因為他們嘴里吹噓的是數字說明一切。對于他們來說,一切都是插件。相信他們很快就會成為一家實力不凡的出版商……但我堅信,亞馬遜這次要服務的對象是不同的,因為一直以來,這個行業關乎的是制造藝術、制造文化和說出真相。
所以你該問問自己:為什么亞馬遜會想要建立自己的出版社?如果他把當初為占據零售市場用的那些無情招數——價格戰、打折大戰——都搬到出版領域來,可以想象得出,其目標一定是要把所有出版社都擠出去才罷休。
作家托馬斯.格雷夫(Thomas Glave),出生在紐約的牙買加移民家庭,目前在賓漢姆頓大學任職英語系副教授,曾兩獲紐約藝術基金獎,散文集“Words to Our Now:Imagination andDissent”曾獲歐.亨利獎。
他的觀點是:出版社應該是一個作家可以成長的地方
我是一個幸運的作者。傳統智慧教會我們,有時候主動選擇邊緣化,往往會有好結果。所以我堅持選擇了一家小型獨立出版商——城市之光書局(City Lights Books),我遇到了一位十分負責的編輯,不僅關心如何推銷我的作品,更關心我作為作者的成長。他允許我犯錯誤,經常能發現我自己忽視的漏洞,在這樣一個出版越來越商業化的年代,這真是十分難得。可如今,對于想要成為真正的藝術家的作者來說,悲催的是亞馬遜這個龐然巨獸也加入了出版業的戰局。它以盈利為核心的侵掠性經營方式,能為作者營造出一個健康的環境嗎?
女作家勞倫.薩維爾( Laurel Saville),目前在紐約阿爾巴尼圣羅斯學院任教,以往多從事商業寫作,今年出版了傳記《發現安娜》,探尋自己母親如何從50年代好萊塢的當紅設計師到最后慘死家中的神秘一生,獲得不少好評。
她的觀點是:擁抱新機遇
亞馬遜究竟想要做什么?我想那應該是所有成功商業模式都在尋求的:提供比競爭對手更新更好更差異化的服務,以獲得新的增長點。他們在做的,也正是街頭巷尾那些汽車行、餐館或廣告公司在做的事。和我在自己的寫作領域所做的,也并無不同。
從商業角度來說,我需要讀者;從作家的角度來說,我更是渴望獲得更多讀者——那些因為我的文字而被感動、被改變,閱歷從此變得不同的讀者。我的經紀人和我曾拜訪過將近一打出版商,他們對我這本關于母親的回憶錄給予正面評價,但并不知道如何正確推銷這本書,或是沒法說服上級拍板,于是我只得尋求自助出版。忽然,我走運了,亞馬遜的一位編輯看到了我的回憶錄,并把它放在全世界億萬讀者面前。亞馬遜手里掌握的讀者資源是巨大的,也能給予它的作者一個更大、目標性更強的推銷陣地。
有些作家在傳統出版公司中如魚得水,也有一些作家,他們想要做的只是出版電子書,或是小規模印刷一些童書出來,在過節的時候送給子侄們。歸根到底,亞馬遜現在做的,正是在幫助讀者與作者更好地找到彼此。
- 相關新聞:
- ·亞馬遜初顯視頻野心 為原創內容生產招聘人才 2012.02.14
- ·亞馬遜走向線下欲開實體店:強化與消費者關系 2012.02.10
- ·美最大連鎖書商巴諾書店封殺亞馬遜出版圖書 2012.02.09
- ·亞馬遜或將在西雅圖開設首家實體零售店 2012.02.07
- ·亞馬遜中國發布2011年度中國20座最愛閱讀城市 2012.02.03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