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職業經理人:在實踐中培育
2006-10-30 09:21 來源:印刷經理人 作者:潘曉東 責編:中華印刷包裝網
實踐出真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惟一標準。圍繞職業經理人選擇渠道的討論,無論如何也脫不出真理標準的巢臼,經理人的真知灼見只能來源于復雜的社會實踐,來源于經驗積累。
1992年初鄧小平的南巡講話,讓中國步入了市場經濟的康莊大道,掐指算來至今才十余年。與市場經濟相呼應的職業經理人市場在中國同樣處于剛起步階段,職業經理人少,有素養的職業經理人更少,有素養的懂印刷的職業經理人自然是少而又少。每年的印刷經理人碰面,新面孔不多。中國印刷工業的快速發展,呼喚著更多印刷職業經理人的出現,這批人的素質決定著中國印刷業的明天。怎樣才能形成一支有素養的印刷職業經理人隊伍呢?
毫無疑問,實踐出真知,實踐是培養印刷職業經理人的熔爐。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正好看到2006年6月25日上海出版的《新聞晨報》刊發的一條消息,標題即是:“無工作經驗海歸碩士也免談”。文中談到,在6月24E]上海市人事局舉辦的”2006上海海外留學人士專場招聘會”上,近40家跨國公司帶來了6OO多個崗位,大多數為總裁、項目負責人、學科帶頭人、主任醫師,其中高級人才需求崗位都要求有少則2年、多則10年的工作經驗,有的企業甚至是無工作經驗者“免談。這些單位之所以如此重視工作經驗,無疑也是因為深諳實踐才是經理人成長搖籃的真理。
一個經理人必須要有一定的理論知識,每隔一段時間還應參加相關培訓,樹立起終身接受教育的理念,結合工作實際的學習也就成了職業經理人快速成長的催化劑。一句話,實踐加上學習是印刷職業經理人成長的有效途徑。
市場的呼吁
經理人是負責企業日常運行的最高管理層,他所承擔的工作具有不少特殊性,加拿大當代著名的管理學家明茨伯格所著《經理工作的性質》一書把經理人的工作特點歸納成以下六條:一是工作量大、步調緊張:二是工作活動簡短、多樣、繁瑣:三是把現實的活動放在優先地位;四是愛用口頭交談方式:五是重視同外部和下屬的信息聯系;六是權力和責任相結合。對照經理人在現實生活中的實際情況,這些描述可以說是繪聲繪色,非常貼切。
近十年來,中國印刷業擴張迅速,規模化的企業日漸增加,如果說,十年前一個注冊資本金上億的印刷企業已屬龐然大物,跨入21世紀,這些單位根本排不上全國百強。進入中國的印刷外企,考慮到中國市場的擴張需要,同時也為了降低管理成本,在經過一段時間以后,幾乎都走上了管理人員本土化的道路。民營企業的接班人問題也已成了輿論界的熱點,是安排子女接班、繼續走家族化之路,還是讓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讓職業經理人來負責經營所有這些企業都期待著有更多的職業經理人進入印刷界,由他們來領導規模日漸擴大的企業,由他們來繼續推動中國印刷業向前發展。
負有教書育人責任的學校能夠給予學生的是前人通過實踐積累的經驗,是上升到理論的系統化知識,它可以將人引導入門,告訴你做一名稱職的職業經理人應該掌握的基本知識,但懂得相應知識的人未必就是一個稱職的職業經理人,只有諳熟運用知識、在市場中進退自如的人才稱得是稱職的職業經理人。正因為如此,培養工商管理碩士(MBA或EMBA),招生的對象是在相關崗位上工作滿五年、同時具備一定基礎學歷的管理者,這說明學校希望就讀工商管理的學生具有一定的實踐經驗,在這個基礎上,再結合國際、國內發生的典型案例,把實踐經驗上升到理論,為生活中碰到的具體問題尋求最佳的解決途徑。筆者認為,要成為一名稱職的印刷職業經理人,至少需要掌握以下這些知識,而這些知識只能來源于實際生活中的碰撞、感悟和積累。
協調能力的錘煉
協調是總經理的基本工作,高超的協調能力來自于生活實踐。
求學的時候,老師告訴學生要是非分明,但實際生活告訴我們,社會中并不到處都是是非問題,不少場合需要的是協調,是平衡,以保證企業的正常運作。這不僅包括對內的協調,協調各部門之間在工作中遇到的矛盾,掌握關鍵人物的心態,有時要堅持原則,有時要給予安撫,有時要嚴肅處理,有時要實事求是地幫助解決具體問題;還包括協調企業與社會各界,從政府到供應商、從銀行到客戶的廣泛關系,保證企業的正常運作。這一切絕非書生能為,也絕不是不愿為即可不為。經理人必須要適應環境,忍辱負重,為了企業的利益,在不違反法紀的前提下,去為必須為而不愿為的事;必須要有清醒的判斷,審時度勢,選擇適當的時機去做充滿阻力、可能成功也可能無效的事,決不能意氣用事、一味莽撞,以至失去多數的支持,成為難以號令員工的孤家寡人。總之,這是一門學問,而且還是一門必須在實踐中經歷過挫折,獲得領悟才能學到的學問。
在印刷企業的實際工作中經常遇到這樣的事:出版社任務在手,印刷企業要業務,必須給相應的回扣,按常理思考,發印與承印是企業與企業之間的關系,憑什么個人要從中受益,但現實社會要求處于下游的印刷企業低下高貴的頭,順應現狀去做這些并不愿意做的事。至于企業出現工傷,有關執法部門要處以罰款,是通過關系給相關人以好處破財免“災”,還是實事求是地任憑處罰?高溫季節,供電局需要削峰補谷,是運用關系施惠于人以取得用電權,還是按規矩做事、不得不讓電以至影響正常生產?所有這些都是生活中活生生的事例,讓人無奈,但必須去適應,這些情況并非是一個考核優秀的書生所能從容應對的。
如果說,以上事例所反映的協調工作是面向外部,那么下面的這位經理人在內部協調中出現的問題也值得我們借鑒。該經理不怕吃苦,甘愿放棄良好的工作環境去一個困難企業工作,鑒于該企業員工福利過高,支大于收,他在不長的時間內接二連三地砍去企業無力負擔的數種福利待遇,由于操之過急,超過了員工的承受能力,結果本人遭到員工的遺棄,開展不了工作,最終不得不離任。顯而易見,他的指導思想并沒有錯,但由于缺乏實際經驗,按理想辦事,效果適得其反。因此,高超的協調能力只能依仗于在實際工作中的打磨。
專業知識的積累
經理人是個通才,但是經理人又應該熟悉與了解所在的行業與企業,如果僅僅掌握營銷、財務、人事等各類基本知識,對行業現狀渾然不知,很難對企業發生的問題作出準確的判斷,采取正確的應對措施。對行業與企業現狀的了解,顯然不能只憑文章報道與統計報表,而必須依仗在這個行業與企業內的摸爬滾打,了解企業的生產流程、了解企業生產的基本工藝,了解企業的長處與生產瓶頸,只有如此,才能有發言權,才能在關鍵時刻拿出解決問題的正確態度。專業知識的積累也只能來自于生產實踐。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印刷企業的生產周期越來越短,印刷工價越來越低,作為職業經理人必須對企業的生產能力與盈虧平衡點具有基本的了解,如此,在面臨客戶委印的大筆定單時才能對價格和生產周期作出從容的判斷與決定。如果經理人是個外行,完全聽命于業務人員,由于所處的地位不同、心態不同,完全可能出現業務員低價承攬業務,企業難以從中盈利,或者業務員承接的大宗訂單,企業無力在約定的時間內完成,以至不僅被動地賠償客戶損失,而且影響企業的市場形象。
再則,紙張的不同,裝幀方式的不同,對生產周期的影響巨大。隨著人們觀賞性的改變,使用亞芬紙制作畫冊的情況增加,但亞芬紙不宜干燥,在印刷完畢后必須擱置一段時間,對后加工也會提出更高的要求。只有成為內行的領導才能對企業的生產流程做到成竹在胸,從容應對。那么,職業經理人要從一個外行漸漸地變成對印刷企業有發言權的內行,能自如地協調各方力量,指揮全局工作,其能力的提升自然只能來自于實踐,再對口的印刷專業大學畢業生走到工廠都會有一個知識消化的過程,他們所有的優勢僅不過是比其他人消化吸收得可以快些,學習所花的時間可以短些。
對財務的宏觀把握
財務知識是最容易從書本上學習的,要學歷有專業的財經大學,要職稱有對口的會計系列,要工作必須持有上崗證書,但即使如此,對財務的掌控仍然是職業經理人的必修課,要讓營銷開拓與財務管理成為引導企業騰飛的兩翼,要控制好企業的現金流量,與銀行做好朋友、努力降低資金運行成本,而更難的是既用足政策為企業謀利,又符合政策經得起審計。可以說,掌控財務十分關鍵的還是在于做人,既做一個正直的人,又做一個善于與各方周旋、能應用各種社會力量為企業服務的人。這一切顯然并非書本上所能學到,而只能來源于生活這座大熔爐。
長期的計劃經濟讓人對利潤有濃濃的情節,可市場經濟告訴我們現金流量才是最主要的,因為利潤體現在賬面上,現金流量才能支撐企業正常運行,因開票而實現的賬面利潤,有可能因客戶的賴賬而成為壞賬,不僅沒有利潤,甚至可能賠上生產成本。再則,占有資金本身是具有時間價值的,以前我們只對銀行借款有成本概念,對使用股東投資并沒有價值概念,但實踐告訴我們,在占用資金成本上這兩者是完全一致的,因此,企業理所當然地應該考慮既擴大業務,又要盡可能使用最少的資金既要做大銷售,又要避免可能產生的壞賬,這對總經理的經營能力不是一種實打實的考驗嗎?不經過實踐的磨練,經理人又豈能輕而易舉地有這份修養?
對企業發展戰略的掌控
市場經濟下企業面臨的大環境日新月異,職業經理人向企業董事會提供的有關企業長遠發展的建議與應對市場的構想只能來源于實踐而不可能來源于書本。因為,歷史的積淀對準確把握市場十分重要,只有經過沙場練兵,做到知已知彼,才有可能百戰不殆。書生式的判斷,不顧企業自身特點,隨潮流而動完全可能導致企業決策的失誤。
近幾年,大陸印刷業的迅速發展導致競爭加劇工價下跌。事實上印刷業還面臨網絡信息業發展的沖擊,提倡教材循環使用、總印量減少的沖擊,面臨輿論呼吁包裝筒約化的沖擊。面對這一形勢,印刷企業發展面臨著是繼續上規模、走薄利多銷之路,還是走網絡化發展之路更便捷地為社會提供服務的選擇7面臨著是走成本領先戰略之路,還是走差異化的經營戰略之路的選擇7職業經理人對形勢的判斷與把握,就此向董事會提供的建議對股東們最終作抉擇顯得至關重要,因為牽涉到企業長遠決策的投資金額相對較大,跨出關鍵性的一步以后,一定程度上就是一條不歸路,要么成功,要么失敗,事關重大。據說,大日本印刷株式會社對中國印刷業投資的方向十分明確,只選擇非傳統印刷項目,因為傳統印刷面臨一系列挑戰,風險巨大。香港中華商務公司等選擇走網絡化發展之路,其戰略同樣十分清晰,他們在中國的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三大經濟圈建立起上規模的工廠,形成互補優勢,把一些有時問要求、有一定發行量的周期性刊物競爭到手,集團所屬企業按區域分印。當然也有企業選擇進一步做大規模。這些選擇的正確與否有待時間做進一步的檢驗,但俗話說春江水暖鴨先知,在一線的職業經理人對市場的感覺與判斷顯然早于遠離市場的其他人,也有別于單純憑借數據做分析、發表高見的學者。
上世紀70年代末文化大革命結束以后,為撥亂反正,國內掀起過一場聲勢浩大的真理標準討論,最終形成一致意見:實踐出真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惟一標準。目前,圍繞職業經理人選擇渠道的討論,無論如何也脫不出真理標準的巢臼,經理人的真知灼見只能來源于復雜的社會實踐,來源于經驗積累。書本知識是幫助人認識社會的基石,是向上攀登的臺階,決不可能取代實踐。當然,迄今為止也尚無人否定實踐對培養職業經理人的作用。
印刷行業呼喚更多職業經理人的出現,印刷行業的發展也期待著更多優秀的職業經理人。(peter)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