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引進高仿真印制技術 專家稱不會造成大量贗品
2013-11-29 09:46 來源:新華網 責編:陳莎莎
- 摘要:
- 記者日前從遼寧省新聞出版廣電局獲悉,遼寧高仿真印制技術正式走向市場,并成功仿制大量宋代、明代、清代的珍貴文物。專家稱該技術對搶救破損文物具有重要意義,并且容易鑒別,不會造成大量高仿真贗品進入書畫和拍賣市場。
【CPP114】訊:記者日前從遼寧省新聞出版廣電局獲悉,遼寧高仿真印制技術正式走向市場,并成功仿制大量宋代、明代、清代的珍貴文物。專家稱該技術對搶救破損文物具有重要意義,并且容易鑒別,不會造成大量高仿真贗品進入書畫和拍賣市場。
遼寧省印刷技術研究所所長鄭建軍介紹,高仿真復制就是使用高科技手段,通過高精度數據采集、嚴格的色彩校正,在與原作相近的材料上進行噴印的過程。復制出的作品與原作95%接近。
鄭建軍說,遼寧省印刷技術研究所于2012年初開始對高檔數字化高仿真印制技術進行調研,已經成功地仿制了大量高技術含量、可以假亂真的藝術復制品,包括宋代、明代、清代的珍貴文物,對搶救破損文物有重大突破。
對于高仿真印制技術的使用,有些人也產生質疑。鄭建軍說,現在文物市場假貨泛濫,有些拍賣機構甚至用高仿真復制品充當真品進行拍賣。高仿真藝術品與社會上的贗品有著本質區別。所有高仿真藝術品在復制前都需經過作者本人或作品所有人同意,并簽署復制協議,復制協議具備法律意義,每一幅復制品都蓋有“遼寧省印刷技術研究所高仿真藝術品制作中心”復制印章,每幅產品都有編號并記錄在案,絕對保證原作品的版權安全。
據介紹,遼寧是文物資源大省,省市各級博物館(院)、檔案館(室)、資料館(室)、藝術展覽館等現存大量珍貴的藝術品、圖書等絹本、紙本的資料,歷史遺存的歷代書畫、唐卡、壁畫、碑刻拓片等,由于年代太久和珍藏條件有限,很多文物已破損到無法展示、觸摸的程度,文物作品不能展示是民族文化傳播、傳世的重大損失。
鄭建軍說,遼寧引進高檔數字化高仿真印制技術后,上述問題可以迎刃而解。高仿真藝術品可以讓人們欣賞到書畫珍品,甚至可作為博物館的陳列品,以保護真品免遭破壞,或補救真品之遺缺。
“雖然高仿真作品上面也保留了古畫原作上面因為年代久遠造成的水英裂紋、霉斑等,但是因為目的是為了讓觀眾欣賞到原作的本來面貌,所以高仿真作品往往比古代原作更加完整,色彩也更接近剛剛創作出來的樣子,也不去刻意模仿原作的殘破,因為我們并不是要把高仿真作品做得與原作任何地方都一模一樣。”鄭建軍說。
鄭建軍表示,通過高仿真印制技術仿制文物、藝術精品,不但可以挽救性地復制博物館、檔案館、圖書館等珍貴書畫資料,從中節省大量收購、采編、手工繪制等經費,還能通過復制原作品滿足作品的展示、交流和個人收藏等需求。
沈陽故宮博物院研究員李理告訴記者,只要是印刷出來的,跟原作用筆畫出來的還是有區別,能辨認的。有的高仿真作品在放大鏡下就可看出細微差別,有的通過專家鑒定或者利用儀器的測試,就可以測出真偽。現代制作的贗品再做舊也能識別,因為做舊的紙、絹畢竟不是古代的,而且古代的墨保存至今的也極少。數碼印刷機是用油墨印制高仿真藝術品,如果拿原作來對比,很容易就能辨別,因此不用過分擔心有人會利用這種高科技手段造假。
遼寧省印刷技術研究所所長鄭建軍介紹,高仿真復制就是使用高科技手段,通過高精度數據采集、嚴格的色彩校正,在與原作相近的材料上進行噴印的過程。復制出的作品與原作95%接近。
鄭建軍說,遼寧省印刷技術研究所于2012年初開始對高檔數字化高仿真印制技術進行調研,已經成功地仿制了大量高技術含量、可以假亂真的藝術復制品,包括宋代、明代、清代的珍貴文物,對搶救破損文物有重大突破。
對于高仿真印制技術的使用,有些人也產生質疑。鄭建軍說,現在文物市場假貨泛濫,有些拍賣機構甚至用高仿真復制品充當真品進行拍賣。高仿真藝術品與社會上的贗品有著本質區別。所有高仿真藝術品在復制前都需經過作者本人或作品所有人同意,并簽署復制協議,復制協議具備法律意義,每一幅復制品都蓋有“遼寧省印刷技術研究所高仿真藝術品制作中心”復制印章,每幅產品都有編號并記錄在案,絕對保證原作品的版權安全。
據介紹,遼寧是文物資源大省,省市各級博物館(院)、檔案館(室)、資料館(室)、藝術展覽館等現存大量珍貴的藝術品、圖書等絹本、紙本的資料,歷史遺存的歷代書畫、唐卡、壁畫、碑刻拓片等,由于年代太久和珍藏條件有限,很多文物已破損到無法展示、觸摸的程度,文物作品不能展示是民族文化傳播、傳世的重大損失。
鄭建軍說,遼寧引進高檔數字化高仿真印制技術后,上述問題可以迎刃而解。高仿真藝術品可以讓人們欣賞到書畫珍品,甚至可作為博物館的陳列品,以保護真品免遭破壞,或補救真品之遺缺。
“雖然高仿真作品上面也保留了古畫原作上面因為年代久遠造成的水英裂紋、霉斑等,但是因為目的是為了讓觀眾欣賞到原作的本來面貌,所以高仿真作品往往比古代原作更加完整,色彩也更接近剛剛創作出來的樣子,也不去刻意模仿原作的殘破,因為我們并不是要把高仿真作品做得與原作任何地方都一模一樣。”鄭建軍說。
鄭建軍表示,通過高仿真印制技術仿制文物、藝術精品,不但可以挽救性地復制博物館、檔案館、圖書館等珍貴書畫資料,從中節省大量收購、采編、手工繪制等經費,還能通過復制原作品滿足作品的展示、交流和個人收藏等需求。
沈陽故宮博物院研究員李理告訴記者,只要是印刷出來的,跟原作用筆畫出來的還是有區別,能辨認的。有的高仿真作品在放大鏡下就可看出細微差別,有的通過專家鑒定或者利用儀器的測試,就可以測出真偽。現代制作的贗品再做舊也能識別,因為做舊的紙、絹畢竟不是古代的,而且古代的墨保存至今的也極少。數碼印刷機是用油墨印制高仿真藝術品,如果拿原作來對比,很容易就能辨別,因此不用過分擔心有人會利用這種高科技手段造假。
- 相關新聞:
- ·仿真印制技術走向市場 破損珍貴文物可“復活” 2013.11.25
- ·印刷技術在出版物鑒定中的應用 2013.08.14
- ·中國福利彩票即開票 回溯印制發展歷程 2013.07.01
- ·????????????????????? 2013.02.04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