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火熱概念下,“市溫”幾度?
2014-04-01 09:08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責編:劉曉燕
- 摘要:
- 國內3D打印市場似乎形勢一片大好,但叫好聲的背后,國內3D打印企業的投融資情況卻略顯寂靜,這與國際市場上3D打印企業并購熱潮形成了鮮明對比。
從打印設備到產品應用:脫節的產業鏈?
盡管之前的工業級設備主要面向國內市場,但太爾時代在轉型做桌面級設備后,卻決定主攻海外市場。
“當時我們的設備定價2890美金,國內沒有這個消費能力。而對于海外市場來講,很多家庭可以接受。”郭戈認為,海外市場當時的容量遠遠大于國內市場。“海外市場是更大的市場,如果在國內能做一個億,在海外一定更能做五個億、十個億。”
2014年1月9日,太爾時代宣布完成引入美國都福集團(紐交所代碼:DOV)的全資子公司都福(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的戰略投資,這也意味著太爾時代準備進一步擴張全球3D打印市場。郭戈介紹說,借助都福集團的跨國公司背景,太爾時代也將逐步走向全球化,在全球市場上積極參與競爭。
選擇海外市場作為主戰場并不只是太爾時代一家公司的做法,銘展網絡和閃鑄科技也有相似的市場布局。閃鑄科技市場部經理陳錚錚認為,除價格因素外,市場環境的成熟度是市場戰略考慮的重中之重。她介紹說,3D打印技術是從海外起步,海外市場對這一技術的認知程度更高,并且海外市場的消費者的需求更加成熟,市場推廣難度比國內小很多。
隨著國內桌面級3D打印技術的不斷發展和用戶認知程度的提升,國內市場環境在不斷改善,市場發展情況也一步步改善。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國內的“桌面級”3D打印機的主要用戶卻依舊是各制造企業和科研機構,“創客”等純粹的個人愛好者在用戶群體中所占份額與國外相差甚遠。
郭戈認為,除上述生活消費水平的差異外,這與DIY的社會環境影響也密不可分。“相對于西方國家來說,中國缺乏自己動手,DIY創作的傳統。無論是意愿還是客觀條件,都會差很多。”
此外,國內的知識產權保護環境對“創客”環境培育的影響也非常大。“比如說三維設計模型的共享,能夠做的只有一部分有能力的工程師和DIY愛好者,他們做好模型放在網上共享以后,想要的人可能就直接下載了,不會想著要自己設計一個更符合自己需要的模型。”郭戈說。
- 相關新聞:
- ·3D打印住宅“Canal House”在阿姆斯特丹動工 2014.04.01
- ·中央財政安排專項資金支持發展綠色印刷 2014.04.01
- ·3D打印已經被公眾認可成一項主流技術 2014.03.31
- ·3D打印滿足了消費者“私人定制”需求 2014.03.31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