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延林:用納米材料打印精彩世界
2014-04-09 10:17 來源:科技日報 責編:劉曉燕
- 摘要:
- “不管是一張紙,還是一塊塑料膜,我在上面打印出一條線,它就能導電;還有這只漂亮的蝴蝶,它的色彩不是靠色素而是靠納米結構產生的,我們可以把它打印出來……”說起納米技術將給印刷產業帶來的巨大影響,宋延林滔滔不絕。
他的設想,是用納米材料的創新產生“變革性”技術,即將印刷表面進行納米結構處理,使其形成圖文區與非圖文區清晰的界面,即圖文區超親油(疏水),非圖文區超親水(疏油)。
這其中最核心的技術問題是通過對材料表面能的控制,解決圖文和非圖文區的反差和耐磨性問題,其中的關鍵則是如何控制液滴在固體表面的擴散和轉移。
液滴在固體表面干燥的過程容易形成咖啡環,影響印刷質量,這個困擾學界和工業界的“咖啡環效應”多年未被攻克。因而,當宋延林提出解決設想時,沒有幾個人看好這一研究。不少專家肯定了這個方向的環保優勢,但認為要實現圖文區和空白區的巨大反差非常困難,將來只能打印一些比較低端的產品。
宋延林沒有退縮。他深知要做真正的創新必須有敢為人先的勇氣,要開辟一條全新的技術路線必須首先解決基礎科學問題。“幸運的是,我得到了杰出青年基金的資助,對基礎科學問題進行了系統透徹的研究。”宋延林說。
他成功了。“你看,我們可以做到由納米顆粒組成的墨滴形成非常均勻的點,并能讓一個墨滴是由一個、兩個到幾個數目可控的納米顆粒形成;在此基礎上,我們還能做到讓納米顆粒像糖葫蘆一樣串成一條直線,而之前兩個液滴融合后常常會形成一個更大的液滴。”指著PPT上的一張張圖片,宋延林顯得非常自信,“納米尺度點、線、面形成控制等基礎問題的解決,突破了傳統印刷技術精度的極限,可以自豪地說,這是目前能看到的最好的結果了。”基于基礎科學問題的突破,2009年,宋延林團隊研發的納米綠色制版技術的中試線順利建成,并已成功推向市場。在此基礎上,他帶領團隊將納米材料應用于綠色油墨、綠色鋁板基生產等領域,形成了完整的綠色印刷產業鏈技術。“4年前我給你看的只是綠色制版這一個環節,現在我們已經可以利用納米材料實現整個印刷產業鏈的綠色化,極大減少了污染物的排放。”
這還遠不是他的最終目標。宋延林在多個場合用到的PPT中有這樣一張照片,那是美國《時代周刊》的一個封面:一只巨大的iPhone手機背后是濃煙滾滾的煙囪和無數的工人。
“這暗示中國的經濟發展一是犧牲環境、嚴重污染;二是靠廉價勞動力。這就是中國給世界的印象,是時候做出改變了!事實證明,我們可以通過技術創新拿出領先、環保的綠色解決方案。”他說,正是在不斷和產業接觸的過程讓他深刻認識到,利用科技進步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不是一句空話,而是落在每個科研人員肩上的責任。
因此,他又提出綠色印刷制造的概念。“我們要以核心的納米材料技術為支撐,力求通過印刷方式,解決印染、建材等多個行業的污染問題。”他透露,下一步將突破紙張印刷的范疇,把納米綠色印刷技術延伸到電子、建材、印染等行業,通過納米材料的創新和應用,解決上述行業的環境污染和高能耗問題,同時降低生產成本,形成一個“納米材料綠色印刷技術產業集群”。
而印刷光子概念的提出則讓宋延林的觸角進入另一個新興行業,并與寶潔、三星等知名公司開展合作。“比如在智能包裝方面,化妝品的包裝可以指示消費者根據溫度、濕度的差異使用不同的產品,而納米光子材料可以用于高靈敏醫療檢測產品和高性能顯示器的開發。”
“也許將來手機、電腦、電視屏幕都可以打印出來,卷起來就能帶走。”他堅信中國人一定能做出最領先的學術成果,也能提供最好的產品。
“我們用技術優勢彌補了商業上的不足,現在我們的產品已經擊穿了競爭對手的成本價,再也不用因為對手降價就心慌。”宋延林堅定地說,事實上不管是做科研還是產業化他一直都“如履薄冰,必須膽大心細”。但不管如何艱辛,他都會在創新之路上堅定地跋涉前行。
- 相關新聞:
- ·納米科技:讓印刷邁向“綠色制造” 2014.02.28
- ·北京納米電子材料檢測中心落戶懷柔 2014.02.17
- ·周郁:納米印刷就像蓋房子 2013.12.24
- ·宋延林:納米印刷將改變印刷業原本發展方式 2013.12.17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