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裝上的化學品危害食品?專家:夸大其詞
2014-05-05 09:53 來源:廣州日報 責編:周艷平
- 摘要:
- 還記得雙酚A嗎?“嬰幼兒奶瓶含雙酚A可能誘發早熟”事件已經過去快三年了,奶瓶安全的國家標準依然遙遙無期。近日,由中國玩具和嬰童用品協會編制的《嬰幼兒奶瓶安全要求》企業聯盟標準終于發布,填補了我國奶瓶產品國家和行業安全標準的空白。
【CPP114】訊:還記得雙酚A嗎?“嬰幼兒奶瓶含雙酚A可能誘發早熟”事件已經過去快三年了,奶瓶安全的國家標準依然遙遙無期。近日,由中國玩具和嬰童用品協會編制的《嬰幼兒奶瓶安全要求》企業聯盟標準終于發布,填補了我國奶瓶產品國家和行業安全標準的空白。
日前,美國科學家喬·阿德通吉在《流行病學和公共衛生》雜志上發表論文稱,食品包裝、儲存和處理過程中所使用的化學品可能會對人類的健康產生長期危害。
包裝上的化學品危害食品?
阿德通吉表示,很多有潛在危險的化學品都是在食品接觸材料中被發現的,其中包括罐頭的內側涂層、折疊紙箱的覆膜以及玻璃瓶的密封蓋等。有少量的化學成分會通過這些材料滲透到食品上。而隨著溫度的升高、食品儲存時間的延長以及某種類型的包裝材料的采用,化學品的擴散速度會更快。
據阿德通吉介紹,目前已在食品包裝材料上發現了4000多種化學品。比如石棉在美國可以作為間接食品添加劑被使用在橡膠中,而致癌物質甲醛則被廣泛地應用于PET塑料瓶中,只不過含量較低而已。而PET塑料瓶則是碳酸飲料最常用的包裝材料。此外,甲醛還可以通過用三聚氰胺甲醛制成的餐具滲透到食品上。
有專家認為是夸大其詞
也有專家并不同意阿德通吉的觀點,阿德萊德大學藥理學家伊恩·馬斯格雷夫認為,阿德通吉的論文夸大了食品包裝中甲醛的危害性。他表示:“很多食物含天然甲醛,分解100克蘋果中的甲醛需要至少20公升聚酯瓶裝罐的礦物質水,照此說來,新鮮蔬果也應注明‘可能致癌’。”“我們不可輕視有害包裝材料對食物的潛在污染,但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這篇論文沒有關注生理學及其他健康危害,而是一味強調甲醛微量滲透的危害性,很容易引起人們不必要的擔心!
低劑量化學劑研究不夠深入
墨爾本大學的名譽教授伊恩·雷伊表示,雖然化學品的危害早已被人們所熟知,但人們對低劑量化學品長期危害的研究還不太深入。但很多廠商已經感受到了來自市場和消費者的壓力。比如含雙酚A的嬰幼兒奶瓶已經不能銷售,而增塑劑鄰苯二甲酸鹽也已經從很多食品的包裝中消失。
雙酚A也好,塑化劑也罷,都是由食品包裝引起的。迄今,塑化劑來源和危害依然說不清道不明。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表示,食品中的塑化劑來源比較復雜,而且這種物質本身具有易遷移的特性,經過他們多輪調查、排查和深入分析,主要來源于兩個方面,一是接觸食品的塑料容器、管道、包裝材料和密封材料遷移入食品。第二是環境中的塑化劑對食品的影響,比如土壤、水中存在的塑化劑也可能進入食品鏈來影響食品。
至于塑化劑的危害,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給出的答案是,塑化劑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取決于攝入量大小和攝入時間的長短。國際上的動物實驗表明,長期大劑量攝入塑化劑具有內分泌干擾作用和生殖毒性,但是目前還沒有人體受危害的臨床病例。從確保人體健康的角度出發,根據國際權威衛生健康評估機構的研究結果,成人終身每天攝入DEHP不超過3.0毫克、攝入DBP不超過0.6毫克,不會造成健康危害。
日前,美國科學家喬·阿德通吉在《流行病學和公共衛生》雜志上發表論文稱,食品包裝、儲存和處理過程中所使用的化學品可能會對人類的健康產生長期危害。
包裝上的化學品危害食品?
阿德通吉表示,很多有潛在危險的化學品都是在食品接觸材料中被發現的,其中包括罐頭的內側涂層、折疊紙箱的覆膜以及玻璃瓶的密封蓋等。有少量的化學成分會通過這些材料滲透到食品上。而隨著溫度的升高、食品儲存時間的延長以及某種類型的包裝材料的采用,化學品的擴散速度會更快。
據阿德通吉介紹,目前已在食品包裝材料上發現了4000多種化學品。比如石棉在美國可以作為間接食品添加劑被使用在橡膠中,而致癌物質甲醛則被廣泛地應用于PET塑料瓶中,只不過含量較低而已。而PET塑料瓶則是碳酸飲料最常用的包裝材料。此外,甲醛還可以通過用三聚氰胺甲醛制成的餐具滲透到食品上。
有專家認為是夸大其詞
也有專家并不同意阿德通吉的觀點,阿德萊德大學藥理學家伊恩·馬斯格雷夫認為,阿德通吉的論文夸大了食品包裝中甲醛的危害性。他表示:“很多食物含天然甲醛,分解100克蘋果中的甲醛需要至少20公升聚酯瓶裝罐的礦物質水,照此說來,新鮮蔬果也應注明‘可能致癌’。”“我們不可輕視有害包裝材料對食物的潛在污染,但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這篇論文沒有關注生理學及其他健康危害,而是一味強調甲醛微量滲透的危害性,很容易引起人們不必要的擔心!
低劑量化學劑研究不夠深入
墨爾本大學的名譽教授伊恩·雷伊表示,雖然化學品的危害早已被人們所熟知,但人們對低劑量化學品長期危害的研究還不太深入。但很多廠商已經感受到了來自市場和消費者的壓力。比如含雙酚A的嬰幼兒奶瓶已經不能銷售,而增塑劑鄰苯二甲酸鹽也已經從很多食品的包裝中消失。
雙酚A也好,塑化劑也罷,都是由食品包裝引起的。迄今,塑化劑來源和危害依然說不清道不明。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表示,食品中的塑化劑來源比較復雜,而且這種物質本身具有易遷移的特性,經過他們多輪調查、排查和深入分析,主要來源于兩個方面,一是接觸食品的塑料容器、管道、包裝材料和密封材料遷移入食品。第二是環境中的塑化劑對食品的影響,比如土壤、水中存在的塑化劑也可能進入食品鏈來影響食品。
至于塑化劑的危害,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給出的答案是,塑化劑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取決于攝入量大小和攝入時間的長短。國際上的動物實驗表明,長期大劑量攝入塑化劑具有內分泌干擾作用和生殖毒性,但是目前還沒有人體受危害的臨床病例。從確保人體健康的角度出發,根據國際權威衛生健康評估機構的研究結果,成人終身每天攝入DEHP不超過3.0毫克、攝入DBP不超過0.6毫克,不會造成健康危害。
- 相關新聞:
- ·全球包裝業發展迅猛 預計2016年增長將達到8200億美元 2014.05.05
- ·創意包裝行業發展 耐用性仍是考慮重點 2014.05.05
- ·我國包裝印刷行業發展應著力破解四大難題 2014.05.05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