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文件尚不能取代傳統膠片
2014-09-10 11:39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網 張克軍 責編:嚴影
- 摘要:
- 不同軟件處理同一文件的結果可能不同。在實際操作中,排版公司和印刷廠采用的文件處理軟件、打樣軟件很難統一,這就導致了印刷廠處理完畢的文件在內容上難以和出版社提供的清樣保持一致,從這點考慮,印刷廠也需要打樣書讓出版社重新簽樣。
【CPP114】訊:回顧以往,膠片傳版的優勢在于膠片的內容不會發生改變。采用膠片傳版的工藝,出版社只需提供給印刷企業膠片和簽字紙樣即可,膠片和紙樣是經過確認的。因此,印刷企業只需按照膠片直接印刷即可,不用擔心內容問題。
然而,近年來隨著激光照排設備的停產,CTP制版和數碼印刷技術成為印刷廠技術發展的主流,膠片制版印刷在印刷廠已屬于面臨淘汰的工藝,因此,出版社不得不直接給印刷廠傳遞電子文件,主要是PDF格式的文件。
理論上相比傳統膠片傳版,CTP制版或是數碼印刷的生產工藝更高效。但是,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印刷廠一般會將電子文件先出樣書,再將樣書送交出版社編輯人員進行確認,確認后才會進行印刷。此流程對于出版社來說等于多校了一遍樣書,增加了工作量;對于印刷廠來說,送交簽樣則浪費了至少1~2天的印刷時間。可以想象,這樣的生產流程對于未來出版社實現按需出版、按需印刷來說基本上就是一句空話。究其原因,是以下三個因素使然。
電子文件管理不規范。例如,排版公司在圖書排版的過程中,為了便于修改,往往將不同校次的文件全部留存,不同校次文件的管理全憑操作人員的記憶,完全沒有流程系統的干預。這些問題極易造成排版公司提交給出版社的電子文件和清樣不匹配,最終導致印刷環節存在質量風險。
現行的審校流程存在風險。排版公司提交給出版社的一校稿,編輯人員會將修改意見標注在清樣上,然后傳回排版公司修改。排版公司修改完畢后再重新打印清樣送交編輯人員審校,此時,編輯人員一般只會看要求改動的部分,如果排版人員誤改,出現黑改紅等問題,編輯人員一旦漏看,最后印刷時是很難發現問題的。
不同軟件處理同一文件的結果可能不同。在實際操作中,排版公司和印刷廠采用的文件處理軟件、打樣軟件很難統一,這就導致了印刷廠處理完畢的文件在內容上難以和出版社提供的清樣保持一致,從這點考慮,印刷廠也需要打樣書讓出版社重新簽樣。(張克軍 作者單位:北京北大方正電子有限公司)
- 相關新聞:
- ·數碼沖印:膠卷時代將成追憶 2014.06.06
- ·今朝印刷制造企業成功轉型還看綠色富士膠片 2013.12.13
- ·富士膠片出席2012上海外資研發中心論壇 2012.11.19
- ·富士膠片:"綠"公司的責任觀 2012.11.19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