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揚:中國經濟面臨六大挑戰
2014-12-09 17:00 來源:中國證券報 責編:顧穎瑩
- 摘要:
- 無論國際還是國內,新常態概念意味著新挑戰。新常態下,中國經濟將面臨哪些新挑戰?中國應如何應對這些挑戰?
【CPP114】訊:無論國際還是國內,新常態概念意味著新挑戰。新常態下,中國經濟將面臨哪些新挑戰?中國應如何應對這些挑戰?
李揚(中國社科院副院長):第一個挑戰是投資問題。中國經濟發展無論如何繞不過投資。經濟增長速度的變化,主要取決于投資。但投資又帶來了產能過剩、增長水分等很多問題,所以出現了“投資-增長-過剩”的悖論,在新常態下需要進一步解決好這個悖論。解決這一問題,需要用改革的方式,對投資進行一些新的處理。
具體來說,就是要解決好投什么、如何投、誰來投三個問題。投什么是要偏向消費生態,如何投是要減少負債、增加股本,誰來投是要民間資本來投。對投資進行處理,一要做好激勵機制問題,現行GDP的考核很難對政府、企業起到激勵作用。二要做好基礎設施投資的商業可持續性問題。解決這一問題,需要調整經濟結構、調整統計方法和計價方式,讓這些過剩的產能可以到有大量需求的領域中去。
第二個挑戰是債務率上升和杠桿率飆升。這次全球經濟危機是因為發達經濟體杠桿率上升、債務上升導致的債務危機。在危機發生時,我國的杠桿率和負債率都不算高,但這幾年都飆升了。我國的實體經濟總負債杠桿率的占比目前還不高,但是企業的負債非常高,實際上與國際比較都是這樣。
第三個挑戰是城鎮化問題。原來城鎮化是開發計劃,買地、賣地、招商,現在需要從城鄉一體化的角度重新看城鎮化,要從土地市場一體化的角度看城鎮化。城市化是為了提高效率,城鎮化的社會含義意味著公共服務均等化。
第四個挑戰是房地產市常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決議從體制上削弱了房地產價格上漲的經濟社會基礎。另外,城鎮化戰略的轉型,終止了住房市場發展的傳統動力。未來城鎮化將不再主要體現為開發區化的城市規模擴張,所謂10-20年的剛性需求是否還存在,需要認真研究。我們可以看到,當城鄉土地一體化時,房價上不去了。再加上房地產市場供應量絕對大于需求量,居民的購房意愿急劇下降。
中國房地產市場將經歷一個五年時間的中期調整。在這一過程中,金融問題會產生,但金融問題還不會對經濟造成巨大沖擊,原因在于:一是現在房地產市場價格下跌,但還沒有造成負資產。如果造成負資產就會出現恐慌性拋售現象;二是金融機構還沒有出現大面積虧損;三是中國居民借錢比較少。對房地產市場的短期調控,我不主張采取措施,建議把過去的措施取消掉。因為過去的措施太多,多到我們無法看到房地產市場應該是什么樣的。但要采取長期措施,因為中國房地產市場發展十幾來年來沒有頂層設計,因此,對于一些根本性問題沒有回答。
第五個挑戰是地方政府債務問題。地方政府債務可能長期化,中國地方政府債務總體可控,理由有三點:一是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債務規模占GDP的比重仍控制在40%以內,處于國際通行的60%債務率控制標準范圍內,但是如果不加以處置,長此以往就會成為大問題;二是中國整體的資產負債表仍然健康,我們可在不對經濟健康造成較大損失和對經濟增長速度造成較大不利沖擊的條件下處理地方政府債務,單一制的政體,使得我們也有此能力;三是中國可供選擇的去杠桿空間仍然很大,包括政府資產的轉賣、債轉股,長、短期債務重組轉換,拉長負債久期,降低期限錯配風險等。以上使得地方政府債務總體可控,其實也是解決地方政府債務問題的方案。
第六個挑戰是金融問題。量寬、價高是金融的主要問題。量寬是中國的流動性過剩,但利率很高,這是現在最主要的問題。這一問題經常發生并且長期持續,導致我國金融結構中存在種種障礙。理論上說,這一現象阻礙了貨幣向信用的轉移,貨幣向信用轉移過程中,每轉移一步就加一下價,最后到實體經濟手中便貴了。
李揚(中國社科院副院長):第一個挑戰是投資問題。中國經濟發展無論如何繞不過投資。經濟增長速度的變化,主要取決于投資。但投資又帶來了產能過剩、增長水分等很多問題,所以出現了“投資-增長-過剩”的悖論,在新常態下需要進一步解決好這個悖論。解決這一問題,需要用改革的方式,對投資進行一些新的處理。
具體來說,就是要解決好投什么、如何投、誰來投三個問題。投什么是要偏向消費生態,如何投是要減少負債、增加股本,誰來投是要民間資本來投。對投資進行處理,一要做好激勵機制問題,現行GDP的考核很難對政府、企業起到激勵作用。二要做好基礎設施投資的商業可持續性問題。解決這一問題,需要調整經濟結構、調整統計方法和計價方式,讓這些過剩的產能可以到有大量需求的領域中去。
第二個挑戰是債務率上升和杠桿率飆升。這次全球經濟危機是因為發達經濟體杠桿率上升、債務上升導致的債務危機。在危機發生時,我國的杠桿率和負債率都不算高,但這幾年都飆升了。我國的實體經濟總負債杠桿率的占比目前還不高,但是企業的負債非常高,實際上與國際比較都是這樣。
第三個挑戰是城鎮化問題。原來城鎮化是開發計劃,買地、賣地、招商,現在需要從城鄉一體化的角度重新看城鎮化,要從土地市場一體化的角度看城鎮化。城市化是為了提高效率,城鎮化的社會含義意味著公共服務均等化。
第四個挑戰是房地產市常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決議從體制上削弱了房地產價格上漲的經濟社會基礎。另外,城鎮化戰略的轉型,終止了住房市場發展的傳統動力。未來城鎮化將不再主要體現為開發區化的城市規模擴張,所謂10-20年的剛性需求是否還存在,需要認真研究。我們可以看到,當城鄉土地一體化時,房價上不去了。再加上房地產市場供應量絕對大于需求量,居民的購房意愿急劇下降。
中國房地產市場將經歷一個五年時間的中期調整。在這一過程中,金融問題會產生,但金融問題還不會對經濟造成巨大沖擊,原因在于:一是現在房地產市場價格下跌,但還沒有造成負資產。如果造成負資產就會出現恐慌性拋售現象;二是金融機構還沒有出現大面積虧損;三是中國居民借錢比較少。對房地產市場的短期調控,我不主張采取措施,建議把過去的措施取消掉。因為過去的措施太多,多到我們無法看到房地產市場應該是什么樣的。但要采取長期措施,因為中國房地產市場發展十幾來年來沒有頂層設計,因此,對于一些根本性問題沒有回答。
第五個挑戰是地方政府債務問題。地方政府債務可能長期化,中國地方政府債務總體可控,理由有三點:一是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債務規模占GDP的比重仍控制在40%以內,處于國際通行的60%債務率控制標準范圍內,但是如果不加以處置,長此以往就會成為大問題;二是中國整體的資產負債表仍然健康,我們可在不對經濟健康造成較大損失和對經濟增長速度造成較大不利沖擊的條件下處理地方政府債務,單一制的政體,使得我們也有此能力;三是中國可供選擇的去杠桿空間仍然很大,包括政府資產的轉賣、債轉股,長、短期債務重組轉換,拉長負債久期,降低期限錯配風險等。以上使得地方政府債務總體可控,其實也是解決地方政府債務問題的方案。
第六個挑戰是金融問題。量寬、價高是金融的主要問題。量寬是中國的流動性過剩,但利率很高,這是現在最主要的問題。這一問題經常發生并且長期持續,導致我國金融結構中存在種種障礙。理論上說,這一現象阻礙了貨幣向信用的轉移,貨幣向信用轉移過程中,每轉移一步就加一下價,最后到實體經濟手中便貴了。
- 相關新聞:
- ·中國出版集團全力推進品牌經營戰略 2014.12.08
- ·融資成本居高難下是中國經濟定時炸彈 2014.12.03
- ·中國經濟新常態:解讀中國包裝業面臨的困境 2014.12.03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