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豐“零起印”:賠本賺吆喝還是另有玄機
2014-12-12 09:24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網 責編:周艷平
- 摘要:
- 數字變革當道,書刊印刷企業都在尋求轉型突破之道。壓力化為動力,業內涌現出眾多勇于創新的先鋒——或通過商業模式轉型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或借助互聯網、大數據打開市場局面,或推行精益生產管理模式修煉內功,或將碎片化市場需求集合進行合版印刷探索……
近日,北京易豐印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推出了“零起印”活動。總經理羅非稱,借助其歷時3年多開發的智能生產管理系統,易豐股份采用傳統膠印生產工藝可實現書刊印刷“零起印”,并保證隔天交貨。易豐股份取消起印量后的價格不僅比數字印刷低,甚至低于傳統印刷。
此番易豐股份在起印量上的突破確實戳中了書刊印刷業的痛點。長期以來,出版社希望以更低的起印量來試探市場反饋,而大型復制工業的特點就是通過龐大的產量來攤薄成本,起印量成為夾在二者之間難以平衡的矛盾點。如若易豐股份確能實現傳統印刷“零起印”,將意味著滿足個性化定制等短版印刷需求將不再是數字印刷的專利。
然而消息一出,業界眾說紛紜,有贊許之聲,也不乏質疑之聲。“零起印”概念提出的初衷是什么?是賠本賺吆喝還是另有玄機?甚至有人聯想到易豐股份在今年1月登陸“新三板”。此舉是其一時炒作還是可持續發展的市場戰略?為了撥開如上疑云,《中國新聞出版報》記者采訪了相關人士。
疑問
技術核心是什么?質量如何?利潤點在哪里?可持續發展嗎?
四大焦點問題
記者第一時間連線了中國印刷及設備器材工業協會書刊印刷委員會秘書長薛哲純。因為對具體情況不甚了解,她對這一消息持保留態度。但她的第一反應是:“太好了,這對于書刊傳統印刷企業來說是個好消息。”但薛哲純認為,這種利好是有前提的,必須回答好3個問題——利潤點在哪里?低價后的產品質量如何?可持續發展嗎?“回答好如上問題,我認為才值得其他企業借鑒。”除此之外,業界對易豐股份實現“零起印”的技術核心是什么也頗為關注。
作為2014年印刷行業涉足資本市場的一匹黑馬,易豐股份從1995年始創到2014年1月成功登陸“新三板”,有著近20年浸潤印刷業的經驗。憑借其在電子商務以及資本運作方面的探索,羅非在業內眾多重大活動中被邀請作為演講嘉賓,因其創新之舉被譽為業內的一個“異類”。上次見到羅非是在9月底,彼時他告訴記者,數字印刷與傳統印刷的臨界點已經可以做到1500冊了。時隔2個月,易豐股份的起印量已從1500冊降到了零?
帶著各種疑問,記者再訪羅非。采訪中,他一再強調,“零起印”概念的提出并非一時興起,更非炒作,而是經過仔細的市場調研和企業內部成本核算后的結果。目的是解決長期存在于出版行業中大印量、大庫存、大報廢三大問題。采訪中,他向記者展示了易豐股份調研中的一組組數據。“經過仔細核算,我們的結論是——在易豐股份,當印量為350冊時,傳統印刷的成本與數字印刷成本基本持平;高于350冊時,傳統的價格就低于數碼;到1000冊時,傳統比數碼低2000——3500元。”
對于是否贏利的問題,羅非坦言,就某一單印刷活件而言,易豐股份并不一定是贏利的,這與企業做任何活件一樣,有收益、有虧損,但就整體而言,“我們肯定是賺錢的”。核心“秘密武器”就在于其自主開發的著力于精益管理的智能生產管理系統。羅非介紹,他們研發這套系統歷時3年多時間。然而也有人質疑,僅憑一套管理系統就能讓傳統生產工藝發生從不可為之到贏利的質的改變嗎?
對此,羅非進一步解釋說:“最簡單的理解是,我們是在掙上版費,把一本印量1萬冊的書拆成100本100冊印量的書來印,其中生產調度管理的難度增加了不止100倍,這時就發揮了易豐智能生產管理系統的優勢。其實真正為我們帶來利潤的不是什么出奇的設備,而是以精益思想為核心的智能系統。”
關于低價后產品質量問題,羅非則更覺得無需多慮。“易豐10年前就通過了ISO9000認證,服務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美國強生等大型中外企業超過15年以上,如果沒有質量體系作保證,一切根本無從談起!”
- 相關新聞:
- ·潘曉東:印企需大膽創新謹慎操作 2014.12.11
- ·看小型印刷企業的背后支撐——小膠印 2005.12.10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