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產量下降,紙箱商何去何從?
2015-01-30 10:09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責編:周艷平
- 摘要:
- 最新公布的行業數據顯示,2014年1~12月,中國啤酒行業累計產量4921.85萬千升,同比下降0.96%。其中,2014年下半年,連續6月單月產量同比持續下滑。對此,業內認為是由于“天氣比較異常”、“消費環境不景氣”。
【CPP114】訊:最新公布的行業數據顯示,2014年1~12月,中國啤酒行業累計產量4921.85萬千升,同比下降0.96%。其中,2014年下半年,連續6月單月產量同比持續下滑。對此,業內認為是由于“天氣比較異常”、“消費環境不景氣”。
1月27日,一家知名啤酒公司的高管也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消費環境變化主要是‘三公消費’被限制帶來的連帶效應,同時還由于食品安全要求提高讓原本粗放型市場質量提升,以及進口大麥價格上漲等帶來的成本上升,從而控制產量。”
產量雖下滑,但行業集中度越來越高。有數據顯示,2014年前三季度,行業TOP4占比達70%。上述高管分析,TOP5市場占比已近八成,也是“趨近臨界點”,因為靠過去并購、擴產的方式已難再續,而靠“練內功”。
2014年產量同比下降0.96%
2014年12月,國內啤酒產量未能擺脫下滑的頹勢。
日前,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啤酒專業委員會主辦的中國啤酒網發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12月,中國啤酒行業產量242.1萬千升,同比下降17.18%。這也是從7月以來,連續6月啤酒產量出現同比下滑。由此,國內啤酒產量10多年來首次出現下滑。該網站同日發布的數據還顯示,2014年1~12月,中國啤酒行業累計產量4921.85萬千升,同比下降0.96%。
記者梳理發現,自2005年以來,國內啤酒產量增速最低為2012年,同比增長0.06%,最高為2006年,增速為14.79%,2013年,國內啤酒產量完成5061.5萬千升,同比增長4.6%。
天氣異常、消費環境變化,是2014年啤酒產量下滑的主要原因。燕京啤酒(000729,SZ)2014年底曾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表示,對于行業來講,2014年啤酒產量下降的原因:一是天氣比較異常;二是受經濟大環境的影響,全國消費不景氣,特別是沿海地區。
實際上,國內啤酒產銷量十分趨近,終端消費直接影響啤酒產量。“啤酒銷售主要靠三個渠道支撐,除了餐飲和夜場娛樂,還包括終端賣場。”長期研究國內食品產業的精準營銷專家朱丹蓬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指出,2014年,因餐飲、夜場等渠道消費下滑,導致啤酒產量輕微下滑,下滑主要因消費環境變化的影響,天氣等因素的影響相對有限。
產銷量下降,是否還因國內人均消費量已逐漸趨于飽和的原因呢?
“目前我國人均啤酒消費量達34.2升/年,已經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約33升/年,國內啤酒消費量正趨于飽和。”中國酒業協會啤酒分會秘書長何勇去年也曾對外表示。
朱丹蓬則分析,未來10年國內啤酒人均消費量“不會有太大變化,因為人口老齡化抵消新增消費量等,它已達到消費量階段性的峰值,5年內變化不大。”
“人均消費量增長空間相對比較慢。”雖認同增長偏慢,但前述啤酒公司高管認為國內消費量還有較大空間,因為距離發達國家水平還有很大差距。
行業集中度越來越高
近年來,伴隨啤酒行業增速的提升,與幾大酒業巨頭通過并購、擴產等實現市場集中度提高不無關聯。如今,行業增速放緩,也與啤酒巨頭們這一增長模式難再繼息息相關。
前述高管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此前,幾大酒業巨頭主要通過并購、擴產來增長產量搶占市場,未來,這一模式難再延續,主要因適合收購的目標已不多。因此,在他看來,“國內5大巨頭的行業集中度,也將趨近臨界點。”
據悉,2013年,華潤雪花、青島啤酒、百威英博、燕京啤酒和嘉士伯等5大啤酒集團占全國總產量的75%。至于幾大酒企的銷量,華潤雪花仍然一馬當先。數據顯示,2013年,華潤雪花銷量1172.2萬噸,市場占有率為23.15%;青島啤酒產銷量為870萬噸,市場份額17.19%;百威英博產銷量為655.23萬噸,市場份額為14.1%。
強者恒強。2014年中,行業集中度繼續提升,特別是前4大啤酒巨頭。數據顯示,2014年前9個月,國內4家最大的啤酒生產商的市場份額總計達到70.6%,較2013年的64.6%大幅上升。
“未來啤酒業的份額格局將是8、1、1的現象:80%屬于5大巨頭;10%屬于進口啤酒,比如德國進口啤酒,罐裝啤酒增長很快;剩余10%是地方性啤酒的份額,這些地方啤酒企業會占據一定份額,但生存越來越難。”朱丹蓬認為,即使是top5,前三和四五名之間的分化,也會更加明顯,“一、二軍團之分,這是未來的局勢。”
行業集中度越來越高、并購機會變少,對于啤酒企業而言,接下來的機會在于如何“練內功”。近幾年,啤酒巨頭們也紛紛加大中高端啤酒的布局,提升盈利能力。
1月27日,一家知名啤酒公司的高管也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消費環境變化主要是‘三公消費’被限制帶來的連帶效應,同時還由于食品安全要求提高讓原本粗放型市場質量提升,以及進口大麥價格上漲等帶來的成本上升,從而控制產量。”
產量雖下滑,但行業集中度越來越高。有數據顯示,2014年前三季度,行業TOP4占比達70%。上述高管分析,TOP5市場占比已近八成,也是“趨近臨界點”,因為靠過去并購、擴產的方式已難再續,而靠“練內功”。
2014年產量同比下降0.96%
2014年12月,國內啤酒產量未能擺脫下滑的頹勢。
日前,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啤酒專業委員會主辦的中國啤酒網發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12月,中國啤酒行業產量242.1萬千升,同比下降17.18%。這也是從7月以來,連續6月啤酒產量出現同比下滑。由此,國內啤酒產量10多年來首次出現下滑。該網站同日發布的數據還顯示,2014年1~12月,中國啤酒行業累計產量4921.85萬千升,同比下降0.96%。
記者梳理發現,自2005年以來,國內啤酒產量增速最低為2012年,同比增長0.06%,最高為2006年,增速為14.79%,2013年,國內啤酒產量完成5061.5萬千升,同比增長4.6%。
天氣異常、消費環境變化,是2014年啤酒產量下滑的主要原因。燕京啤酒(000729,SZ)2014年底曾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表示,對于行業來講,2014年啤酒產量下降的原因:一是天氣比較異常;二是受經濟大環境的影響,全國消費不景氣,特別是沿海地區。
實際上,國內啤酒產銷量十分趨近,終端消費直接影響啤酒產量。“啤酒銷售主要靠三個渠道支撐,除了餐飲和夜場娛樂,還包括終端賣場。”長期研究國內食品產業的精準營銷專家朱丹蓬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指出,2014年,因餐飲、夜場等渠道消費下滑,導致啤酒產量輕微下滑,下滑主要因消費環境變化的影響,天氣等因素的影響相對有限。
產銷量下降,是否還因國內人均消費量已逐漸趨于飽和的原因呢?
“目前我國人均啤酒消費量達34.2升/年,已經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約33升/年,國內啤酒消費量正趨于飽和。”中國酒業協會啤酒分會秘書長何勇去年也曾對外表示。
朱丹蓬則分析,未來10年國內啤酒人均消費量“不會有太大變化,因為人口老齡化抵消新增消費量等,它已達到消費量階段性的峰值,5年內變化不大。”
“人均消費量增長空間相對比較慢。”雖認同增長偏慢,但前述啤酒公司高管認為國內消費量還有較大空間,因為距離發達國家水平還有很大差距。
行業集中度越來越高
近年來,伴隨啤酒行業增速的提升,與幾大酒業巨頭通過并購、擴產等實現市場集中度提高不無關聯。如今,行業增速放緩,也與啤酒巨頭們這一增長模式難再繼息息相關。
前述高管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此前,幾大酒業巨頭主要通過并購、擴產來增長產量搶占市場,未來,這一模式難再延續,主要因適合收購的目標已不多。因此,在他看來,“國內5大巨頭的行業集中度,也將趨近臨界點。”
據悉,2013年,華潤雪花、青島啤酒、百威英博、燕京啤酒和嘉士伯等5大啤酒集團占全國總產量的75%。至于幾大酒企的銷量,華潤雪花仍然一馬當先。數據顯示,2013年,華潤雪花銷量1172.2萬噸,市場占有率為23.15%;青島啤酒產銷量為870萬噸,市場份額17.19%;百威英博產銷量為655.23萬噸,市場份額為14.1%。
強者恒強。2014年中,行業集中度繼續提升,特別是前4大啤酒巨頭。數據顯示,2014年前9個月,國內4家最大的啤酒生產商的市場份額總計達到70.6%,較2013年的64.6%大幅上升。
“未來啤酒業的份額格局將是8、1、1的現象:80%屬于5大巨頭;10%屬于進口啤酒,比如德國進口啤酒,罐裝啤酒增長很快;剩余10%是地方性啤酒的份額,這些地方啤酒企業會占據一定份額,但生存越來越難。”朱丹蓬認為,即使是top5,前三和四五名之間的分化,也會更加明顯,“一、二軍團之分,這是未來的局勢。”
行業集中度越來越高、并購機會變少,對于啤酒企業而言,接下來的機會在于如何“練內功”。近幾年,啤酒巨頭們也紛紛加大中高端啤酒的布局,提升盈利能力。
- 相關新聞:
- ·啤酒包裝機械工業行業發展空間的探討 2013.07.18
- ·2015t凍 G01550( 2013.05.30
- ·dR~S E浟L 2011.01.13
- ·新型啤酒玻璃包裝方便消費者 2008.12.10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