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光如:三秘訣煉就世界級印刷企業
2006-02-13 08:54 來源:中國經濟周刊 責編:中華印刷包裝網
從5000元港幣起家的印刷小作坊,到亞洲最大的印刷企業之一、“亞洲200家最佳上市公司”之一,香港星光集團何以制勝?星光集團主席林光如的“秘訣”是:創新、人才、責任。
創新:永葆“吃螃蟹者”精神
1970年,星光還只是獨自創業的林光如開辦的一個印刷小作坊。16平方米的廠房、一臺二手印刷機,就是全部家當。從信紙、名片、單據等小批量印刷品做起,憑著客家人那股鍥而不舍的韌勁,林光如在香港印刷界站穩了腳跟。
由此,林光如開始了星光的“吃螃蟹”之路。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香港印刷界一些人因擔心香港的前途紛紛減少投資,林光如卻看準時機擴大投資,還不惜巨資率先從德國引進當時最先進的印刷設備,滿足歐美客商對精美包裝的需求。在當時香港印刷界還普遍采用二手機的背景下,這一敢為人先的舉動立即引起了不小的震動,香港業界紛紛效仿,從而帶動了全港印刷水平的整體提升。星光從此名聲鵲起。
1993年,星光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成功實現從家族式管理到資產上市社會化,贏得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印刷是個既古老又現代的行業,只有不斷創新,才能使企業永葆青春。
喜歡跳傘和探險的林光如對印刷業創新一直保持著旺盛的熱情。三十多年來,星光集團始終應用最前沿的科技于生產管理中。它率先在業內啟用ISO9001及ISO14001管理系統,憑借精細化的管理、優質的產品和服務、成功地快速反應、“客戶聯盟”的市場推廣機制,不少
世界500強企業如微軟、惠普、英特爾、寶潔、松下、歐萊雅等都成為星光長期的客戶。
印刷業是個競爭激烈的行業,靠什么打造自己的核心
競爭力?除了“以科技領先”,星光的做法是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通過設立“創意中心”來設計研發新產品,嘗試用“體驗經濟”代替“產品經濟”,利用“授權”、“品牌”和“服務”來贏得利潤,同時以全球化思維探討和引領印刷行業標準的制定,以保證自己始終走在行業的前端。
歷經35年風雨,一株小苗終于長成了一棵參天大樹:現在的星光集團已然成為亞洲最大的印刷企業之一、擁有十幾家子公司的知名跨國企業。此時,林光如有了更大的計劃,他又為公司鎖定了“到2010年成為世界級印刷媒體企業”的新目標。
人才:首開港企自辦管理學院之先河
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由于多元化、國際化發展過速,管理、人才一時無法跟上,星光集團曾一度陷入低谷。痛定思痛,林光如決定要在自己的企業辦一所管理學院!
2001年,星光投資600萬港元,和內地著名學府合辦“星光管理學院”,使培訓在企業成為例課。這首開了香港企業在內地自辦管理學院之先河。這所學院與其它業內專業學院不同的是,學院與工廠、研究、設計等環節緊密相連,學生直接與實踐接軌,掌握國際上最先進的印刷設備操作技術與設計技能,畢業后均成為業內即用人才。
更具特色的是,“星光管理學院”不僅培訓屬下員工,還同時開辦了面對客戶和供貨商的培訓課程,比如舉辦“以全球化思維探討印刷行業標準”論壇、以及《印刷品買家證書課程》等等。許多星光老客戶如歐萊雅、CD、露華濃、默沙東、聯合利華等知名品牌企業派員參加培訓后,都給予高度評價。這種互動式培訓使企業和聯盟伙伴相互協作,結成了更為緊密的一體化經營和發展關系。
作為全國政協委員,林光如結合開辦“星光管理學院”的實踐經驗,在北京參加“兩會”時,提交了關于推動職業教育發展的提案。
林光如常說:“過去的經驗告訴我,人才是企業發展的第一要素”。他非常注重并極力倡導建設學習型企業。除培訓之外,還選拔優秀員工到國外進修。識才、愛才、用才、育才,林光如的真誠、熱情與謙和感染著每一個人。他多次感慨地說:“公司曾經因決策失誤陷入低谷,錯在我這個當家的沒有廣為納諫”。
為此,50多歲時,他還到新加坡國立大學修完了工商管理碩士課程,提升自己的現代管理水平,并規定,每月召開一次集團中高層管理人員參加的為期一天半的學習會和經營分析會,集思廣益。由此,公司業績連年穩定增長,2005年,星光集團被《福布斯》雜志評為“亞洲200家最佳中小型上市公司”之一 。
在林光如的辦公室,“誠愛勤敏”四個大字格外醒目。作為星光集團的企業文化,“誠信、關愛、勤奮、敏銳”確立了星光人共同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我們要將員工‘舉在頭頂,放在心上’,給員工更多的關愛和栽培”,林光如這樣說。
步入星光集團的廠區,總會有置身花園的感覺:綠草茵茵,花團錦簇,“百果園”里瓜果飄香,現代化的辦公大樓和廠房整潔明亮,閱覽室、咖啡廊、劇院一應俱全。員工們的業余生活豐富多彩,集團所有的下屬公司都組建了有相當水準的員工表演隊。在這樣一個充滿活力的現代企業工作和生活,員工們有充分的歸屬感,因為“選擇星光,就是選擇成長,就是選擇了一種生活”。星光集團有不少二三十年伴隨公司一起成長的老員工,即便在星光曾因種種原因瀕臨倒閉的艱難時刻,員工們都不離不棄,甚至把自家的存款拿出來集資,與公司共渡難關。“多么好的員工!”每念及此,感動之余,林光如更添了勇往直前、做得更好的動力。
責任:“八不印” 堅守了35年
林光如的“印刷情結”緣于印刷可以“親近文化”,因為他酷愛讀書,笑稱自己“不讀書就像不洗臉一樣不舒服”。
他說,星光集團從事印刷不單是為了謀生,還要發揮印刷在文化教育方面的作用,為社會提供健康的精神食糧和高品質的生活。因此,星光創辦35年來,一貫堅持“八不印”,包括不印煙包,不印淫穢刊物,不印盜版產品的包裝品,不印偽冒商標,不印虛假證件,不印宣揚封建迷信的書刊,不印反宗教的宣傳品,不印反政府的傳單、報刊等等。雖然因此損失了“厚利”,但林光如認為,“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一個現代企業家應該對社會承擔更多責任,不能唯利是圖。對此,許多歐美企業高管稱贊道:星光不愧為亞洲企業良好道德規范的代表!
在歐美一些發達國家考察時,林光如對當地良好的全民環保意識印象頗深。為此,他在香港和內地不遺余力地推動環保事業的發展。1995年,星光集團在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一億元興建了“星光環保中心”,從歐美發達國家引進最先進的紙漿模塑自動化生產系統,用廢紙做原料,生產內包裝和兒童益智玩具,以取代嚴重污染環境的發泡膠產品。“十年來,盡管成本高,做得很艱難,但這是一個有益于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潛力無限的事業,我們會堅持做下去。”林光如說。作為極地環保事業的堅定支持者,去年年底,他還參加了著名探險家李樂詩率領的香港考察團,遠赴南極進行環保考察。
“取諸社會、用諸社會” 是林光如一直奉行的準則。幾十年來,他積極推動社會公益事業,捐資助學超千萬元,1986年,他獲選為“香港十大杰出青年”。
“星星之光,也要惠澤大地”。林光如這樣詮釋公司取名“星光”的深刻寓意,并為此不懈努力。
創新:永葆“吃螃蟹者”精神
1970年,星光還只是獨自創業的林光如開辦的一個印刷小作坊。16平方米的廠房、一臺二手印刷機,就是全部家當。從信紙、名片、單據等小批量印刷品做起,憑著客家人那股鍥而不舍的韌勁,林光如在香港印刷界站穩了腳跟。
由此,林光如開始了星光的“吃螃蟹”之路。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香港印刷界一些人因擔心香港的前途紛紛減少投資,林光如卻看準時機擴大投資,還不惜巨資率先從德國引進當時最先進的印刷設備,滿足歐美客商對精美包裝的需求。在當時香港印刷界還普遍采用二手機的背景下,這一敢為人先的舉動立即引起了不小的震動,香港業界紛紛效仿,從而帶動了全港印刷水平的整體提升。星光從此名聲鵲起。
1993年,星光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成功實現從家族式管理到資產上市社會化,贏得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印刷是個既古老又現代的行業,只有不斷創新,才能使企業永葆青春。
喜歡跳傘和探險的林光如對印刷業創新一直保持著旺盛的熱情。三十多年來,星光集團始終應用最前沿的科技于生產管理中。它率先在業內啟用ISO9001及ISO14001管理系統,憑借精細化的管理、優質的產品和服務、成功地快速反應、“客戶聯盟”的市場推廣機制,不少
世界500強企業如微軟、惠普、英特爾、寶潔、松下、歐萊雅等都成為星光長期的客戶。
印刷業是個競爭激烈的行業,靠什么打造自己的核心
競爭力?除了“以科技領先”,星光的做法是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通過設立“創意中心”來設計研發新產品,嘗試用“體驗經濟”代替“產品經濟”,利用“授權”、“品牌”和“服務”來贏得利潤,同時以全球化思維探討和引領印刷行業標準的制定,以保證自己始終走在行業的前端。
歷經35年風雨,一株小苗終于長成了一棵參天大樹:現在的星光集團已然成為亞洲最大的印刷企業之一、擁有十幾家子公司的知名跨國企業。此時,林光如有了更大的計劃,他又為公司鎖定了“到2010年成為世界級印刷媒體企業”的新目標。
人才:首開港企自辦管理學院之先河
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由于多元化、國際化發展過速,管理、人才一時無法跟上,星光集團曾一度陷入低谷。痛定思痛,林光如決定要在自己的企業辦一所管理學院!
2001年,星光投資600萬港元,和內地著名學府合辦“星光管理學院”,使培訓在企業成為例課。這首開了香港企業在內地自辦管理學院之先河。這所學院與其它業內專業學院不同的是,學院與工廠、研究、設計等環節緊密相連,學生直接與實踐接軌,掌握國際上最先進的印刷設備操作技術與設計技能,畢業后均成為業內即用人才。
更具特色的是,“星光管理學院”不僅培訓屬下員工,還同時開辦了面對客戶和供貨商的培訓課程,比如舉辦“以全球化思維探討印刷行業標準”論壇、以及《印刷品買家證書課程》等等。許多星光老客戶如歐萊雅、CD、露華濃、默沙東、聯合利華等知名品牌企業派員參加培訓后,都給予高度評價。這種互動式培訓使企業和聯盟伙伴相互協作,結成了更為緊密的一體化經營和發展關系。
作為全國政協委員,林光如結合開辦“星光管理學院”的實踐經驗,在北京參加“兩會”時,提交了關于推動職業教育發展的提案。
林光如常說:“過去的經驗告訴我,人才是企業發展的第一要素”。他非常注重并極力倡導建設學習型企業。除培訓之外,還選拔優秀員工到國外進修。識才、愛才、用才、育才,林光如的真誠、熱情與謙和感染著每一個人。他多次感慨地說:“公司曾經因決策失誤陷入低谷,錯在我這個當家的沒有廣為納諫”。
為此,50多歲時,他還到新加坡國立大學修完了工商管理碩士課程,提升自己的現代管理水平,并規定,每月召開一次集團中高層管理人員參加的為期一天半的學習會和經營分析會,集思廣益。由此,公司業績連年穩定增長,2005年,星光集團被《福布斯》雜志評為“亞洲200家最佳中小型上市公司”之一 。
在林光如的辦公室,“誠愛勤敏”四個大字格外醒目。作為星光集團的企業文化,“誠信、關愛、勤奮、敏銳”確立了星光人共同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我們要將員工‘舉在頭頂,放在心上’,給員工更多的關愛和栽培”,林光如這樣說。
步入星光集團的廠區,總會有置身花園的感覺:綠草茵茵,花團錦簇,“百果園”里瓜果飄香,現代化的辦公大樓和廠房整潔明亮,閱覽室、咖啡廊、劇院一應俱全。員工們的業余生活豐富多彩,集團所有的下屬公司都組建了有相當水準的員工表演隊。在這樣一個充滿活力的現代企業工作和生活,員工們有充分的歸屬感,因為“選擇星光,就是選擇成長,就是選擇了一種生活”。星光集團有不少二三十年伴隨公司一起成長的老員工,即便在星光曾因種種原因瀕臨倒閉的艱難時刻,員工們都不離不棄,甚至把自家的存款拿出來集資,與公司共渡難關。“多么好的員工!”每念及此,感動之余,林光如更添了勇往直前、做得更好的動力。
責任:“八不印” 堅守了35年
林光如的“印刷情結”緣于印刷可以“親近文化”,因為他酷愛讀書,笑稱自己“不讀書就像不洗臉一樣不舒服”。
他說,星光集團從事印刷不單是為了謀生,還要發揮印刷在文化教育方面的作用,為社會提供健康的精神食糧和高品質的生活。因此,星光創辦35年來,一貫堅持“八不印”,包括不印煙包,不印淫穢刊物,不印盜版產品的包裝品,不印偽冒商標,不印虛假證件,不印宣揚封建迷信的書刊,不印反宗教的宣傳品,不印反政府的傳單、報刊等等。雖然因此損失了“厚利”,但林光如認為,“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一個現代企業家應該對社會承擔更多責任,不能唯利是圖。對此,許多歐美企業高管稱贊道:星光不愧為亞洲企業良好道德規范的代表!
在歐美一些發達國家考察時,林光如對當地良好的全民環保意識印象頗深。為此,他在香港和內地不遺余力地推動環保事業的發展。1995年,星光集團在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一億元興建了“星光環保中心”,從歐美發達國家引進最先進的紙漿模塑自動化生產系統,用廢紙做原料,生產內包裝和兒童益智玩具,以取代嚴重污染環境的發泡膠產品。“十年來,盡管成本高,做得很艱難,但這是一個有益于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潛力無限的事業,我們會堅持做下去。”林光如說。作為極地環保事業的堅定支持者,去年年底,他還參加了著名探險家李樂詩率領的香港考察團,遠赴南極進行環保考察。
“取諸社會、用諸社會” 是林光如一直奉行的準則。幾十年來,他積極推動社會公益事業,捐資助學超千萬元,1986年,他獲選為“香港十大杰出青年”。
“星星之光,也要惠澤大地”。林光如這樣詮釋公司取名“星光”的深刻寓意,并為此不懈努力。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