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合蒸煮袋油墨的選擇和使用
2006-12-27 00:00 來源:中華印刷包裝網 責編:中華印刷包裝網
軟包裝制造業同質化現象越來越明顯,特別是相對技術門檻偏低的普通復合包裝袋,如BOPP//PE 等結構的包裝袋。大量的企業只能通過產量,勉強保持微利空間。目前,用于肉類等內容物包裝的高溫蒸煮袋,特別足三層或者四層的復合袋如NY//AL//CPP、PET//AL//NY//CPP 等結構,由于技術難度較高,尚有著相對可觀的利潤空間。在長期與彩印客戶的接觸中,明顯感受到,若企業生產一批達到食品企業要求的高溫蒸煮袋不難,但要長期穩定地供貨,卻非常不容易。出現的質量故障,往往是由于原材料不合格或不穩定,主要表現在NY 膜、CPP 膜以及油墨和膠粘劑。
蒸煮復合袋大體上有三個類型:100℃左右水煮殺菌包裝、121℃上下的蒸煮殺菌包裝、125℃以上的高溫蒸煮殺菌包裝,對應的包裝袋結構有:NY//CPP 或CPE、NY//AL//RCPP、PET//AL//NY//RCPP(RCPP 表示蒸煮級聚丙烯)。近五年來,耐高溫復合油墨發展相當快,目前,國內常見的耐高溫復合油墨有單液型的聚酯型油墨和雙組分的聚氨酯型油墨。國內知名的油墨制造廠商均有相應的油墨產品,如東洋的Lamistar、大日本油墨公司的Univure、浙江新東方的:300LM、葉氏油墨的GLP 等,供國內軟包裝廠家選擇的品牌人大增加。在1998 年前,該類型的油墨沒有選擇余地(不是DIC,就是東洋)。這種情景跟NY 膜供應商類似。前幾年,NY 膜均價都是4 萬元左右,不是佛山東方生產的,就是進口的水貨(東洋紡或尤尼吉可)。這兩年,國內新上馬的BOPA 生產線包括:天津運城、廈門長華、湛江明和、山東新東力、曉星(嘉興)、上海紫東、溫州金田等不下十條。尼龍膜的銷售價有所回落,可供選擇的原材料廠商多了,供應價格低了,卻更需要一番心思來確定最佳的性能價格比。
針對兩層結構的水煮袋(如NY//CPP),可以選擇單組分聚酯型復合油墨,如新東方的321F、葉氏的GLP 或者永成的99 型油墨等。如果是三層或四層的耐高溫蒸煮袋,油墨在選擇使用時需謹慎。目前,國內市場上普通認可的有東洋的Imanis-tar、DIC 的Univure、浙江新東方的300LM。在使用前最好確認測試,特別是油墨與NY 膜的配伍性。如,油墨中使用的樹脂與膠粘劑的主劑性能類似。由于不同品種膠粘劑中固化劑的反應活性、使用余量存在較大的差異,與大版面油墨印刷圖案配伍時,可能會出現蒸煮后起皺或脫層現象。又如,油墨紅色系顏色,如桃紅、原色紅、群青或粉色專色等色相,在以NY 膜作外層材料的蒸煮袋印刷時,會產生滲色現象,造成嚴重的質量故障。由于高溫蒸煮袋的高附加值因素,耐蒸煮油墨寧可買貴、買穩定性好的品牌,不可圖一時的便宜。現在不少的小規模油墨廠,也可提供耐蒸煮油墨,但其穩定性以及誠信度尚無法令人完全信服。
聚氨酯油墨在使用上與目前市場上用于BOPP 印刷的氯丙型油墨略有不同,性能表現也不一樣。首先,稀釋溶劑組成不同。氯丙型油墨是以苯類為主溶劑,輔以酯類、酮類溶劑以調節揮發速度。耐蒸煮類油墨以丁酮作主溶劑,起溶解樹脂作用。由于丁酮揮發速度快于甲苯,所以在使用聚氨酯油墨時,為防止真溶劑的過分揮發而產生的溶解性不好,或者是油墨轉移性變壞等現象,保證溶劑組成中丁酮的量占一定的比例。例如,新東方油墨公司的300LM 油墨,溶劑中的丁酮要求不低于30%。其次,聚氨酯油墨有二液反應型。當生產蒸煮袋包裝,需要經過121℃以上的高溫殺菌時,必須使用聚氨酯油墨,而且要加入適量的硬化劑,攪拌均勻后,方可印刷。二液反應型使用剩余的油墨要先過濾,然后部分加入新墨中或者當作稀釋溶劑使用。但當剩墨出現結塊或嚴重發脹現象時,不可繼續使用。第三,聚氨酯油墨的復合性能好,有相當高的剝離強度。一般的氯丙型油墨的復合強度在1.5N/15mm-4.ON/15mm,而聚氨酯油墨的剝離強度可以達到3N/15mm-8N/15mm,而且蒸煮型油墨經過121℃高溫殺菌以后,剝離強度不降反升。
在夏季時,使用耐高溫復合油墨印刷NY 膜或PET 時,可能會出現反粘現象,特別是高濕度的南方。由于NY 膜的吸濕性較強,當相對濕度達到80%以上時,容易出現質量故障,需要控制車間環境,否則就不生產高要求的耐蒸煮包裝袋。產生反粘的兩個較大影響因素,一足油墨本身對基材的附著牢度,二是印刷圖案中溶劑的殘留量。聚氨酯類油墨對NY 膜的總體附著牢度不如該油墨對PET 的附著牢度,也不如氯丙類油墨對BOPP 膜的附著牢度。當其無法滿足良好的車間印刷環境時,NY 膜吸濕,收卷后收縮。所以在夏季里印刷NY 膜時,收膜卷徑不宜過人(3,000米即可)。無法復合時,采用鋁箔包裹直立防潮置放。過量的溶劑殘留引起的反粘往往出現在中低速印刷機上。由于本身的烘干能力不強,油墨印刷粘度偏高,上墨量大,印刷圖案“表干”現象較為嚴重。部分包裝圖案特別是邊線條重疊,膜卷存在較大差別的松緊度也容易造成反粘現象。聚氨酯油墨由于墨層“表干”而引發油墨反粘的現象時,要求油墨在低粘度下印刷。在低粘度狀態下,印刷吃墨量較少,墨層薄,在大量的稀釋溶劑作用下,聚氨酯油墨連接料分子相對松散,對溶劑揮發的屏蔽能力弱。當油墨轉移到薄膜時,溶劑在烘道中可以快速并徹底脫離墨層,也就不易產生“表干”現象。 (divid)
蒸煮復合袋大體上有三個類型:100℃左右水煮殺菌包裝、121℃上下的蒸煮殺菌包裝、125℃以上的高溫蒸煮殺菌包裝,對應的包裝袋結構有:NY//CPP 或CPE、NY//AL//RCPP、PET//AL//NY//RCPP(RCPP 表示蒸煮級聚丙烯)。近五年來,耐高溫復合油墨發展相當快,目前,國內常見的耐高溫復合油墨有單液型的聚酯型油墨和雙組分的聚氨酯型油墨。國內知名的油墨制造廠商均有相應的油墨產品,如東洋的Lamistar、大日本油墨公司的Univure、浙江新東方的:300LM、葉氏油墨的GLP 等,供國內軟包裝廠家選擇的品牌人大增加。在1998 年前,該類型的油墨沒有選擇余地(不是DIC,就是東洋)。這種情景跟NY 膜供應商類似。前幾年,NY 膜均價都是4 萬元左右,不是佛山東方生產的,就是進口的水貨(東洋紡或尤尼吉可)。這兩年,國內新上馬的BOPA 生產線包括:天津運城、廈門長華、湛江明和、山東新東力、曉星(嘉興)、上海紫東、溫州金田等不下十條。尼龍膜的銷售價有所回落,可供選擇的原材料廠商多了,供應價格低了,卻更需要一番心思來確定最佳的性能價格比。
針對兩層結構的水煮袋(如NY//CPP),可以選擇單組分聚酯型復合油墨,如新東方的321F、葉氏的GLP 或者永成的99 型油墨等。如果是三層或四層的耐高溫蒸煮袋,油墨在選擇使用時需謹慎。目前,國內市場上普通認可的有東洋的Imanis-tar、DIC 的Univure、浙江新東方的300LM。在使用前最好確認測試,特別是油墨與NY 膜的配伍性。如,油墨中使用的樹脂與膠粘劑的主劑性能類似。由于不同品種膠粘劑中固化劑的反應活性、使用余量存在較大的差異,與大版面油墨印刷圖案配伍時,可能會出現蒸煮后起皺或脫層現象。又如,油墨紅色系顏色,如桃紅、原色紅、群青或粉色專色等色相,在以NY 膜作外層材料的蒸煮袋印刷時,會產生滲色現象,造成嚴重的質量故障。由于高溫蒸煮袋的高附加值因素,耐蒸煮油墨寧可買貴、買穩定性好的品牌,不可圖一時的便宜。現在不少的小規模油墨廠,也可提供耐蒸煮油墨,但其穩定性以及誠信度尚無法令人完全信服。
聚氨酯油墨在使用上與目前市場上用于BOPP 印刷的氯丙型油墨略有不同,性能表現也不一樣。首先,稀釋溶劑組成不同。氯丙型油墨是以苯類為主溶劑,輔以酯類、酮類溶劑以調節揮發速度。耐蒸煮類油墨以丁酮作主溶劑,起溶解樹脂作用。由于丁酮揮發速度快于甲苯,所以在使用聚氨酯油墨時,為防止真溶劑的過分揮發而產生的溶解性不好,或者是油墨轉移性變壞等現象,保證溶劑組成中丁酮的量占一定的比例。例如,新東方油墨公司的300LM 油墨,溶劑中的丁酮要求不低于30%。其次,聚氨酯油墨有二液反應型。當生產蒸煮袋包裝,需要經過121℃以上的高溫殺菌時,必須使用聚氨酯油墨,而且要加入適量的硬化劑,攪拌均勻后,方可印刷。二液反應型使用剩余的油墨要先過濾,然后部分加入新墨中或者當作稀釋溶劑使用。但當剩墨出現結塊或嚴重發脹現象時,不可繼續使用。第三,聚氨酯油墨的復合性能好,有相當高的剝離強度。一般的氯丙型油墨的復合強度在1.5N/15mm-4.ON/15mm,而聚氨酯油墨的剝離強度可以達到3N/15mm-8N/15mm,而且蒸煮型油墨經過121℃高溫殺菌以后,剝離強度不降反升。
在夏季時,使用耐高溫復合油墨印刷NY 膜或PET 時,可能會出現反粘現象,特別是高濕度的南方。由于NY 膜的吸濕性較強,當相對濕度達到80%以上時,容易出現質量故障,需要控制車間環境,否則就不生產高要求的耐蒸煮包裝袋。產生反粘的兩個較大影響因素,一足油墨本身對基材的附著牢度,二是印刷圖案中溶劑的殘留量。聚氨酯類油墨對NY 膜的總體附著牢度不如該油墨對PET 的附著牢度,也不如氯丙類油墨對BOPP 膜的附著牢度。當其無法滿足良好的車間印刷環境時,NY 膜吸濕,收卷后收縮。所以在夏季里印刷NY 膜時,收膜卷徑不宜過人(3,000米即可)。無法復合時,采用鋁箔包裹直立防潮置放。過量的溶劑殘留引起的反粘往往出現在中低速印刷機上。由于本身的烘干能力不強,油墨印刷粘度偏高,上墨量大,印刷圖案“表干”現象較為嚴重。部分包裝圖案特別是邊線條重疊,膜卷存在較大差別的松緊度也容易造成反粘現象。聚氨酯油墨由于墨層“表干”而引發油墨反粘的現象時,要求油墨在低粘度下印刷。在低粘度狀態下,印刷吃墨量較少,墨層薄,在大量的稀釋溶劑作用下,聚氨酯油墨連接料分子相對松散,對溶劑揮發的屏蔽能力弱。當油墨轉移到薄膜時,溶劑在烘道中可以快速并徹底脫離墨層,也就不易產生“表干”現象。 (divid)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