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讀圖時代的包裝
2007-01-29 00:00 來源:福建日報 作者:房向東 責編:中華印刷包裝網
這幾年,“圖文本”充斥市場,有人把“圖文本”的盛行說成是書界的“革命”,于是就有了新說法:“這是一個讀圖時代”!
從“圖文本”的熱鬧看,似乎還真是“讀圖時代”了。但是這其中潛藏著一個不容忽視的現象,就是過度的包裝。一個編輯曾對我說,傳統的圖書出版是編書,現在應該叫“做書”。我想,編書的功夫在字里行間,而“做”書,注重的只是包裝、形式,現在更是將這種包裝功夫發揮到了極致。應該說,旅游類、生活類等書做成圖文本有一定的道理,但不是所有的書都適合做成圖文本。現在的很多圖文書,不論圖片與內容契合與否,不管圖片的藝術質量高下,都要在書中留下一幅幅包裝的“結晶”。這似乎不妥。我覺得,一般圖書應該以文為主,插圖就是插圖,而有的圖書,文才幾萬字,圖比文還多,這些圖又不是什么藝術品,不少圖片乍看還好,細看了,就是色彩而已。
我曾在《參考消息》上看到一則報道,說英國人以莎士比亞為驕傲,人人家中都要有一套莎翁全集。但是,并不是人人都愛看莎士比亞的作品,也不是人人都能看懂。于是,為了滿足部分人的虛榮心,英國的出版商特意制作了《莎士比亞全集》假書。就是說,只有精裝的書殼,而沒有任何內容,如此擺在書柜上,可以顯示主人的高雅和有學問。我想,這也許是進入了徹底的“包裝時代”,但這是不是書的消亡?顯然,只有書殼沒有內容那不是書。
過度的包裝給如今的“讀圖時代”注了水,我反而懷念起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各種彩色畫報和連環畫了。那時的連環畫以圖為主,以文為輔,才是名副其實的“圖文本”。從我家中翻出的舊書中,不少文學名著的插圖要比現在的“圖文本”精致許多。比如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紅樓夢》中劉旦宅的彩色插圖,十分精細,與《紅樓夢》的內容氛圍頗相吻合,極有味道!再有《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的插圖,雖是黑白的,本身卻是一件藝術品。圖書也是產品,當然也要包裝。關于圖書包裝的種種好處,這是常識,無須我贅言。我反對的是把包裝強調到了極端,忽視書本的內容,而不是反對包裝本身。這就比如人要穿衣,穿衣要得體,但外表不能說明這個人好壞、美丑、學問高低、能力如何。我相信,大部分的讀者買書不會只看封面和插圖,而不論其他。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