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印刷作為一個知識產業
2007-05-01 00:00 來源:王選 責編:中華印刷包裝網
一、電子出版在中國的發展歷程
近20年來中國的印刷出版業經歷了從鉛排直接到使用激光照排、從飛機運送報紙版面紙型直接到通過衛星遠傳版面信息沒有經過貼毛條而直接輸出整頁彩色版面直至現在用因特網技術實現報社、印刷廠的全數字化等這樣一個跨越式發展過程從而使中國的印前技術跨人了世界前列。整個歷程可歸結為以下4次技術革命。
1.第一次技術革命二告別鉛與火,從鉛排直接跳到先進的激光照排(1987~1993)
20多年前中國的印刷廠幾乎都用鉛字排版我們在調查研究了第二代光機式照排機、第三代陰極射線管式照排機的技術特點后根據當時中國技術發展水平和漢字字數多等特點決定跳過當時流行的第二三代照排機直接發展當時世界上尚無商品的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統。
因而中國印刷業沒有經歷第二代光機式照排機、第三代陰極射線管式照排機從鉛排直接跳到最先進的第四代激光照排。
在實施激光照排方案時漢字字數多、字形信息存儲量太大的問題迫使我們比西方同行更早采用字形的輪廓描述以減少信息量;又因為漢字筆劃較密放大或縮小時要求橫、豎等筆劃必須均勻。促使我們最早采用附加提示信息(HNT)描述橫、堅等筆劃的寬度及其頭尾的特點等以保證字形成倍變化時的筆劃勻稱此外我們在一開始就采用整版輸出方案無論排書或排報都實現了整頁排版和整頁輸出。因此中國沒有經歷輸出毛條、人工貼版的過程直接跳到屏幕整頁組版整頁輸出。
2.第H農技術革命:跳過用報紙傳真機傳版,采用以頁面描述語言為基礎的遠程傳版(991年初開始)
80年代中國報社用飛機向外地運送紙型個別城市用報紙傳真機傳版因為有失真外地的印刷質量明顯下降。由干我國報社使用相同類型的排版系統故從1990年底起我們用統一的頁面描述語言傳送報紙版面接受方解釋頁面信息后可以毫不失真地恢復成原來版面輸出制版。而且信息量大大減少大約只有通常傳真方式的1/50因而傳輸速度很快。1992年《人民日報》社通過衛星用這種方式向全國22個城市傳送版面平均每兩分鐘就能傳完一版。這一技術很快在國內和海外中文報業推廣。1992年后我國大多數中央級報紙都采用這種方式將報紙版面遠傳到外地省報和一些市報也在省內傳版極大地擴大了發行量。
3.第三次技術革命二告別傳統的電子分色機(1992年初開始)
1992年前。中國彩色出版物全部用進口的電子分色機制作報紙一頁彩版用分色機出膠片人工剪貼需2—3小時。我們于1987年提出發展開放式的彩色照排系統以取代電分機。舊92年1月《澳門日報》采用國產彩色報紙出版系統將文字與彩色照片臺一處理輸出一頁彩版僅需20多分鐘(現縮短為2分鐘)從而開始了告別電分機的彩色出版技術革命。現在已有幾百家報紙出彩版幾十家報紙天天出彩版。國產系統占彩報市場90%以上的份額。舊94年我們又研制出高檔彩色桌面出版系統質量可與電分機相媲美從而進人了畫刊、彩色雜志領域。
4.第四次技術革命:告別紙和筆.實現新聞信息處理全過程的管理(1994年初開始)
1994年1月《深圳晚報》采用方正采編流程管理系統,編輯自己組版開始告別紙和筆。目前這樣的報社已有200多家。除采編流程管理系統外還發展了廣告管理和制作系統、發行系統、電子報系統等并與報紙組版系統緊密集成組成報社信息的一體化管理方案。Internet的發展為高集成度的報社整體解決方案提供了有利的條件現在版面信息不僅用于印刷還可直接輸出到Web服務器,形成時效很好的電子報紙;稿件數據采用標準的XML語言供網上測覽。由于支持Intranet、Internet用戶可在任何地點利用Internet進行采編流程處理。《廣州日報》總編在美國時。通過Inter,et了解報社工作流程使國外同行非常驚訝。
二、網絡出版將成為
電子出版在中國發展的主流
幾年前出現的網絡出版的概念當時是由兩個概念組成的即“基于Web的印刷出版”和“以Web為媒體的出版”。這兩個概念今天已經被統一在”基于Web的跨媒體出版”的旗下。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