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癌企業換料求生 新材料不在標準目錄
2005-11-02 13:01 來源:中華印刷包裝網 責編:ge yan
質檢總局四條禁令的頒布,持續13天的PVC致癌保鮮膜事件似乎塵埃落定。然而,對于相關企業來說,更多的事情還在后頭。
昨日,《第一財經日報》從涉“癌”企業之一的上海郡是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下稱“郡是”)了解到,該公司正準備舍DOA(己二酸二辛酯)而用DINA(鄰苯二甲酸二異壬酯)作為生產保鮮膜的原材料。但后者也不在我國現行的國家標準目錄。
新材料命運待定
在郡是總經理助理趙承興的辦公桌上,擺放著三個瓶子,都是即將送往大連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的增塑劑樣品。一瓶是以前生產使用的DOA,另兩瓶是準備選用的不同供應商提供的 DINA。
接受采訪前,趙承興正在通一個比較長的電話。他的聲音比較大,“這不是三個集裝箱的問題,也不是南非的問題,是現在被媒體報道之后,不能使用 DEHA。”
趙承興告訴記者,現在全國6家主要的PVC生產企業,只有2家沒有停產。據說,這2家企業的產品沒有測出含有DEHA。目前郡是的生產線已經解封,但是企業并沒有開工,必須確定新的原料之后才能進行生產。
郡是的工廠位于上海市金橋出口加工區,2000年投資興建,次年開始生產。這是在國內最早投資生產PVC保鮮膜的企業。趙承興只告訴說中日雙方合資比例是4:6,對于企業更多的情況他并不愿意透露。
走進郡是的廠房,記者看見一位工人正在擦拭設備,PVC保鮮膜的生產線已經停止運轉。“10月26日,上海市質檢局派人來了,要求企業停產整頓,并召回已經售出的PVC保鮮膜。包括生產線和庫存產品都已查封。”趙承興說,“你們報道也是一個好事情,以前我們也不知道DEHA是什么東西,也不知道它和DOA 有什么區別。”
10月25日,國家質檢總局稱發現部分PVC保鮮膜樣品含有DEHA,進而禁止PVC保鮮膜生產使用DEHA。10月28日,北京市食品安全辦召開新聞發布會,明確指出“郡是”牌PVC保鮮膜含有DEHA。
據趙承興介紹,大連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是國家質檢總局指定的原料監督檢驗機構。如果送檢樣品在該機構獲得通過,就可以投產使用。
然而記者發現,在我國現行的國家標準中,DINA也并不在標準目錄。
標準之惑
“作為企業我們很困惑。”趙承興說,“我們使用的不是DEHA,而是DOA。我們也不知道為什么會含有DEHA,不知道哪一環節出了問題。對照所有相關國家標準,都找不出我們違規的地方。”據他介紹,郡是的增塑劑都是按照2003年制定的GB9685-2003《食品容器、包裝材料用助劑使用衛生標準》來執行的,其中的DOA供應商來自浙江。
中國包裝資源綜合利用委員會副主任董金獅告訴記者,DOA和DEHA是異構體,即化學元素比例構成一樣,但分子結構有差異。因此,一些企業認為,DEHA和DOA是一種物質。也正是這個原因,使得企業在采購DOA時,供應商提供的材料里可能含有 DEHA。
趙承興認為,既然企業生產都是按照國家標準和法規進行的,那么,“有問題的應該是標準和法規,而不是企業”。得出如此觀點的原因是,趙承興認為,按照 GB9685-2003《食品容器、包裝材料用助劑使用衛生標準》,企業根本無從判斷DOA的適用范圍到底只是“塑料、橡膠”,還是也包括“食品包裝材料”。
PE商機
在趙承興的另外一張桌子上,擺放著若干卷保鮮膜樣品。其中有郡是自己的PVC保鮮膜,也有其他廠家的PVC保鮮膜,而且還有從國外進口的超市用PE保鮮膜以及國內生產的PE保鮮膜。記者發現,無論透明度還是粘性,國外PE保鮮膜都遠比國產的優良。
在PVC致癌保鮮膜事件曝光后,超市、商場都紛紛改用PE保鮮膜,使得PE保鮮膜市場出現巨大商機。但是國內企業基本上是生產家用PE保鮮膜,目前超市改用的PE保鮮膜多為外包裝PE食品包裝膜。
“我們今年年初就準備生產PE保鮮膜,機器設備都已經在準備,看現在的情況,我們必須盡快投產。”趙承興說。
董金獅告訴記者,目前國外的PE保鮮膜主要是法國的林帕克公司生產的,其技術可以做到3層復合,而國內只能做到1層。當然,其價格也比較貴,要3萬~4萬元/噸。而國產PVC保鮮膜,目前市場價基本是2萬元/噸。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