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裝藥品:更需“安全包裝”
2007-11-14 00:00 來源:中華印刷包裝網 責編:中華印刷包裝網
現有的藥品包裝,都未能達到獨立單劑量包裝,我想即使開發出獨立單劑量包裝藥品,小包裝里還是難以做到附詳細的說明書。那么,藥師就要發揮專業技能,滿足患者對所用藥品的了解需求,我院的做法是藥師調配藥品時,在藥袋(瓶)上寫上患者的姓名、用法、用量、配藥日期等,至于該藥品的適應癥、不良反應、注意事項、禁忌癥及藥物相互作用等,就由藥師發藥時作簡明的介紹,有個別患者索要說明書的,藥師盡量滿足其要求。
住院患者的用藥安全相對有保障,加強門急診藥房散裝藥品的安全使用,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給藥師充分的發藥交待時間,如強制實行“一分鐘藥學服務”,對每個患者進行必要的用藥相關事項指導。
2、設立用藥咨詢崗,由有經驗的藥師輪流為患者及其他相關人員提供藥學咨詢服務。藥品包裝袋印制必要的聯系電話或網上服務地址等,包括醫、藥學部門咨詢電話,便于發生藥品不良反應后及時解決問題。當然,必要的軟件支持不可缺少,有效的監管、考核制度更不可缺。
通過這兩方面的工作,病人對于用藥后的不良反應、用藥前后的注意事項及所用藥物與其它藥物相互作用等疑惑一般都可以消除。對此,藥師應有高度的敬業精神,要提高專業水平,促進全社會合理用藥。
使用散裝藥袋,很難每個病人都有說明書。這種情況下,要保證散裝藥品安全要注意有“細節觀念”:
1.盡可能把藥袋上的項目全部填寫。目前通用的藥袋上面印有病人姓名、藥品名、用法、用量、調配時間等,每一項都很重要,不可漏填。藥房調劑最常犯的錯誤是患者姓名不核對,認為“我調劑完一張處方后才接第二張處方,病人不會接錯藥”,但偏偏會有病人接錯藥品,特別是當相鄰兩個病人姓名相近時
2.服用量的寫法。現用內服藥袋多設計成“每次服片包”,如果是每次1片,藥劑人員往往在調配時在空格處填“1”,在“包”上劃一筆(表示刪除“包”字),但這容易使個別患者誤認為是“每次服1包”。目前已經很少采用那種“每次一包”的總劑量調配方法,所以藥袋設計時可直接把“包”去掉。同理,“每日(小時)服×次”的設計也容易引起事故。如每日服一次,藥劑人員如忘記把“小時”劃掉,即使劃掉了,個別患者也會誤認是“每小時1次”。“每小時服×次”設計藥袋時宜單獨列一行。
3.“必要時服”應向病人具體說清“最多每天不得超過幾次”。服藥時間有時醫生寫“SOS”,即“必要時服”,如止痛片意為“痛時服”,退熱藥意為“發熱時服”,于是有些病人一痛就服,導致一日服4、5次甚至更多,引發不良反應
4.服藥的注意事項、禁忌癥、藥物配伍禁忌應向病人說清楚,如服用甲硝唑、頭孢類藥物、安眠藥物時患者要忌酒;給老年人配發654-2類抗膽堿藥時要問一問是否患有青光眼和前列腺肥大,如有就不可以用等。
5.內服藥袋與外用藥袋要有醒目區別。外用藥發出時還應特別提醒。由于藥袋區別不大或藥劑人員交待不清,藥物用錯給藥途徑時有發生,如有的病人把PP粉內服引起嚴重消化道損傷、有人把栓劑當成口服藥內服。
散裝藥品說明書缺失,影響了患者對藥品知情權的問題,對此,我認為醫院對拆零藥品的說明書應復印(或備份),特別是一些高風險藥品、上市五年以內的藥品和列為國家重點監測的藥品,醫院方應主動為患者提供散裝藥品說明書。
但僅為患者提供藥品說明書是不夠的。我們強調藥學服務要做得規范細致,其中就有一點是用藥交代的“度”要掌握好,以免“好心得不到好報”。不同層次的患者,對藥品認知、對藥學服務理解和接納程度不一,所以對一些用藥較多或文化程度較低的患者,藥師如果對藥物相互作用或藥品不良反應“過度”表達,會使患者對藥品質量產生懷疑或因用藥繁瑣而要求退藥。筆者就曾遇到一位患有“高血壓,冠心病,二尖瓣、三尖瓣關閉不全,心力衰竭,心功能Ⅲ級”的女性患者,出院帶藥時,藥房藥師發給“氫氯噻嗪片”并附了一張藥品說明書,結果患者查看該藥說明書后,僅其不良反應項就嚇得患者不敢再服用而自行停藥,導致整個治療失敗,很快患者又住進了醫院。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