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祖傳造紙工藝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
2007-12-20 00:00 來源:互聯網 責編:中華印刷包裝網
圖:土法造紙
在戴村鎮顧家溪村,有一項祖輩們傳下來的特殊造紙工藝;但近幾年來,這項工藝日漸被“冷落”。如何將面臨失傳的這項工藝留給下一代,近日,顧家溪的村民有個想法,為該造紙工藝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
90%的人曾以造紙為生
戴村鎮顧家溪村四周都是茂密的毛竹林。靠山吃山,村里有項以竹為原料的祖輩們傳下來的造紙工藝。根據顧家家譜記載,此工藝已有幾百年歷史了。今年9月,經本報對顧家溪村的這項傳統造紙工藝報道(詳見本報9月4日2版《最后的造紙槽》)后,不僅讓外界了解了顧家溪的土法造紙工藝,也讓顧家溪的村民們對這一傳統工藝又開始關注起來。
根據村里的顧氏宗譜記載,古時候,顧家溪村生產的元書紙,在帝都洛陽都很有名。
土法造紙的工藝很復雜,從青色的竹子到最后的紙張,要經歷許多道工序,是個很苦的活,技術含量也很高。“造紙的技術都是一代代傳下來的,要年紀很小就開始學才學得會。”現年75歲的村民顧華光說,早些年,顧家溪村的村民們為了維持生計,把造紙作為主要的經濟來源。在上世紀60年代以前,村里有90%的人以造紙為生。
這項工藝正在退出“舞臺”
隨著經濟的發展,老一輩村民們賴以為生的傳統手工藝已逐漸淡出村民們的視線。如今,提起土法造紙,顧家溪村的年輕人都很陌生。
“上世紀70年代后,由于生產工具老舊,技術上沒有更新,使用土法造紙造出的紙已無法迎合市場的需求。”顧云明說,現在靠造紙已不能再維持村民們的生計了,村里的年輕人也更愿意外出打工謀生。
同時,由于傳統造紙工藝帶來的污水很難處理,對生態環境會造成一定影響,也致使造紙業在顧家溪村進一步萎縮。目前,顧家溪村僅有幾戶人家還在造紙。懂這門工藝的人年齡也都在60歲以上。
想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
這幾天,顧家溪村村主任顧云明一直在琢磨一件事:近些年,村里懂造紙工藝的人越來越少,如何才能將面臨失傳的土法造紙工藝流傳下去?顧云明與村干部們一起商量,大家一致認為,生活再怎么好,祖傳的手工藝不能丟。
傳了幾百年的土法造紙工藝即將面臨失傳,這讓顧家溪村的村民們非常著急。顧云明說,村里的老人們都囑咐他,要把造紙工藝保存下來。
前不久,顧云明召集了村里的前輩們,把土法造紙的全過程演練了一遍,并用錄像記錄了整個過程。他們還想為顧家溪村的這項傳統工藝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