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好進出口貿易平臺 打通印刷產業鏈
2008-05-07 16:50 來源:中華印刷包裝網 責編:尤思佳
——訪上海現代國際展覽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定國
備受業界關注的“第十六屆上海國際印刷包裝紙業展覽會”(2008上海國際印包展)和“2008上海國際印刷包裝產品交易會”將于2008年7月2日—7月5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盛大上演。而作為本屆展會的合作媒體CPP114—中華印刷包裝網的記者采訪了本屆展會主辦方世博集團上海現代國際展覽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定國先生。
由于和現代展覽公司多次合作,大家也算得上是老朋友,因此記者上來就直奔主題,問起了張先生為何對印刷展覽情有獨鐘,而且做了15年之久,同時每屆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張先生毫不避諱的“揭”起了老底:“這應該說是一個契機吧。15年前正好是改革開放15年,當時戶外廣告發展很快,因此噴繪當時大行其道,同時我們公司舉辦廣告展就發現一個問題,我們公司當時的宣傳冊、會刊、雜志等等都要拿到深圳去印,這樣很麻煩,比如當時校對菲林就要跑到深圳去。究其原因就是當時上海在印刷方面當時的硬件設備跟不上。而我們本身就是做展覽的,展覽就是一個買方和賣方的交易平臺,我們當時就想到了把廣告和印刷一起來做。這樣當時就覺得舉辦一個這樣的展覽會對于上海來說是一個比較好的契機。在這里不禁要提下一家公司,是美國的威特公司,當時第一屆辦這個展覽的時候,這家公司來了3臺機器,當時全部賣了出去,因此直到現在一共十五屆,每屆都來,從來沒有斷過。為什么要舉這個例子呢?是想說明下,通過這15年來的努力,印刷、印前、印后、包裝、紙業等都取得了不小的成績,特別是印刷,印前和印后產業應該說是取得的成績是不錯的。從哪一方面可以看出呢?過去第一屆的時候主要是以國內進口國外設備為主,也因為這樣我國的印刷業發展也非常快,但是我們可以從展會看出來,特別是近幾年,我國的出口也在逐步逐步的增加,現在我們的展會基本上是進出口持平,也就是出口的機器也上來了、在進口的同時我們也在賣給外國人機器。這對于民族工業來說應該是一個不小的好事。前幾天在和上海印包集團的負責人聊天時就談到,他們的出口占生產比例的多少,他們說原來是20%,但是現在在擴大,預計這兩年可以達到50%。這也反映了我國民族工業的進步,無論是生產力還是科技力都在提升,而且這個提升是絕對的,不是相對的,也就是說,人家在提升我們也在提升,但是我們的提升速度要比人家快,否則我們還是要落后人家很大,這樣外國怎么會選擇我們的機器呢?”
“時代在變,我們自然也要變,于是3年前我們提出了我們的口號,我們要做進出口貿易的平臺。為什么提出這個口號,以噴繪機為例,15年前都是進口,之后是國產消化、吸收,現在開始反撲,開始全面的出口。這也是為什么本次展會能吸引全世界的目光,因為我們的出口占了相當大的一部分,是一個進出口平臺。所以一方面我們的平臺提供一個引進的機會,吸收國外先進的技術和理念,另一方面我們提供一個出口的平臺。希望我們的產品走出去,我國的民族工業走向世界。”
記者這時將準備好的另一個重磅問題拋了出來:當問到本次展會將上海新國際展覽中心所有展館租下來,并且僅包裝印刷展的展覽面積就達五萬平方米是否過于冒險?張經理笑道:“不錯,這次展會可以說是非常的盛大,我們包下了新國際展覽中心的全部場館,這在新國際展覽中心也是不多見的。去年的工業博覽會是九個館,今年是十個館,但是我們通過這么小的一個行業我們可以包十一個館,說是冒險也不算為過,可是我們前面提到了我們主要是為我國的民族工業提供一個進出口的平臺,因此會來很多國外的專業觀眾。中國的企業要生存,一方面要抓住國內市場,另一方面就是要開拓國外市場。例如東歐、中歐、東南亞、中東、印度等地區和國家。因為第一世界我們國家可能還和人家有一定的差距,但是第三世界國家我們就有很大的市場。所以我們現在做展覽會主要還是進出口平臺,一方面引進國外的,一方面我們出口。同時我們在包裝印刷方面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比如說我們的耗材,國外的耗材需求量比較大,所以他們需要國內的供應商。廣告方面也是,印刷方面也是如此,例如廣告方面,國外專程來這個展會的就有一萬多個觀眾。所以我們特別注重這些國外的觀眾,因為這些觀眾是我們的生命。展覽就是一個買家和賣家的平臺,如果只有賣家沒有買家那么這個展覽無論怎么大,無論怎么全都是一個空架子,空有其表而已,所以我們最大的優勢也是在于此,因此我們覺得同樣做,就要做大更要做好!有了品牌后才能越做越大,越做越強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
“因此我們今年還加設了一個印刷包裝產品交易會。前段時間與新聞出版局溝通發現,今年北京新聞出版總署和我們的構想不謀而合,他們今年的四件實事之一就是希望中國的企業走出去。前面我們談到的,以前我們是到深圳印刷,現在好的設備都在上海,上海的印刷企業也在世界上頻頻得獎,例如上海的界龍。現在這些印刷企業的硬件都已經非常的先進了,那么如何走出去?現在就有一個很好的契機——上海的世博會。最近我們公司也非常的忙就是因為世博會,現在已經有205個國家和地區報名參加世博會,到2010年每個展館都要有印刷品,屆時要有七千萬人參觀,那么每個展館都要準備七千萬份印刷品。這樣就是205乘上七千萬,還有四十五個城市實驗區還有其他等等。所以這個印刷是一個非常大的平臺。我們如何做平臺?我們這個平臺就是為這些國外的專業買家提供平臺的,還有報名參加我們印刷展覽會的企業和國家,我們就是提供這些服務的,例如我們這次展會就邀請了許多國家在上海的領事館工作人員,使得這些國家當有印刷需求的時候,第一時間就能想到我們的平臺能幫助解決印刷問題,因此這次和新聞出版局談過后,大家彼此都非常重視。因此這次印刷包裝產品交易會就進入了本次展會,因為上海的很多印刷企業已經達到了國際水準,完全可以承攬國際精品印刷品。并且由于中國的人力資源價格比較低廉,能夠吸引大量的國外訂單。剛才提到的世博會是一大塊,另一方面,舉個例子,我有個朋友是在澳大利亞超市工作的,他們超市每周都有大量的DM需要印刷,在澳大利亞印刷價格非常的貴,但是在中國印刷,不僅價格低廉而且產品的印刷質量也得到了保證。所以中國在印刷方面,無論印刷還是書刊等等都可以為國外做大量的產品。這樣就把印刷業的產業鏈下游也打通了。原來我們的展會是做印刷機械的,觀眾是印刷廠家為主。現在我們不僅做機械方面,還做印刷產品,原來的觀眾也成為了賣家。這樣我們的觀眾就是所有的企業,包括世界500強企業,包括上市企業,因此這里的賣家也是買家——印刷廠也就不在少數,自然來看機械的專業觀眾也不少了。因此可以說產業鏈打通了就會吸引更多的專業觀眾同時抓住了更廣大的用戶,這和你們“CPP114”以及“我要印”的理念是相同的,你們是線上我們是線下。因此新聞出版局、印刷協會、包裝協會都十分重視這個展覽,將當年的相關獎項都在本年度展會期間頒發,使之成為了印刷包裝業的一個盛會。因此現在是上海國際印刷包裝產品交易會,三年后可以打造華東乃至全國的盛會。這個創舉是非常好的,因此這也是為什么我們有信心把本次盛會的規模做的如此大的一個重要原因。特別是我們是針對中國企業的一個平臺,針對民族印刷工業來量身定做,希望可以幫助我們的民族企業不僅是國內的還是國際的。同時這個平臺對于買家來說也是非常實惠的,在這個平臺上各家企業可以貨比三家,去了解哪家印刷廠價格最公道;哪家印刷廠印刷質量最好;哪家印刷廠性價比最高!這樣也為最廣大的所有有印刷需求的企業節省了成本,提供了一個多項選擇的平臺,特別是一些大型企業統一采購更是節省了開支。產業鏈拉大了,產品也拉大了,這樣我們的底氣就大了,也敢做大,所以我們也更有信心越做越大。”
談到展覽不禁讓記者想起了不久前的一篇新聞報道,浦東新區要獎勵一些優秀的展覽。于是當記者問到上海國際印刷包裝紙業展覽會能否成為其獎勵的對象的時,張經理又揭開了一段大家不太了解的情況,他說:“浦東力求打造國際的會展中心,因此提出了這一獎勵政策,而浦東也確實有這個實力去爭取,因為浦東除了新國際展覽中心還將有世博會的一些永久場館,屆時將有達到五十萬平方米的展館。而上海國際印刷包裝紙業展覽會是第一個入住新國際展覽中心的展會,當年新國際展覽中心剛落成的第一個展覽就是上海國際印刷包裝紙業展覽會,至今已經六年了。因此也可以說上海國際印刷包裝紙業展覽會和新國際展覽中心有著非常深的淵源,更何況本次展覽包含了新國際展覽中心的全部十一個展館,應該是一個相當大的展覽,自然會去爭取這個優惠政策,但關鍵還是看政府如何落實。”
最后記者將即將開展的德魯巴和本次展會作了比較,本次展會和其他展會不同之處是什么?同時展會的目標是什么?當這些問題問出的時候張先生含笑而語:“這個關鍵是看定位,像德魯巴、中國的全印展這些展會,參展商主要是國外企業,其目的是推銷國外產品,而專業觀眾是國內的,主要是做進口的。而我們的展會是為行業服務的。我們不僅是推銷國內的買家,還把國內的產品推銷到國外去,這個是我們的特色,我們有眾多的海外買家。與此同時我們做到了產業鏈的打通,這個是在中國之前所沒有的。這些都是我們的特色,而這些都是國內企業走向國際的一個平臺,我們是真正為政府、為企業謀利益。所以說是真正做一個平臺,一個進出口貿易的平臺。時間長了企業會衡量的,每個企業都有一桿秤。而我們自己的定位就是民族品牌。所以我們的定位和理念就是我們最大的特色!”
“而說到目標可以這么說,現在廣告印刷展覽會我們已經做到世界最大的了。而印刷展覽我們是打算和廣告作成姊妹展,現在廣告展已經得到了UFI的認證。印刷是廣告下游的一個方面。因此印刷展覽將逐步作成亞太地區的一個進出口交易平臺。因為從技術、從設備、從生產企業、從人力成本來講華東地區有著優勢。因此從行業和地區角度來說,印刷包裝展覽會將為行業做一個平臺和提供服務,我們在這里也很明確一點——以后新國際展覽中心造多大我們的展會就開多大。隨著我國印刷行業的發展,印刷包裝產品交易會,包裝印刷應該會發展更快,對于包裝企業的出口應該更有利,這個展覽的定位不是地區而是行業。因為是第一屆所以我們還要聽取更多專業觀眾的意見后再盡善盡美。如此甚至可以形成包裝印刷周,當然這還需要政府的支持。”
結束了本次采訪,留給記者印象最深的就是張總反復提到的作好民族品牌的進出口平臺和打通印刷產業鏈的上下游。也許作為張總這樣的站在印刷業另一個角度的“旁觀者”看印刷業的上下游更加清楚,因而張總的理念不同于一般的印機制造企業和印刷廠的一些看法。如何搭建好這個平臺,如何打通這個產業鏈我們就等待展覽的開幕吧!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