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一個楚國人,他有一顆非常漂亮的珍珠,為了賣一個好價錢,于是就用木蘭做了一個匣子,用桂椒熏染它,用珠玉裝飾它,再用火齊珠鑲嵌它,最后用翠鳥的羽毛點綴它。一推出市場便很受歡迎,這個匣子最終被一個鄭國人用高價買下,但是那個鄭國人買了匣子卻退還了珠子。
這是“買櫝還珠”的典故,它不是笑話,而是在真實演繹當下包裝市場的病狀,天價粽子、天價月餅還歷歷在目,天價包裝、過度包裝究竟還要猖獗多久?包裝市場的“病態”何時才能夠終止?
從屢禁不止、“推陳出新”的各種假冒包裝,到端午時節更甚月餅包裝的“天價粽子”,再到近期鬧得沸沸揚揚的臺灣“塑化劑”事件,從何時起,包裝從代表著高檔、安全、健康,生出了種種“病態”? 【詳情】
端午節吃粽子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佳節來臨之際,粽子也成為送禮的首選。商家瞄準時機,紛紛推出各式令人眼花繚亂的粽子禮盒,粽子套上奢華“馬甲”后,不僅價格迅速從幾元、幾十元狂飆至數百元。粽子的過度包裝之風緣何愈演愈烈?誰來為粽子的奢華“馬甲”瘦身? 【詳情】
包裝好比人的衣服,每天都穿同一件衣服,容易出現審美疲勞。同時,在假冒偽劣泛濫成災的情況下,作為品牌企業不能隨時提高包裝防偽水平,這是消費者不能容忍的。因此,不管是品牌企業,還是發展中的企業,在保證質量的情況下,一定要提高自己的包裝防偽水平,不然就會慢慢被假冒偽劣所吞噬。 【詳情】
近日看到一則統計:城市生活垃圾里面有三分之一都是包裝性垃圾,而這些包裝性垃圾中一半以上都屬于豪華包裝。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豪華包裝情況最嚴重的國家,包裝廢棄物體積占固體廢棄物一半,每年廢棄價值達4000億元,這個數字,可以用來承辦14次上海世博會,或建造105個國家大劇院。 【詳情】
過度包裝在當今中國可以說已經到了瘋狂程度。這種瘋狂在近些年的中秋月餅市場上不停上演,近兩年又在端午節的粽子市場上被復制。除食品包裝外,茶葉、酒、化妝品、保健品、圖書特別是兒童圖書等同樣是“重災區”。隆重、豪華、奢侈,用這樣的詞匯來形容目前許多產品包裝,不僅不過分,前面恐怕還要加個“太”字。 【詳情】
有統計顯示,城市生活垃圾里面有三分之一是包裝物垃圾,而這些包裝物垃圾中一半以上都屬于過度包裝。在北京市,每年各種包裝物垃圾約有83萬噸,其中60萬噸為過度包裝物,如果減少過度包裝可大大減少環境污染。目前,我國包裝廢棄物體積占固體廢棄物一半,每年廢棄價值高達4000億元。我國每年包裝產量達3000多萬噸,而總體回收率卻不到產量的30%。 【詳情】
《限制商品過度包裝條例》和《強制回收的包裝物目錄》將頒布,過度包裝本身有悖于綠色環保、低碳之風。張雙儒認為,合理的可回收再利用資源的研發和使用固然重要,但建立更多的合理的回收渠道也同樣至關重要,因為目前過度包裝合理的回收渠道有一定的限定回收范圍,這造成包裝物回收概率小,真正做到合理回收的就更少了。 【詳情】
2011年3月14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正式公布實施,提出:“包裝行業要加快發展先進包裝裝備、包裝新材料和高端包裝制品”。標志著包裝產業首次被列入了國民經濟及社會發展規劃中,受到了廣泛重視。 【詳情】
遏制過度包裝消費者和廠家都責無旁貸。要引導全社會樹立理性、綠色的消費觀念,提倡勤儉節約,批評奢華之風。廣大企業要增強樸素包裝的理念,反對過度包裝,提倡適度包裝,從而達到節省費用、節約資源的目的。 【詳情】
買櫝還珠不是笑話,而是真話。故事既諷刺了喧賓奪主的賣珠者,也諷刺了舍本逐末的買櫝者。“綠色、高效、數字化”作為印刷業的三大發展主題,有著至關重要的地位。在我們追求過度包裝的同時,為什么不能加大綠色包裝的投入,這也是未來包裝企業發展的大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