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為何總是“被韓國”
2010-05-24 00:00 來源:山東商報 責編:喻小嘜
- 摘要:
- 韓國人似乎總是與中華文化最精粹的部分過不去,他們不僅搶奪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還要霸占中國人的老祖先。此次,李白“被韓國”,再一次讓中韓文化之爭進入人們的視野。那么,我們不妨看一看,這些年,中國究竟有多少老祖宗的東西“被韓國”過。
漢字
這一論調(diào),據(jù)稱首先是來自韓國首爾大學歷史系教授樸正秀。
根據(jù)國內(nèi)的報道,2006年10月,韓國《朝鮮日報》采用了首爾大學歷史教授樸正秀的文章,他認為,是朝鮮民族最先發(fā)明了漢字。
樸正秀說,經(jīng)過他十年研究和考證,漢字最早是由朝鮮民族發(fā)明的。后來朝鮮人移居中原,把漢字帶到了中國,才形成了現(xiàn)在的漢文化。他建議韓國政府理直氣壯地恢復使用漢字,并向聯(lián)合國申請,把漢字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
這一舉措,隨即引發(fā)了廣大中國網(wǎng)友強烈反彈。經(jīng)過搜索后,大家才發(fā)現(xiàn)“韓國人發(fā)明了漢字”這個話題,早在2002年左右就已在一些國際論壇上炒得沸沸揚揚,代表性觀點就是:“商以前,韓國人住在山東。后來韓國人入主中原成立了商朝,并發(fā)明了漢字,但這種文字不能和所有部落語言相適應。只有華夏部落忍受下來并發(fā)展了和其相適應的語言,而周朝打敗了商朝,韓國人退出中原后,就拋棄了漢字重新使用以前的韓語。”
假如他們的觀點成立,那我們使用了幾千年的漢字,豈不是應該改名叫“韓字”才對?
面對韓國學者一套又一套的“論據(jù)”,中國民眾覺得又好氣又好笑。“韓國人真是慷慨,發(fā)明了漢字自己不用無償送給中國,而自己又另外弄了一套”……這樣的諷刺語言,在中文論壇隨處可見。
“穿長衫的韓國人”?
今年4月,一則題為《讓我無語的棒子最新研究:中國道教祖師是韓國人》的帖子,讓中國的本土宗教道教,也沒有逃脫“被韓國”的命運。
據(jù)帖子的內(nèi)容顯示,發(fā)表此觀點的學者是韓國首爾大學的一名歷史學教授。在一次科研成果發(fā)布會上,這位學者歷數(shù)了自己對于道教鼻祖張道陵血統(tǒng)的研究成果,并且拿出了有力證據(jù),證明張道陵是韓國后裔。
他聲稱,經(jīng)過對中國春秋戰(zhàn)國歷史的研究,可以肯定春秋時期的韓國即為古代移居到中國的朝鮮人所建立的政權,而張道陵是張良的第8代孫,并且張良在跟隨劉邦創(chuàng)立漢朝之前恰恰就是韓國人,因此可得出張道陵的韓國血統(tǒng),是真正的韓國后裔。
對于張道陵在江西龍虎山煉丹修道,并最終創(chuàng)立道教這一問題,該學者表示,張道陵并非創(chuàng)立道教的真正鼻祖,在創(chuàng)立這一宗教之前,四處云游的張道陵,受到過朝鮮半島某國王妃的胞兄的點撥,才最終在龍虎山煉丹修道,進而創(chuàng)立道教。
既然道教鼻祖都是韓國人,那么后來大名鼎鼎的道士、武當派創(chuàng)始人張三豐,豈不也成了“穿長衫的韓國人”?
更為好玩的是,有論壇傳出消息:韓國要起訴武當山盜用了韓國國旗。這個消息指出,關于“八卦圖是否盜用了大韓國旗”的新聞,在韓國引起很大反響。“中國有個叫武當山的地方,盜用我國國旗做徽章”的論調(diào),在韓國受到熱捧。甚至一些韓國組織,聲稱要起訴武當山。
此事件同樣在網(wǎng)上引發(fā)熱議。在參與討論的網(wǎng)友當中,大多數(shù)對此持有懷疑觀點,認為這是一種違背歷史的惡意炒作。
聯(lián)系此前韓寒公開聲明“韓寒是韓國人”是網(wǎng)友惡搞,“孫中山是韓國人”屬假新聞,這樣的懷疑,也不是沒有道理。
“憤怒”之外的思考
除了以上提到的事件,中韓兩國還在多處存在爭議。2010年3月,韓國MBC電視臺播出題為“中國明朝的建立者朱元璋的出生之謎”的“秘聞”,他們認為“朱元璋很有可能是高麗人”,韓國大報《中央日報》的網(wǎng)站也登載了一篇題為《明太祖朱元璋是高麗人?中韓歷史學家激烈爭辯》的文章;中醫(yī)、中國的風水術,都難逃“被韓國”的命運。
談及中韓之間的文化爭論,學者李河說:“由于歷史傳承,中韓文化的關系是‘剪不斷,理還亂’。所以,雙方公眾應該互相理解,學術界更不應該被輿論所影響和左右。”
李河還說:“在韓國,很多學者都有很明顯的去殖民化的心態(tài),包括把漢城改成首爾,去掉漢字等很多行為。坦白地說,歷史上,中國對于韓國不管是在文化上還是在武力上,都曾經(jīng)有過不止一次的控制行為,因此這種去殖民化的行為,是可以理解的。”
更有學者表示,中韓的文化之爭,其實沒有表面的那么嚴重。學者于德清就明確表示:“很多時候,所謂的中韓爭論都是媒體和網(wǎng)民夸大和臆想的。我理解大家對于傳統(tǒng)文化的熱忱,但我們的媒體不能在沒有認真核實新聞事實的情況下,就小題大做,將一些連韓國人都覺得不著調(diào)的言論,肆意夸大其效果和影響。”
據(jù)《東莞時報》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這是唐朝最偉大詩人李白的詩句。可是,在這“中華第一思鄉(xiāng)詩”里,李白思念的故鄉(xiāng),究竟是四川的江油呢,還是湖北的安陸?沸沸揚揚的李白故里之爭還未落幕,最近又傳出了新的消息——李白是韓國人。這不是愚人節(jié)里網(wǎng)民們惡作劇的玩笑,而是韓國首爾大學歷史系教授金秉德經(jīng)過考證后得出的結論。
5月15日,《甘肅日報》報道這一消息后,在中國的學術界和民間引發(fā)熱議。
不僅李白被指為韓國人,金教授還舉證說,唐朝另外一些重要的詩人如李商隱、李賀等“李”姓詩人,其實都是韓國人的后代。更讓人哭笑不得的是,金秉德教授已經(jīng)計劃向聯(lián)合國有關機構提出申訴,抗議中國歪曲歷史事實,剽竊韓國文化,并申請將唐詩列為韓國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
這樣的結論,讓廣大的中國人啞然失笑,“鬧了半天,原來李白同志低頭思念的,是韓國呀!”
韓國人似乎總是與中華文化最精粹的部分過不去,他們不僅搶奪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還要霸占中國人的老祖先。此次,李白“被韓國”,再一次讓中韓文化之爭進入人們的視野。那么,我們不妨看一看,這些年,中國究竟有多少老祖宗的東西“被韓國”過。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nèi)容】
相關新聞:
- 關于我們|聯(lián)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