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與致敬:出版的一個世紀
2012-04-27 10:43 來源:《文匯報》 責編:江佳
- 摘要:
- 4月23日是第17個“世界讀書與版權日”。今次我們不討論數字閱讀的升高比例,不討論實體書店的關張和紙質書的出路,也不討論現在流行看什么書。我們只關心一件事,一件最本質的事:出版是什么?
“商務”和“中華”你追我趕了大半個世紀
你印《四部叢刊》,我出《四部備要》;你出《辭!,我有《辭源》;你辦《東方雜志》、《教育雜志》,我有相應的八大雜志與之對峙。
僅僅4年之后,1916年,中華書局在靜安寺路的總廠建成,在河南路口的總店五層大樓也相繼建成,編輯所及印刷所全部遷入。印刷機器多達數百臺,陸費逵很大氣地進行印刷設備的更新,添置大橡皮機和鉛版機套印彩色。憑此一舉,中華在全國彩印方面躍居領先地位。
有趣的是,中華書局總店緊挨的就是商務印書館。在后來的時日里,商務印書館和中華書局被稱為中國近現代出版史上的“雙子星”。
在幾十年的發展中,中華幾乎在所有的領域都對商務形成了挑戰。兩家在所有的出版領域都形成全面競爭的態勢。你印《四部叢刊》,我就出《四部備要》,你出《辭海》我則有《辭源》。最有名的競爭是,商務創辦了有名的《東方雜志》、《教育雜志》,中華在創業之初就有相應的八大雜志與之對峙。
熊月之認為,從這里最應該看到的是競爭的好處。從晚清一直到解放前,全國有75%到80%的書是在上海出版的,形成了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世界書局、大同書局、開明書局等等出版機構林立的情形。“據統計有過出版機構名稱的大大小小有600多家之眾,雖然有生有滅,但總體上一直有那么多。我以為那么多的書店、書局,有利于好的企業能夠脫穎而出,形成品牌。社會也能夠從出版社的競爭中得到好處。各種新思想、新思潮、新知識經譯介出版進入中國人的視野,其中包括了后來改變中國的共產主義思想,不啻說也是書業競爭的必然結果。這樣一個群組式的、整體性的聯動發展,就是所謂的文化、經濟、社會‘共生’現象。”
在性格上,人家常說商務印書館先做開天辟地之事,有理想主義;而中華書局奉行實用主義,有靈活性。這“靈活性”里浸透著一種強烈地為讀者服務的意識。
有個小故事:陸費逵有時親自站柜臺,某日有一顧客在書畫柜購買字帖一本。在營業員包書空隙,陸費逵主動上前告知顧客,另有新出書畫多種并逐一加以介紹。最后顧客共買得40余元的書畫、碑帖欣然而去。次日,書局董事汪幼安來見陸費逵說:“江寧鎮守使王廷楨君昨天來買物,遇一戴眼鏡能說北方話的營業員,招待殷勤,他很佩服,要我轉告你不要埋沒這個人才!”陸費逵大笑,答曰:“是即敝人也!”
熊月之說,在市場策略上,中華書局采取的是一種“緊跟”商務印書館的策略。她并不以緊跟為恥,但也不是亦步亦趨的照搬,是有超越意識的緊跟。比如《辭!肪歪槍ι虅粘霭娴摹掇o源》而編輯出版的。這本大型工具書的組織編輯歷時達20年之久,主持者數易其人,也數易其稿,先后從事者凡百數十人。請舒新城出馬是《辭!纷顬殛P鍵性的一著棋,因為此后是書編纂改弦易轍,變更方針,以收新詞為主。發排前夕,為該書題寫書名,中華諸人四出活動,陸費逵也親自出馬奔走于書法名家之門,得到不少法書妙墨,但由于所得太多,礙于情面不好定奪,最后集古碑而成。中華的這本《辭海》,因為較商務《辭源》后出約20年,取其長而補其短,銷售數量遠遠超過商務的《辭源》。
商務與中華競爭出版工具書、古籍書對照表
商務出版
《新字典》(1912)
《學生字典》(1924)
《國音字典》(1919)
《國音學生字匯》(1919)
《辭源》(1915)
《綜合英漢大詞典》(1928)
《四角號碼詞典》(1929)
《四部叢刊》(1919-)
《百衲本二十四史》(1930)
《叢書集成》(1935)
你印《四部叢刊》,我出《四部備要》;你出《辭!,我有《辭源》;你辦《東方雜志》、《教育雜志》,我有相應的八大雜志與之對峙。
僅僅4年之后,1916年,中華書局在靜安寺路的總廠建成,在河南路口的總店五層大樓也相繼建成,編輯所及印刷所全部遷入。印刷機器多達數百臺,陸費逵很大氣地進行印刷設備的更新,添置大橡皮機和鉛版機套印彩色。憑此一舉,中華在全國彩印方面躍居領先地位。
有趣的是,中華書局總店緊挨的就是商務印書館。在后來的時日里,商務印書館和中華書局被稱為中國近現代出版史上的“雙子星”。
在幾十年的發展中,中華幾乎在所有的領域都對商務形成了挑戰。兩家在所有的出版領域都形成全面競爭的態勢。你印《四部叢刊》,我就出《四部備要》,你出《辭海》我則有《辭源》。最有名的競爭是,商務創辦了有名的《東方雜志》、《教育雜志》,中華在創業之初就有相應的八大雜志與之對峙。
熊月之認為,從這里最應該看到的是競爭的好處。從晚清一直到解放前,全國有75%到80%的書是在上海出版的,形成了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世界書局、大同書局、開明書局等等出版機構林立的情形。“據統計有過出版機構名稱的大大小小有600多家之眾,雖然有生有滅,但總體上一直有那么多。我以為那么多的書店、書局,有利于好的企業能夠脫穎而出,形成品牌。社會也能夠從出版社的競爭中得到好處。各種新思想、新思潮、新知識經譯介出版進入中國人的視野,其中包括了后來改變中國的共產主義思想,不啻說也是書業競爭的必然結果。這樣一個群組式的、整體性的聯動發展,就是所謂的文化、經濟、社會‘共生’現象。”
在性格上,人家常說商務印書館先做開天辟地之事,有理想主義;而中華書局奉行實用主義,有靈活性。這“靈活性”里浸透著一種強烈地為讀者服務的意識。
有個小故事:陸費逵有時親自站柜臺,某日有一顧客在書畫柜購買字帖一本。在營業員包書空隙,陸費逵主動上前告知顧客,另有新出書畫多種并逐一加以介紹。最后顧客共買得40余元的書畫、碑帖欣然而去。次日,書局董事汪幼安來見陸費逵說:“江寧鎮守使王廷楨君昨天來買物,遇一戴眼鏡能說北方話的營業員,招待殷勤,他很佩服,要我轉告你不要埋沒這個人才!”陸費逵大笑,答曰:“是即敝人也!”
熊月之說,在市場策略上,中華書局采取的是一種“緊跟”商務印書館的策略。她并不以緊跟為恥,但也不是亦步亦趨的照搬,是有超越意識的緊跟。比如《辭!肪歪槍ι虅粘霭娴摹掇o源》而編輯出版的。這本大型工具書的組織編輯歷時達20年之久,主持者數易其人,也數易其稿,先后從事者凡百數十人。請舒新城出馬是《辭!纷顬殛P鍵性的一著棋,因為此后是書編纂改弦易轍,變更方針,以收新詞為主。發排前夕,為該書題寫書名,中華諸人四出活動,陸費逵也親自出馬奔走于書法名家之門,得到不少法書妙墨,但由于所得太多,礙于情面不好定奪,最后集古碑而成。中華的這本《辭海》,因為較商務《辭源》后出約20年,取其長而補其短,銷售數量遠遠超過商務的《辭源》。
商務與中華競爭出版工具書、古籍書對照表
商務出版
《新字典》(1912)
《學生字典》(1924)
《國音字典》(1919)
《國音學生字匯》(1919)
《辭源》(1915)
《綜合英漢大詞典》(1928)
《四角號碼詞典》(1929)
《四部叢刊》(1919-)
《百衲本二十四史》(1930)
《叢書集成》(1935)
- 相關新聞:
- ·鳳凰出版建成國內首條書刊印刷"數字流" 2012.04.27
- ·倫敦書展議題 出版商業模式的可持續性 2012.04.27
- ·十二五山東數字出版占新聞出版總值的四分之一 2012.04.27
- ·圖書封底試水廣告 出版社有歡迎有觀望 2012.04.27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