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華人最后的手抄報——印度商報
2012-09-10 09:09 來源:齊魯晚報 責編:江佳
- 摘要:
- 令我驚奇的是塔壩華人辦的中文《印度商報》,絕對是史上發行時間最長的一份手抄報。這份報紙從1967年開始由當地華人集資創辦,長期手刻蠟紙抄寫內文,用紅、黑油墨印刷出版,每天一期,從未中斷過。
【CPP114】訊:去印度的加爾各答之前,我去過好些國家的“唐人街”,但“塔壩”還是讓我感覺有些異樣。“塔壩”是加爾各答西北郊的中國城,建筑陳舊粗糙,街道狹窄,人也不多,到處散發著難聞的氣味。
據記載,塔壩原先是一片沼澤地,早在18世紀就有一位年輕的華人天主教徒到這里定居。到1951年,這里的華人多達9萬余人。后來由于各種原因,大多數華人陸續離開印度,到現在,當地只剩下千余人,其中絕大多數是廣東梅縣人的后裔。塔壩人經營的主要是印度人不愿干的皮革生意,鼎盛時期有200多家皮革廠,每天處理3萬張牛皮,占印度全部皮革生產的五分之一。那些難聞的氣味就出自那些皮革工廠。
令我驚奇的是塔壩華人辦的中文《印度商報》,絕對是史上發行時間最長的一份手抄報。這份報紙從1967年開始由當地華人集資創辦,長期手刻蠟紙抄寫內文,用紅、黑油墨印刷出版,每天一期,從未中斷過。發行范圍除塔壩和加爾各答外,還遠及孟買和德里等地區。上世紀七十年代是該報的高峰時期,總發行量超過七百份,塔壩的皮革商們也紛紛在上面投放廣告。當時,這份報紙還有個競爭者《印度日報》,但現在《印度日報》已?嗄。
我去了這家幸存的報社,它距塔壩的入口處不遠,在塔壩廠商理事會會館中。會館的房子是幾間平房,老舊得不能再老,墻皮斑駁,窗欞腐朽,室內光線昏暗。正門的議事廳墻上懸掛著各屆會長的照片,商報的辦公室內簡陋到極致,辦公桌、椅子和油印設備都頗具歷史感,讓我感覺時空倒轉,仿佛回到了上世紀三四十年代。
時值酷暑,報社里只有幾臺老式電風扇,發出“卡拉卡拉”的金屬摩擦聲。我見到報社的總發行人陳其蕊先生,他個子不高,身材瘦削,戴著一副深度近視眼鏡,頗像當年老報館的編輯。在這里他工作了大半生,現在他26歲的女兒也幫他做點事。多年來,他們一直堅持用手寫的方式出報,每天出對開紙一至一張半,四到六版。主要版面包括國際要聞、本地新聞、中國大陸新聞、中國臺灣新聞、小說連載和廣告。
那時,中國駐加爾各答總領事館給報社贈送了一臺電腦,他們才開始每天上網收集信息,加上少量的當地新聞和企業廣告,一早匯集到陳其蕊先生那里,陳先生審定后,再開始編報。以前當然是用手刻寫,近幾年才用上電腦打印,然后剪貼下來排版,最后在復印機上批量復印出來。如今,這份報紙每天發行只有二百來份,相當于一份社區內刊。
其實,我當時很想問這么一句:這份報紙還有必要辦下去嗎?但是,看著陳其蕊先生瘦弱的身軀,我便不忍心開口問他。他平靜而堅定地告訴我:我們一定要有一份華文報紙,我會為它干到不能干的時候。
可能很多人不太能理解印度華人的心情,其實他們對中國文化有著深深的依戀之心。塔壩原來還有一所中學,叫培梅中學,意為培養梅縣的子弟,這是印度最后一所教授漢語課程的中學,鼎盛時期最多曾有1000多名學生,我去的時候還有幾十名學生堅持上課。但如今已停止招生,成了一所空校,目前只供當地華人舉辦婚宴或為社團提供活動場所。
能夠念中文書、讀中文報紙、說中國話,對塔壩的華人來說,算得上一種奢望。由于皮革生產污染環境,塔壩的皮革廠紛紛關閉或轉營餐飲,塔壩日漸衰落,80%以上的華人移民加拿大或其他國家,那份慘淡經營的《印度商報》以后是否還能辦下去,明顯是個問題。但是,由這份手抄報,我看到了當地華人多年來對中國文化持續的熱誠和摯愛。
據記載,塔壩原先是一片沼澤地,早在18世紀就有一位年輕的華人天主教徒到這里定居。到1951年,這里的華人多達9萬余人。后來由于各種原因,大多數華人陸續離開印度,到現在,當地只剩下千余人,其中絕大多數是廣東梅縣人的后裔。塔壩人經營的主要是印度人不愿干的皮革生意,鼎盛時期有200多家皮革廠,每天處理3萬張牛皮,占印度全部皮革生產的五分之一。那些難聞的氣味就出自那些皮革工廠。
令我驚奇的是塔壩華人辦的中文《印度商報》,絕對是史上發行時間最長的一份手抄報。這份報紙從1967年開始由當地華人集資創辦,長期手刻蠟紙抄寫內文,用紅、黑油墨印刷出版,每天一期,從未中斷過。發行范圍除塔壩和加爾各答外,還遠及孟買和德里等地區。上世紀七十年代是該報的高峰時期,總發行量超過七百份,塔壩的皮革商們也紛紛在上面投放廣告。當時,這份報紙還有個競爭者《印度日報》,但現在《印度日報》已?嗄。
我去了這家幸存的報社,它距塔壩的入口處不遠,在塔壩廠商理事會會館中。會館的房子是幾間平房,老舊得不能再老,墻皮斑駁,窗欞腐朽,室內光線昏暗。正門的議事廳墻上懸掛著各屆會長的照片,商報的辦公室內簡陋到極致,辦公桌、椅子和油印設備都頗具歷史感,讓我感覺時空倒轉,仿佛回到了上世紀三四十年代。
時值酷暑,報社里只有幾臺老式電風扇,發出“卡拉卡拉”的金屬摩擦聲。我見到報社的總發行人陳其蕊先生,他個子不高,身材瘦削,戴著一副深度近視眼鏡,頗像當年老報館的編輯。在這里他工作了大半生,現在他26歲的女兒也幫他做點事。多年來,他們一直堅持用手寫的方式出報,每天出對開紙一至一張半,四到六版。主要版面包括國際要聞、本地新聞、中國大陸新聞、中國臺灣新聞、小說連載和廣告。
那時,中國駐加爾各答總領事館給報社贈送了一臺電腦,他們才開始每天上網收集信息,加上少量的當地新聞和企業廣告,一早匯集到陳其蕊先生那里,陳先生審定后,再開始編報。以前當然是用手刻寫,近幾年才用上電腦打印,然后剪貼下來排版,最后在復印機上批量復印出來。如今,這份報紙每天發行只有二百來份,相當于一份社區內刊。
其實,我當時很想問這么一句:這份報紙還有必要辦下去嗎?但是,看著陳其蕊先生瘦弱的身軀,我便不忍心開口問他。他平靜而堅定地告訴我:我們一定要有一份華文報紙,我會為它干到不能干的時候。
可能很多人不太能理解印度華人的心情,其實他們對中國文化有著深深的依戀之心。塔壩原來還有一所中學,叫培梅中學,意為培養梅縣的子弟,這是印度最后一所教授漢語課程的中學,鼎盛時期最多曾有1000多名學生,我去的時候還有幾十名學生堅持上課。但如今已停止招生,成了一所空校,目前只供當地華人舉辦婚宴或為社團提供活動場所。
能夠念中文書、讀中文報紙、說中國話,對塔壩的華人來說,算得上一種奢望。由于皮革生產污染環境,塔壩的皮革廠紛紛關閉或轉營餐飲,塔壩日漸衰落,80%以上的華人移民加拿大或其他國家,那份慘淡經營的《印度商報》以后是否還能辦下去,明顯是個問題。但是,由這份手抄報,我看到了當地華人多年來對中國文化持續的熱誠和摯愛。
- 相關新聞:
- ·印刷時代的手寫報紙 是創新但并非大勢所趨 2012.07.06
- ·中國現代文學館將建數字手稿平臺 2012.03.21
- ·?????????? ????????? 2012.01.15
- ·“東方荷馬史詩”《格薩爾王傳》進行手工雕版印制 2011.05.27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