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聚焦:中國經濟指揮棒之變
2014-12-30 09:16 來源:時代周報 責編:顧穎瑩
- 摘要:
- 1934年,美國商務部內外貿易局向國會金融委員會呈遞《國民收入報告(1929-1932)》,開創性地編制了全國國民收入數據。
松綁市場之手
首先是為市場松綁創造條件。2014年,將權力關進籠子是各方關注的焦點。“有限政府”,可以壓縮權力尋租空間,更可以讓市場活力得到更有效發掘。
12月初,一個“透明的籠子”在廣東打造成形,廣東印發《廣東省行政審批事項通用目錄》,將地方政府實施的行政審批事項一單收盡,并統一規范名稱,賦予唯一代碼。這是我國首張涵蓋省、市、縣三級全部行政審批事項的一單式“縱向權力清單”。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全面正確履行政府職能,進一步簡政放權,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在2013年簡政放權取得實效的基礎上,今年年初中央政府承諾:再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200項以上。
有媒體梳理發現,今年已召開的37次國務院常務會議中,22次提及簡政放權,彰顯了政府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堅定決心,目前國務院已相繼取消和下放9批共798項行政審批事項。
其次是具體經濟領域。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無聲勝有聲”,“樓市調控”連續第二年“缺席”中國經濟定調會。無論是去年的樓市高燒還是今年的驟然降溫,中國樓市調控“去行政化”趨勢顯現。
“限購”大面積松動、“限貸”大幅度放寬、“限價”逐漸消失,此前加諸樓市的重重枷鎖,正逐一松綁。商品房市場本就是一個市場化的場所,供求關系、產品結構都應該由市場決定。西方發達國家也大都沒有專門針對房地產市場的政策,一般通過金融或者貨幣政策調整影響樓市。
政府之手則開始向土地制度、金融、財稅制度等房地產市場長效機制的建立轉移。以土地制度改革為例,如能按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部署,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能與城市國有土地同等入市,那么或改變地方政府一家獨大的狀況,有效調節土地供應量,控制地價上漲幅度,從而從根源上調整房地產市場。這種淡化行政、從更深層次原因入手的樓市調控,可能成為未來的“主旋律”。
中國經濟已經到了只有轉型升級才能持續發展的關鍵階段,唱好經濟決策這場“重頭戲”,實為重要。
- 相關新聞:
- ·時政聚焦:中國經濟的“韌性”在哪里? 2014.12.25
- ·時政聚焦:明年經濟走勢八大看點前瞻 2014.12.24
- ·關注:國民經濟新常態下呈現五大矛盾 2014.12.19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